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角膜
  • 4篇近视
  • 4篇角膜塑形
  • 3篇塑形术
  • 3篇角膜塑形术
  • 2篇硬性角膜接触...
  • 2篇有效性
  • 2篇透气性硬性角...
  • 2篇青少年近视
  • 2篇接触镜
  • 2篇矫治
  • 2篇角膜接触镜
  • 2篇安全性
  • 1篇对眼
  • 1篇眼白内障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有晶状体眼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矫正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第三...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胡爱梅
  • 7篇刘维锋
  • 6篇曾瑛
  • 6篇石浔
  • 3篇李颖洁
  • 1篇梅艳
  • 1篇钟翔
  • 1篇吴红云
  • 1篇金昱
  • 1篇徐志红
  • 1篇熊公平
  • 1篇俞方良
  • 1篇石洵
  • 1篇朱璇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特殊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 CL)矫正特殊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5例63眼特殊屈光不正进行RGP CL验配,观察其有效性(矫正视力)、安全性(角膜染色、角膜内皮计数、眼压、角膜Q值、泪膜破裂时间)、控制近视效果(眼轴、视力、屈光度)、依从性(随访次数、护理情况)。结果 RGP CL 7 d矫正视力(0.95±0.03),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1年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2.50±3.82)(st=0.91、P=0.34),角膜内皮计数(3109±138)个/mm(2t=-0.62,P=0.53),眼压为(15.9±1.77)mmHg(t=-0.3,P=0.76),Q值为(-0.21±0.22)(t=-1.53,P=0.87),眼轴长度为(27.34±0.91)mm(t=-0.86,P=0.39),等效球镜为(-7.95±0.71)DS(t=-1.06,P=0.31),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94%自行摘戴护理镜片,87.5%按时复诊。结论RGPCL配戴安全、有效、依从性好,能有效矫正各种疑难屈光不正、能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刘维锋熊公平胡爱梅曾瑛李颖洁
关键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安全性有效性
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超高度近视眼对视功能、眼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系列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通过对-12DS至-23DS(17.25±4.23)DS超高度近视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随访观察(3—27)月、平均(15.8±3.8)月,随访项目包括:术前、术后1天、末次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晶状体透明度、人工晶状体位置、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眼轴、调节近点。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0.62±0.15、最好矫正视力0.91±0.16,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5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6),术后末次随访屈光度(-1.28±0.96)DS;术后末次随访眼压:(17.96±3.57)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术后末次随访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眼轴、调节近点分别为(2686±361)个/mm^2、(3.52±0.39)mm、(30.98±1.36)mm,(19.00±3.87)cm,与术前比较分别为(t=0.89、P=0.38)、(t=2.48、P=0.03)、(t=-0.23、P:0.81)、(t=-0.21、P=0.90)。UBM示ICL与晶状体无接触、房角大于30度,未见晶状体混浊。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超高度近视能有效提高视力,未对眼结构和调节产生明显影响。
吴红云俞方良刘维锋石洵胡爱梅李颖洁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后房型高度近视
表面麻醉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表而麻醉下进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对81例96眼用0.5%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实施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结果:麻醉效果Ⅰ级68例(70.82%),Ⅱ级24例(25%),Ⅲ级4例(4.26%)。术后矫正视力〈0.1者13眼(13.51%),0.1~0.4者37眼(38.57%),0.5~0.9者38眼(39.62%).≥1.0者8眼(8.34%)。术后第1天11眼发生暂时性高眼匪,经用药物或眼球按摩后均恢复正常;6跟发生Ⅰ~Ⅱ度浅前房和低眼压,经散瞳和加压包扎后恢复正常。结论:表面麻醉对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麻醉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金昱石浔钱筱英胡爱梅
关键词:表面麻醉青光眼白内障手术
角膜塑形技术矫治青少年近视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探讨。方法观察80例150眼青少年近视佩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后的裸眼视力、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6月后裸眼视力与佩戴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25、P=0.65);与佩戴前比较,角膜前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3、P=0.00)、角膜后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1、P=0.90)、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5、P=0.29)。结论角膜塑形术主要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途径可有效矫治近视。
樊江波刘维锋曾瑛胡爱梅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近视
