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AFP、AFU、SF联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铁蛋白(SF)联检对提高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的意义。方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FP、AFU、SF的含量。结果:AFP、AFU、SF三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2.7%、86.5%、76.9%。AFP+AFU、AFP+SF、AFP+AFU+SF联检阳性率分别为94.2%、90.4%、98.1%。结论:血清AFP、AFU、SF联检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
- 张爱民柴小红靳颖董雪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Α-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
- 糖尿病甲真菌病患者血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情况下,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真菌菌种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 ,对53例甲真菌病患者、51例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9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血IL-1β、IL-6和TNF-α含量测定,并对甲真菌病及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真菌病常见菌种构成进行比较。结果甲真菌病组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甲真菌病组血中IL-6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甲真菌病组和糖尿病组(P<0.05);糖尿合并甲真菌病组中,病原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甲真菌病组酵母菌高于对照组。结论 IL-1β、IL-6及TNF-α是糖尿病合并甲真菌感染中的一类重要的炎性反应介质,在甲真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牛云彤李少平沈继春林春玲徐海环石娜董雪梅
- 关键词:甲真菌病糖尿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检测结果比较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诊疗意义。方法306例经冠脉造影后分为单纯糖尿病72例,冠心病8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60例,健康对照组94例,检测其血脂水平,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DL,Apo A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HDL,Apo 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LDL,TG,Apo 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LDL,TG,Apo B水平较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高。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增高,应强化降脂治疗。
- 董雪梅刘军翔焦小杰靳颖张桂芬
-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
- 尿蛋白电泳在肾脏疾病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尿蛋白电泳对肾脏疾病的评估作用。【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肾脏疾病患者非浓缩尿液样本。【结果】100例肾脏疾病非浓缩尿液标本中,通过电泳扫描结果如下:37例(37%)为肾小球性蛋白尿,10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10%),53例为混合性蛋白尿(53%)。尿蛋白电泳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结论】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能早期敏感检测尿蛋白的组分变化,协助临床诊断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 董雪梅孙睿轩周秀周学兵
- 关键词:电泳肾脏疾病
- 2679份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张跃进王丕明董雪梅
- 关键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阳性
- 天津某医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暴发期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本院严重SARS暴发流行后,疫源地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SARS- CoV)抗体水平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探讨人群SARS-CoV隐性感染和IgG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法,联合运用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调查疫情暴发流行期间及流行后,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定性研究SARS患者病后6周内IgM、IgG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动态观察SARS患者康复期82周内IgG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各100例疫源地一般人群和非疫源地对照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抽样检测均为阴性;487例SARS高危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1%,经IFA复核后均为阴性;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IgG抗体A值水平在疫情流行后高于流行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患者病后1~6周血清抗体IgM和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40.0%、57.8%、88.2%、76.6%、57.1%和0、23.1%、48.4%、65.4%、77.8%、100.0%;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IgG抗体A值逐渐增高,病后第22周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第8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下降趋势减缓。结论SARS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者;绝大多数SARS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早期的血清中存在IgM抗体,其出现较早,消失也较快,抗体IgG出现稍晚,但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达到高峰后消退缓慢,提示该抗体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杨震杜海科苏彬靳颖董雪梅王世鑫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
- 埃索美拉唑干预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干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GERD)的夜间酸突破(NAB)现象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GERD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1/d;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d;C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早1次,口服高舒达20 mg,晚1次;D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d,睡前口服高舒达20 mg,1次;E组:口服高舒达20 mg,2/d。均用药7 d并于第7天早上8时起连续24 h监测其胃内pH值。结果5组患者的平均胃内pH值、平均中位pH值、夜间平均胃内pH值和夜间平均中位pH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B、C、D组升高明显,显著高于A、E组(P<0.05);A、E组夜间pH<4.0的时间占夜间监测时间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C、D组(P<0.05);埃索美拉唑2次用药组仅有1例NAB发生(2.0%),显著低于1次用药组(P<0.05)。结论GERD患者NAB的发生与埃索美拉唑剂量、用药方法、是否加用高舒达及Hp感染相关。
- 董雪梅夏时海周秀曹占良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夜间酸突破埃索美拉唑高舒达
- MAGE-12的新B细胞表位抗原肽的设计、合成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设计合成肿瘤抗原MAGE-12的B细胞表位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在预测MAGE-12的B细胞表位序列为LEQRSQHCKPEE(3~14)、MAGE-1282-93(QSDEGSSNEEQE)的基础上,采用4分枝多重抗原肽结构设计合成抗原肽,免疫C-57BL/6小鼠,产生多克隆抗体,应用ELISA实验检测多克隆抗体是否为抗原肽的特异性抗体。【结果】免疫C-57BL/6小鼠后可产生MAGE-12的抗原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证明所预测的表位LEQRSQHCKPEE(3—14)为MAGE-12的新B细胞表位。
- 李艳秋董雪梅李建春吴玉章
- 关键词:B细胞表位MAGE-12ELISA
- 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腹腔化疗与常规静脉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初步探讨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MMC-CH)腹腔辅助化疗与常规静脉化疗之间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解释这一辅助化疗方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时所观察到的良好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分析裸鼠肿瘤模型以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MMC-CH腹腔给药、水剂MMC静脉给药),于0.5~24h 7个时间点的腹腔液和血浆药物浓度.结果MMC-CH腹腔化疗可以在腹腔组织形成高血药浓度,而在血浆浓度很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CH腹腔化疗组织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C-CH腹腔化疗具有明显的靶向给药特性,且血药浓度非常低,可有效降低抗癌药的全身毒性反应,维持较高血药浓度,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辅助化疗方法.
- 靳颖刘阳张爱民董雪梅
- 关键词:化疗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腹腔化疗活性碳吸附静脉化疗丝裂霉素血浆药物浓度
- 沙眼衣原体的研究进展与优生
- 2004年
- 靳颖王增田董雪梅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