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锋
- 作品数:79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超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分别为(1.39±0.64)mm、(1.31±0.71)mm(P>0.05),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分别为(4.59±0.74)mm、(4.57±0.64)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21眼ETDRS各区域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末次随访,21眼中16眼视网膜结构稳定或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减轻甚至消失,5眼出现新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 超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轴仍有增长,眼底形态维持稳定,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球内牵拉力。
- 刘维锋刘莉莉刘莉莉朱璇兰雪莉闵亚兰黄国富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眼轴长度
- 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超高度近视眼对视功能、眼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系列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通过对-12DS至-23DS(17.25±4.23)DS超高度近视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随访观察(3—27)月、平均(15.8±3.8)月,随访项目包括:术前、术后1天、末次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晶状体透明度、人工晶状体位置、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眼轴、调节近点。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0.62±0.15、最好矫正视力0.91±0.16,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5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6),术后末次随访屈光度(-1.28±0.96)DS;术后末次随访眼压:(17.96±3.57)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术后末次随访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眼轴、调节近点分别为(2686±361)个/mm^2、(3.52±0.39)mm、(30.98±1.36)mm,(19.00±3.87)cm,与术前比较分别为(t=0.89、P=0.38)、(t=2.48、P=0.03)、(t=-0.23、P:0.81)、(t=-0.21、P=0.90)。UBM示ICL与晶状体无接触、房角大于30度,未见晶状体混浊。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超高度近视能有效提高视力,未对眼结构和调节产生明显影响。
- 吴红云俞方良刘维锋石洵胡爱梅李颖洁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后房型高度近视
- 汉防己甲素抑制PRK术后haze形成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PRK术后 haze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屈光术后haze 的防治提供能替代激素类眼液的新选择。方法:选用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PRK手术模型。...
- 刘德杰杜之渝刘维锋
- 文献传递
- 药物对Epi-LASIK术后上皮瓣活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药物来保持、提高角膜微型刀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上皮瓣活性。方法 2006年4月至9月在我院行Epi-LASI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55例100眼分为四组。Ⅰ组用0.1%艾氟龙眼液4次/d;Ⅱ组双氯芬酸钠眼液4次/d;Ⅲ组术后0.5h内3次0.1%艾氟龙眼液,术后第一天滴0.1%艾氟龙眼液2次,贝复舒眼液4次,术后第二天开始仅用贝复舒眼液4次/d;Ⅳ组术后使用典必殊眼液4次/d;所有药物均在上皮瓣完全修复后即停用。通过随诊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瓣水肿情况、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视力四个项目来讨论各组用药效果。结果 激素减轻术后的刺激症状的作用强于非甾体类;使用贝复舒眼液组比使用双氯芬酸钠眼液组上皮水肿消退快,且使用双氯芬酸钠眼液组又比一直使用激素组上皮水肿消退快;一直使用激素的患者上皮瓣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各组视力均经历一个波谷后回升过程,使用贝复舒眼液组有效视力回升较快。结论 早期使用激素眼液(术后即刻至术后第一天)并结合贝复舒眼液有助于减轻Epi-LASIK术后的刺激症状、缩短上皮瓣的修复时间、加快有效视力的恢复。
- 杜之渝陈颖刘维锋黄正赵武校
- 关键词:EPI-LASIK药物
- 视网膜大动脉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结果12例患者中,初诊视力平均0.42,眼底出血均伴有黄白色渗出,10例通过FFA确诊,表现为动脉扩张伴管壁荧光渗漏,周围深层出血遮蔽荧光,中期管壁渗漏不断增强,后期呈强荧光团,管壁毛边状;2例通过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确诊,显示视网膜大动脉病损和动脉壁相连;8例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个月FFA未见异常。结论视网膜大动脉瘤通过眼底观察和眼底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安全、有效。
- 石安娜刘维锋金昱陈蔷娟
- 关键词:视网膜大动脉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 3D-OCT对儿童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的测量
- 曾瑛刘维锋唐琰江琳
- 县级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流程建设分析
- 2021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成为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早筛早诊早治成为防治盲的关键。通过多学科协作、掌握筛查技术、选择筛查方法、规范筛查流程、防范筛查风险、标准评估病情、适时干预病变等流程建设,成功在县级医院有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共完成新生儿眼病筛查775人次,发现视网膜病变异常1.33%;完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56人次,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成功治疗1眼,占1.78%。
- 樊江波陈兰应继东刘维锋李颖洁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病人回顾性分析
- 石安娜刘维锋金昱王莎莎曾瑛
- 黄斑裂孔患者三维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与视力分析
- 刘维锋石安娜石浔金昱曾瑛廖小捷
- 汉防已甲素抑制兔Epi-LASIK术后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组织病理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 观察汉防已甲素对微型号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角雾状混浊(Haze)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7只,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Epi-LASIK手术,采用自身对照按眼别随机分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Tet)组、艾氟龙(Fluoromethalone,FML)组,每组18只眼。定期在裂隙灯下对兔Epi-LASIK术后Haze进行分级评估。分别于术后0.5月、1月、2月共3个时间点每组随机选取6眼,取角膜行光镜、透射电镜、胶原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结果 术后0.5月和1月,Haze分级水平与Ⅲ型胶原表达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组和FML组Haze分级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但Tet组和F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月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胶原在术后各时间点的表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发现,各组不同时间点上皮层结构清晰完整,而Tet组和FML组上皮下手术区前基质层增生反应程度明显弱于NC组,提示这两种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Tet通过抑制基质层角膜细胞增殖和降低Ⅲ型胶原表达,能有效抑制兔Epi-LASIK术后Haze形成,其疗效与FML相似。
- 赵武校杜之渝黄正刘维锋
- 关键词:汉防已甲素EPI-LASIKHA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