角膜塑形术对眼视觉质量、调节功能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术对中低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调节近点、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83例166眼。按戴镜时间分为4组:1组(戴镜前50例99眼),2组(戴镜后1~3个月36例72眼),3组(戴镜后时间>3~12个月38例76眼),4组(戴镜后时间>12~40个月42例84眼)。检查对比敏感度,采用移近法测定调节近点,测定正、负相对调节,±2.00 D翻转拍测定调节灵敏度。结果 (1)对比敏感度:与1组(3 c·d-1:1.80±0.16;6 c·d-1:2.06±0.15;12 c·d-1:1.84±0.15;18 c·d-1:1.42±0.15)比较,2、3、4组各空间频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2)调节近点变化:与1组(9.10±1.88)cm比较,2、3、4组调节近点分别为(7.74±1.90)cm、(7.43±1.35)cm、(7.03±1.2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3)单眼调节灵敏度变化:与1组(8.70±2.46)周·min-1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组、4组调节灵敏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6)。(4)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与1组(-2.07±0.88)D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3组、4组正相对调节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6)。负相对调节:与1组(+2.57±0.58)D比较,2组、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98),4组负相对调节减少(P=0.002)。结论角膜塑形术引起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阈值均下降,调节能力增加。调节灵敏度、正相对调节能力保持稳定后呈增加趋势,负相对调节能力保持稳定后呈下降趋势。
刘维锋胡爱梅徐志红曾瑛石浔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
现代角膜塑形技术控制近视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观察18例35眼佩戴1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变化。结果 1年后裸眼视力与佩戴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佩戴前后1年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18;t=-0.94,P=0.3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曾瑛石浔胡爱梅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近视疗效
氟硅酮丙烯酸脂材料制作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及其安全性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氟硅酮丙烯酸脂透气性材料成为制作角膜塑形镜的理想材料,其对眼屈光和眼生理的影响受到关注。目的:研究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18例35眼佩戴1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角膜内皮计数、眼压、角膜Q值等变化。结果与结论:1年后裸眼视力与佩戴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7、P=0.78);佩戴前后1年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计数、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7、P=0.18;t=-0.94、P=0.35;t=-0.52、P=0.6;t=1.00、P=0.32);佩戴前后1年角膜Q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03、P=0.00)。提示氟硅酮丙烯酸脂透气性材料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安全、有效,对眼生理影响小。
刘维锋钟翔石浔胡爱梅
关键词:角膜塑形矫正视力
角膜塑形技术矫治青少年近视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通过观察83例150眼青少年近视佩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后的裸眼视力、角膜前、后表面曲率、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6月后裸眼视力与佩戴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维锋钱筱英石浔胡爱梅曾瑛
文献传递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材料制作的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临床验配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背景: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控制、延缓近视发展得到证实,使得佩戴者日益增多。对临床佩戴情况进行分析,为开展该项新技术医疗机构提供临床资料。目的:探讨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和佩戴情况。方法: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为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材料制作,佩带者27例48眼,男14例、女13例,年龄6~42岁、平均(13.3±4.3)岁。筛选佩戴者、选择适应证、眼部情况检查、数据获取、镜片试戴、镜片订制、戴镜宣教、定期复查。结果与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17例29眼(68.9%)佩戴后7d达到矫正视力,日戴型10例19眼佩戴后的矫正视力均达到佩戴之前矫正视力、47.3%提高1行以上;11.4%只眼出现角膜染色;应到复诊的次数111例次、未按时复诊次数15例次(占13%);83.3%一次成功佩戴;出现更换镜片14眼次、其中技术需要更换镜片8眼次、佩戴者损害镜片6眼次;佩戴者主要以18岁以下的学生为主;29.1%的学生能自行摘戴和护理、平均年龄为(12.4±2.1)岁。结果提示在医疗机构的监控下,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佩戴人群以学生为主。
刘维锋石浔胡爱梅曾瑛朱璇李颖洁梅艳
关键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生物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