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涛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招标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骨折
  • 10篇股骨
  • 9篇手术
  • 7篇入路
  • 7篇疗效
  • 6篇远端
  • 6篇关节
  • 5篇远端骨折
  • 5篇手术入路
  • 5篇缺损
  • 5篇细胞
  • 5篇螺钉
  • 5篇股骨远端
  • 4篇一体化
  • 4篇肉瘤
  • 4篇康复
  • 4篇骨肉瘤
  • 4篇股骨粗隆
  • 4篇股骨粗隆间
  • 4篇股骨粗隆间骨...

机构

  • 38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南昌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聂涛
  • 31篇戴闽
  • 17篇张斌
  • 7篇邹帆
  • 7篇于小龙
  • 5篇范红先
  • 5篇艾江波
  • 5篇姚浩群
  • 4篇李明军
  • 4篇詹平
  • 3篇刘虎诚
  • 3篇江川
  • 3篇万细珍
  • 3篇付长林
  • 3篇周鑫
  • 2篇邱平
  • 2篇黄跟东
  • 2篇戴江华
  • 2篇唐亚敏
  • 2篇刘翔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医教育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期手术治疗陈旧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交通及建筑业的日新月异,意外事故引起的高能量肢体创伤逐年增多,胫骨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学特点,常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早期很难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常遗留胫骨短缩、成角畸形.本文的主要目的在...
聂涛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分期手术
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常规髋外侧入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加DHS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Evans分型、合并症、受伤至入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负重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改良组和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4±1.28)周和(12.29±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P=0.15)。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主钉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戴闽邹帆张斌聂涛程明邹飏江川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动力髋螺钉
氯化镧对氧化铝陶瓷颗粒诱导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氯化镧对氧化铝陶瓷颗粒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氧化铝陶瓷颗粒与无菌性炎症的关系以及氯化镧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根据培养液不同将实验分成4组:A组为细胞培养液,B组加入1 mg/mL氧化铝陶瓷颗粒悬液,C组加入1 mg/mL氧化铝陶瓷颗粒悬液和10μmol/L氯化镧溶液,D组加入10μmol/L氯化镧溶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RT-PCR、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IL-1β、TNF-α、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MTT检测示,各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0,P=0.142)。RT-PCR检测示,B组IL-1β、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D组各基因表达量低于A组(P<0.05)。ELISA检测示,B组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D组显著低于A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B组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氧化铝陶瓷颗粒可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TNF-α,而氯化镧可一定程度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TNF-α。
聂涛戴闽江川刘翔
关键词:氯化镧IL-1ΒTNF-ΑNF-ΚB
胫前皮肤缺损皮瓣选择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结分别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及双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6、7-2011、2年分别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2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26...
聂涛戴闽黄跟东林尊文艾江波陈文昭
关键词:胫前皮肤缺损皮瓣移植临床疗效
Celastrolinducesapoptosisofhumanosteosarcomacellsviathemitochondrialapoptoticpathway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elastrolonviabilityandapoptosisofosteosarcomacellsandfurthermore,toillumina...
于小龙周鑫付长林王强聂涛邹帆郭润生刘虎诚张斌戴闽
关键词:CELASTROLAPOPTOSIS
GustiloⅢ型及Sanders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GustiloⅢ型及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9例GustiloⅢ型及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7.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事故伤2例。左侧6例,右侧3例。伤后至入院时间2~18 h,平均7.2 h。一期行彻底清创、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二期行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2例跟骨内侧创面发生浅表感染、1例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其他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均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2.8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为78~88分,平均81.3分。结论 一期彻底清创、VSD治疗,二期行跟骨内固定及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是治疗GustiloⅢ型及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聂涛戴闽邹帆李明军刘俊
关键词:跟骨骨折开放性骨折穿支皮瓣内固定
磁悬浮关节:一种新的人工关节设计被引量:2
2010年
戴闽聂涛熊建卫邹文楠闫小青
关键词: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磁悬浮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假体钕铁硼永磁材料生物力学特征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72例DLS患者(DLS组)及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全脊柱侧位X线片),并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 DLS组LL、TK、PI和SS分别为(46.760 0±0.721 2)°、(43.080 0±0.560 1)°、(52.850±1.026)°和(39.550±1.090)°,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T、SVA分别为(24.880 0±0.596 8)°、(24.870 0±0.658 0)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在DLS患者中有明显的差异。LL、TK、SS、PI值可能与DLS有关系。
聂涛谢双龙吕昕赖琦戴闽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
CDK抑制剂NSC649890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DK抑制剂NSC 649890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分别采用50、100、200、400、800 nmol/L的NSC 649890 2、4、6、8、10μg/ml顺铂、50 nmol的NSC649890联合2μg/ml顺铂、300nmol的NSC 649890联合6μg/ml顺铂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情况,金氏q值评价联合用药效应;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别采用300 nmol/L的NSC 649890、6μg/ml顺铂及二者联合培养48 h后细胞凋亡及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上实验均以单纯U2-OS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U2-OS细胞经不同浓度顺铂、NSC 649890单独处理48 h后,细胞抑制率随两种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用药组中,顺铂与NSC 649890联合浓度(2μg/ml+50 nmol/L)组两药为协同作用,(6μg/ml+300nmol/L)组两药为相加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顺铂组、NSC 649890组及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顺铂和NSC 649890单独作用后均可下调Bcl-2蛋白、pro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联合作用时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NSC 649890能增强顺铂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的抑制作用。
詹平于小龙张斌周鑫付长林聂涛黄山虎戴闽
关键词:顺铂细胞增殖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戴闽范红先姚浩群聂涛冯珍帅浪张斌艾江波万细珍詹平
1、任务来源及背景: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卫生厅。2、技术原理:该课题在运动康复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现代骨折治疗与现代运动康复的优势,制定了衔接两者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地融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的新疗...
关键词:
关键词:运动康复疗法骨折治疗骨科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