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振峰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性状
  • 2篇野生
  • 2篇野生大豆
  • 2篇生大豆
  • 2篇相关性状
  • 2篇QTL定位
  • 1篇英文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适合度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大豆
  • 1篇抗草甘膦
  • 1篇抗草甘膦转基...
  • 1篇基因
  • 1篇后代
  • 1篇大豆生育期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童振峰
  • 3篇阚贵珍
  • 3篇喻德跃
  • 3篇胡振宾
  • 2篇张丹
  • 2篇张国正
  • 1篇印志同
  • 1篇郝德荣
  • 1篇马德元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对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逃逸引起的生态风险非常必要。在网室条件下,4个野生大豆材料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能够杂交结实,获得有抗草甘膦基因杂交后代群体F1和F2(江浦野生豆-5×RR)。对杂交后代及其母本野生大豆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适合度并进行t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草甘膦的选择压力下,杂交后代在一些性状上的相对适合度高于母本野生大豆材料;江浦野生豆 -5 和 RR 杂交 F2代敏感株与抗性株在 7 个农艺性状的相对适合度上均差异不显著。
阚贵珍童振峰胡振宾马德元张国正喻德跃
关键词:野生大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适合度
野生大豆荚粒相关性状QTL定位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和栽培大豆南农06-17所得的F2∶3家系(2008、2009年)及F2∶4家系(2009年)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3个荚粒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7个QTL,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18个加性显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2种方法共同检测到17个QTL,其中12个QTL(qEPP-H-1、qEPP-Lb-1、qSWP-La-1、qSWP-Lb-1、qSW-B1-1、qSW-B2-1、qSW-D1b-1、qSW-H-1、qSW-H-2、qSW-I-2、qSW-Lb-1和qSW-Ma-1)在2 a或2个世代稳定表达,qEPP-H-1、qEPP-Lb-1和qSWP-Lb-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野生大豆。研究结果为野生大豆优异等位基因的发掘、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以及大豆产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阚贵珍童振峰胡振宾张丹张国正喻德跃
关键词:野生大豆QTL定位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2012年
以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为母本,栽培大豆南农06-17为父本杂交所得的316个F2单株及其衍生F2∶3和F2∶4家系为材料,利用JoinMap3.0软件,构建了一张包含210个标记(分子标记207个、形态标记3个),共24个连锁群的大豆分子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2 205.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09 cM。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2007年F2单株、2008年F2∶3家系及2009年F2∶4家系的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生育期结构4个生育期相关性状进行联合世代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加性显性QTL和9对上位性QTL;存在QTL共位性(同一标记区间存在不同性状的QTL)以及QTL互作网络(一个QTL可以与多个QTL互作)的现象;贡献率最大的3个QTL为qVP-H-1、qWGP-H-1和qRV-H-1,加性效应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21.31%、13.14%和9.37%,qWGP-H-1和qVP-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江浦野生豆-5,qRV-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南农06-17。研究结果为生育期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野生大豆优异基因的挖掘及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提供了依据。
阚贵珍胡振宾童振峰张丹郝德荣印志同喻德跃
关键词:QTL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