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立文

作品数:43 被引量:26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针刺
  • 10篇针灸
  • 5篇中医
  • 5篇传统针刺
  • 4篇孕晚期
  • 4篇针灸疗法
  • 4篇通法
  • 4篇晚期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4篇火针
  • 4篇国医
  • 4篇国医大师
  • 3篇电针
  • 3篇医经
  • 3篇医师
  • 3篇中风
  • 3篇中风后
  • 3篇三阴
  • 3篇三阴交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融水苗族自治...

作者

  • 43篇薛立文
  • 12篇胡俊霞
  • 9篇苑鸿雯
  • 7篇朱江
  • 7篇王桂玲
  • 6篇马良宵
  • 6篇李春华
  • 6篇辛思源
  • 6篇陈滢如
  • 6篇舒福政
  • 5篇刘玉祁
  • 5篇张鹏
  • 5篇李静
  • 4篇郭静
  • 3篇陈鹏
  • 3篇王少松
  • 3篇任晓暄
  • 2篇孙敬青
  • 2篇徐俊峰
  • 2篇崔莹雪

传媒

  • 7篇继续医学教育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国针灸
  • 4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早期干预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APP、BACE1表达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艾灸早期干预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艾灸对APP代谢途径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快速衰老的SAMP8小鼠作为研究模型,24只SAMP8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艾灸组、模型组。12只雄性SAMR1系小鼠作为空白对照。艾灸组进行8周艾灸干预,每次10 min,每周5次,共8周,模型组及空白组进行假灸对照。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RT-PCR检测APP、BACE1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第1~4天,被动逃避实验结果显示:在第1天和第2天,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时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03),艾灸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3,0.05),第3天和第4天,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艾灸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4),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方面,模型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2),艾灸组略高于模型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APP、BACE1表达显著升高(P=0.002,P<0.001),艾灸组小鼠海马APP、BACE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3,P=0.02)。RT-PCR结果表明:模型组APP、BACE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3,P=0.004),艾灸组APP、BACE1低于模型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1,P=0.36)。结论艾灸早期干预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此效应与调节APP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蛋白的影响相关。
崔莹雪哈略刘钧天王少松陈鹏薛立文
关键词:艾灸APPBACE1
电针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对孕晚期大鼠子宫平滑肌协调收缩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
: 通过观察电针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三阴交穴)对孕晚期大鼠子宫平滑肌协调收缩的影响,进而部分阐释传统针灸助产处方的科学内涵.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初孕Wistar雌鼠22只,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妊娠模型对照组;健...
苑鸿雯薛立文辛思源朱江舒福政陈滢如李春华刘玉祁马良宵任晓暄张鹏李静
关键词:助产学分子生物学机制
中西医促宫颈成熟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14年
在分娩过程中,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现代医学认为妊娠末期的机械性刺激、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释放等多因素均能促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逐渐软化成熟[1]。
薛立文苑鸿雯陈滢如舒福政马良宵朱江
关键词:促宫颈成熟中西医内分泌变化分娩过程分娩发动妊娠末期
枸杞子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被引量:81
2000年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枸杞多糖是其主要的保健功能因子 ,它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衰老、降低血脂和血糖等作用。
薛立文李以暖
关键词:枸杞子营养保健功能中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思考被引量:9
2018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名医学生从学校毕业到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因此,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临床的医疗水平。我国从2013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了很快的发展,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医疗机构不断增多。在这种新形势下,临床带教老师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要求临床教学方式有新的改进。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在临床教学中的经验,从转变带教观念、更新知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推进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胡俊霞薛立文
关键词:医学教育临床教学
国医大师贺普仁针刺进针法精要被引量:4
2022年
贺氏无痛进针法是“贺氏三通法”针刺操作中的一个环节,贺普仁秉承古人“针入贵速”“令志在针”思想,其独特的毫针努劲单手进针法、飞针单手进针法、火针进针法操作要领明晰,进针过程注重带气进针、治神守神、刺有深浅。为达到无痛,提出了二指禅、顶指法、夹木锥、捻线法等特色练习法,并身体力行,勤练功法,提高疗效。临床上综合运用三通之法,同一患者接受不同针具的刺激,无痛进针法减少了患者皮卫之气的损伤,消除了其对针刺的恐惧,使其经气顺达。
薛立文王桂玲
关键词:进针法贺氏三通法毫针火针
周德安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颤证的临床经验被引量:8
2018年
多数学者从风、火、痰、瘀、阴虚阳亢等角度论治颤证。周德安教授认为许多颤证的发生与阳虚水泛有关,临床上应用温阳利水的方法治疗颤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药使用真武汤加减,针灸方面秉承针灸治神的学术观点(取四神方、督脉十三针、背俞穴),同时注重补肾健脾利水、调畅气血。针药并用,共奏温阳利水、熄风止痉之功,临床效果显著。
徐俊峰杨远滨许世闻薛立文周德安
关键词:颤证帕金森病温阳利水针药并用
贺氏火针温通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贺氏火针温通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每日毫针刺肘髎、曲池、手三里、合谷穴,治疗组加用贺氏火针隔日点刺阿是穴,两组均连续治疗10d。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为观察指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ME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值和MEPS评分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贺氏火针温通法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功能。
薛立文王云峰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火针温通法
国医大师贺普仁对穴应用经验撷萃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总结了贺普仁临床应用对穴的经验。贺老认为:劳宫与照海配伍既滋肾水,又清心火,有补有清,使水火既济而治愈口腔溃疡;中封与蠡沟为肝经的经穴络穴相配,同经相应,通过疏调肝经气机、通经活络止痛而治疗前、后阴疾患;心俞与譩譆配伍,同经相应,通过醒脑开窍、镇静养心安神而治疗癫狂痫等神志病;阳溪与后溪配伍,木火相生,二肠同治,通过清热利湿、杀虫止痒而治疗肛门瘙痒症。
王桂玲薛立文
关键词:名医经验对穴针刺
火针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能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起到驱寒除湿、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上,不论寒热虚实,皆可运用。火针疗法的治疗病种不断增加,而皮肤病则属于火针的优势病种的前5位。通过对近年来火针治疗多种皮肤病临床研究现状的总结,更深入的探讨火针在皮肤病方面的应用范围及其疗效,并初步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胡俊霞张婧薛立文
关键词:火针皮肤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