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宇鹏

作品数:42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中医
  • 8篇动脉
  • 8篇痰瘀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6篇心绞痛
  • 6篇中医药
  • 6篇绞痛
  • 5篇中风
  • 5篇中风病
  • 5篇疗效
  • 4篇型心
  • 4篇型心绞痛
  • 4篇血性
  • 4篇稳定型心绞痛
  • 4篇冠心病稳定型
  • 4篇冠心病稳定型...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养生

机构

  • 4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医院
  • 1篇东北育才学校

作者

  • 42篇裴宇鹏
  • 30篇陈智慧
  • 24篇杨关林
  • 23篇张哲
  • 11篇孟晓媛
  • 9篇张会永
  • 7篇邵妍
  • 6篇宋囡
  • 5篇朱爱松
  • 5篇段阿里
  • 5篇刘继东
  • 4篇王洋
  • 4篇刘光辉
  • 4篇王莹
  • 4篇贾连群
  • 4篇王群
  • 4篇张帆
  • 3篇袁东超
  • 3篇肖蕾
  • 3篇吕美君

传媒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第七届中医/...
  • 2篇2015年中...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石河子科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临床疗效判定阈值研究的构想被引量:5
2019年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和生存质量评价的重要工具,在临床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在中医药领域研制了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大量研究成果得以公开发表,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研究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学借鉴,但因上述量表在反映其有临床意义的分值变化上研究仍然较少,使得现有量表多束之高阁,少应用于临床,制约了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的应用性,因而研究设想以最小重要差异值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临床疗效判定阈值研究的构想,希望借此推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研究的深入发展。
陈智慧裴宇鹏关红阳张会永肖蕾杨关林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
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方法在探索中取得系列成果,证候疗效评价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同,但个体化辨证论治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如何进行群体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辨证方法的主观性导致在中医专业医生缺位条件下难以开展辨证论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有效推广应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或许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医原创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恰当融合可能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陈智慧张哲裴宇鹏张会永李芹孟晓媛段阿里杨关林刘继东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诊断疗效评价人工智能
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气虚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气虚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 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气虚组、中药组以及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复合法制备脾气虚证模型。中药组给予健脾祛痰化瘀方药,西药组给予阿司匹林和阿伐他汀钙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AMPK、p-AMPK、ULK1、p-ULK1、LC3-Ⅰ以及L C3-Ⅱ蛋白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线粒体及线粒体自噬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心肌p-AMPK/AMPK、p-ULK1/ULK1和LC3-Ⅱ/LC3-Ⅰ显著上调(P﹤0.05,P﹤0.01);与脾气虚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心肌p-ULK1/ULK1、LC3-Ⅱ/LC3-Ⅰ显著上调(P﹤0.01,P﹤0.05),且均优于西药组(P﹤0.05,P﹤0.01)。脾气虚组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线粒体数量减少,中药组线粒体损伤有所改善,出现大量的不同阶段的线粒体自噬体。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AMPK直接或者间接提高ULK1磷酸化水平,从而提高大鼠心肌线粒体自噬能力。
裴宇鹏杨关林陈智慧董佳梓邵妍张哲
关键词:脾气虚心肌
十月太阳历法对《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立足于《黄帝内经》原文,从干支学说、十月太阳历法在原文中应用的痕迹、对五行时脏相关理论构建的影响进行梳理,结合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探讨《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范畴发生的知识背景,参考哲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发生学、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解析十月太阳历法要素在《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文本的分析与整理,发现其蕴含的天文律历要素主要包括天干纪月、一年360日、五行各治72日等学说,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五行时脏相通的哲学观念、象数的思维方式、推类的逻辑方法,可以推断十月太阳历法对《黄帝内经》五行时脏相关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段阿里鞠宝兆孟晓媛裴宇鹏
关键词:《黄帝内经》
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规律被引量:21
2021年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痰浊-痰瘀-痰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AS形成的中医病机及演变特点。基于古今文献梳理,根据AS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痰"与"瘀"不同阶段呈现的交互状态,诠释在现代知识医学背景下AS的"痰浊-痰瘀-痰结"理论内核,为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刘继东张哲贾连群孟晓媛宋囡王莹曹慧敏裴宇鹏咸楠星杨关林
关键词:痰瘀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干预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兼阴虚证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以恢复期痰瘀互结兼阴虚证证候计分表和NIHSS评分量表为评价指标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干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实用性RCT设计,阐明实用性RCT在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临床研究中的...
裴宇鹏
关键词: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证候量表探讨建立智能化中医药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设想被引量:5
2021年
中医证候量表日益成为中医证候转化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载体,但其仍然面临着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临床应用推广不够充分、"辨证-诊断-治疗-评价"一体化程度不强等瓶颈问题,如何将中医证候量表有效服务于临床成为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对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和融合能力带来的启示,使笔者提出将已有成功研制的量表、研制量表的方法学成果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的设想,试图将中医证候量表作为中医人工智能获取深度学习资料的途径,将人工智能作为中医证候量表临床推广应用的载体,为智能化中医药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
陈智慧张会永裴宇鹏杨关林于莉张哲肖蕾刘继东
关键词:中医证候量表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0.1 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1次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 3~5 mL日1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s-CRP、IL-6、LDL-C、TG含量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2组中医证候评分、hs-CRP、IL-6、LDL-C、TG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能够抑制炎性反应、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胸闷、胸痛、倦怠乏力等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邵妍孟晓媛刘光辉王洋陈智慧裴宇鹏孙明祎汲泓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冠心病
基于“毛脉合精”与“毛脉失和”探讨脉的功能实现与脉病机理证治被引量:6
2021年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咸楠星裴宇鹏宋囡陈智慧尹妮杨关林张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营卫
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及斑块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自噬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miR-155、LC3、Rheb、GAPDHmRNA的表达;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LC3、Rheb、p70s6k、p-p70s6k、mTOR、p-mTOR及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超微结构自噬小体增多;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LC3-II、miR-155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Rhe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I/LC3-I显著下降(P<0.01),Rheb、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0.01),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
裴宇鹏陈智慧孟晓媛邵妍董佳梓张帆张哲杨关林WANG Yan
关键词:自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