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国栋

作品数:97 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4篇动脉
  • 29篇血管
  • 27篇卒中
  • 26篇颈动脉
  • 22篇缺血
  • 18篇血性
  • 17篇动脉狭窄
  • 17篇急性
  • 16篇梗死
  • 14篇脑梗
  • 14篇脑梗死
  • 12篇脑卒中
  • 11篇颈动脉狭窄
  • 10篇成形术
  • 9篇溶栓
  • 9篇取栓
  • 8篇血管造影
  • 8篇造影
  • 8篇文献复习
  • 8篇脑动脉

机构

  • 91篇苏州大学附属...
  • 8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东台市人民医...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苏州市第九人...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苏州市吴江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96篇肖国栋
  • 64篇曹勇军
  • 41篇章春园
  • 34篇刘春风
  • 28篇石际俊
  • 23篇尤寿江
  • 22篇张霞
  • 22篇徐加平
  • 12篇黄志超
  • 11篇刘慧慧
  • 8篇刘新峰
  • 8篇徐格林
  • 8篇李艳艳
  • 7篇施蓉芳
  • 7篇赵合庆
  • 6篇郭志良
  • 5篇胡伟
  • 4篇张仁良
  • 4篇王大鹏
  • 4篇陈红兵

传媒

  • 15篇国际脑血管病...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脑血管病...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4篇江苏省第十七...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19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支架成功治疗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曹勇军肖国栋章春园李文刘春风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的演变被引量:7
2009年
近年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最新的观点认为,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且尤急性脑梗死证据。症状持续时间不再是关键,是否存在梗死才是区别TIA与缺血性卒中的关键,因此强调神经影像学在TIA诊断方面的重要性。TIA作为一种神经科急症,要求对其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评价,并进行积极干预。
曹勇军肖国栋章春园刘春风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代偿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诊断明确的13例颈内动脉盗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随访情...
李艳艳曹勇军徐加平石际俊肖国栋章春园刘春风
文献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和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介绍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评价方面的进展,从判断症状是否符合TIA的诊断、缺血位于哪一血管供血区、评价TIA的发病机制和判断预后等4个方面做了综述。
张霞曹勇军肖国栋刘春风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颈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断裂一例
2013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左肢无力4h”于2012年1月3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5月因“左侧肢体麻木1d”在当地医院治疗.住院检查发现“左顶叶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夹层形成”,2010年6月转至上海某医院行“右侧颈内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
胡伟肖国栋王国平任明山
关键词:颈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颈内动脉狭窄医院治疗言语不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2009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不稳定的脑缸管征象和神经科急症。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不仅为深入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而且成为短暂性脯缺血发作研究的热点之一。
肖国栋曹勇军章春园刘春风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多普勒卒中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并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18例患者的18个动脉瘤中,12个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6个采用水解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中,17个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3~6个月DSA随访,100%栓塞10例,95%栓塞4例,90%栓塞3例,且无任何后遗症。伴严重动脉粥样硬化1例,因动脉硬化栓子脱落,导致左小脑后下动脉闭塞,自动出院。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是治疗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乐永平邵伯吴晓宏王大鹏姜河杨延池肖国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临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BL)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与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模式的优劣性比较。方法选取28名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接受CBL和PBL联合教学组和LBL传统教学组,每组14名,二组均按教学任务完成授课。将出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估内容。结果二组在年龄、性别、入科考试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理论考试方面,联合教学组的学员平均成绩(82.86±8.94)分,LBL组(76.00±7.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技能考核方面,联合教学组学员平均成绩(84.07±7.34)分,显著优于LBL组(78.07±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差结果显示联合教学组学员在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思辨能力提升、谈话沟通技巧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培养5个方面评价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神经内科出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还是学生的问卷调查,CBL和PBL联合教学均明显优于LBL传统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规培效果。
刘慧慧肖国栋
关键词:教学模式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代偿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诊断明确的13例颈内动脉盗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随访情况...
李艳艳石际俊曹勇军肖国栋章春园刘春风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代偿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诊断明确的13例颈内动脉盗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随访情况...
李艳艳曹勇军徐加平石际俊肖国栋章春园刘春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