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清和

作品数:36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蛋白
  • 15篇基因
  • 11篇细胞
  • 8篇蛋白激酶
  • 8篇荧光
  • 8篇荧光蛋白
  • 8篇基因表达
  • 8篇激酶
  • 8篇合酶
  • 7篇氧化氮
  • 7篇一氧化氮
  • 7篇一氧化氮合酶
  • 6篇丝裂原
  • 5篇活化
  • 5篇活化蛋白激酶
  • 5篇P38MAP...
  • 4篇丝裂原活化蛋...
  • 4篇凉膈散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机构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36篇秦清和
  • 28篇姜勇
  • 15篇邓鹏
  • 13篇王静珍
  • 11篇龚小卫
  • 10篇赵克森
  • 8篇孙学刚
  • 8篇刘靖华
  • 6篇李志杰
  • 5篇邢飞跃
  • 5篇李红乐
  • 5篇邓鹏
  • 5篇阚文宏
  • 5篇刘亚伟
  • 4篇林慧
  • 4篇赵善超
  • 4篇余林中
  • 3篇彭毅
  • 3篇莫永炎
  • 3篇江爱达

传媒

  • 9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2003年中...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凉膈散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通过研究凉膈散对内毒素诱导的体内、体外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活性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分体内和体外实验两部分进行研究。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凉膈散灌胃并用尾静脉注射制造内毒素损伤小鼠模型,采集腹腔巨噬细胞,用免疫沉淀及westernblot法测定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活性。体外实验部分: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用免疫沉淀及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不同剂量药物血清对内毒素诱导的RAW264.7细胞p38MAPK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损伤组的pp38MAPK活性明显增强,各剂量药物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低于LPS损伤组,以高剂量药物组及地塞米松组最低,中低剂量组次之,呈剂量依赖性。体外实验部分:不同剂量药物血清组及阳性药物组RAW264.7细胞p38蛋白激酶活性均低于正常血清组,以高剂量药物组及阳性药物组最低,中低剂量次之,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不管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凉膈散都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磷酸化的p38MAPK活性的增强,并呈剂量依赖性。推断这是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之一。
江爱达余林中林慧秦清和
关键词:凉膈散内毒素P38MAPK巨噬细胞
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兴趣问题初探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运用心理学知识,讨论了暂时兴趣与稳定兴趣的区别与转化,详细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稳定兴趣.
谭军秦清和杨光彩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用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与p38相结合的蛋白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与重要信号分子p38 MAPK结合的蛋白。方法以p38 MAPK为靶蛋白,分别用不同的介质(ELISA平板和Ni-NTA亲和树脂)筛选T7人肝和人肺cDNA文库。结果选择86个第4轮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单个噬斑克隆,经EDTA处理后利用特异性PCR引物扩增插入片断,回收PCR产物并进行测序,将所得到的序列用BLAST软件搜索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得到了46个编码蛋白的序列。结论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新的结合蛋白简单、快速、有效。
李志杰刘靖华龚小卫秦清和黄浩邓鹏王静珍孙学刚赵善超刘亚伟赵克森姜勇
关键词:P38结合蛋白靶蛋白
融原型病毒脂质体载体与阻塞性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1998年
为改善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的工具所介导的DNA转移效率,基于病毒细胞融合原理,研制了融原型病毒脂质体载体日本血凝病毒融合蛋白与包囊寡脱氧核苷酸或质粒DNA的脂质体组成的复合物。该脂质体与质膜的融合将DNA直接导入胞浆。将一种DNA结合核蛋白渗入该脂质体可增强质粒转基因的表达。可将长达100kb的完整基因导入体内细胞。目前已成功地用于血管增殖性疾病细胞静止基因治疗模型中。类似的策略可望用于静脉移植物遗传工程以及免疫介导的小鼠肾小球疾病模型的治疗。
董为人秦清和李福山
关键词:脂质体基因转移基因治疗
定心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探讨定心方防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抗体组、定心方小剂量组和定心方大剂量组,每组12只。利用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放射自显影激酶活性测定心肌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p38MAPK)活性。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内TNF-α含量。结果:定心方大、小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再灌注后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减少血清LDH的活性。MI/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TNF-α的含量(pg/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20±111和165±16;t=23.483,P<0.01);与模型组相比,TNF-α抗体组、定心方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中TNF-α含量,分别为312±25,515±54,843±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8.341,23.142,5.554,P均<0.01)。MI/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p38MAPK活性(nkat/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90.01±2.88和16.67±0;t=44.00,P<0.01);TNF-α抗体组心肌中p38MAPK活性(93.35±2.55)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t=0.866,P>0.05);定心方大。
赵晓山贾钰华姜勇罗仁秦清和
关键词:定心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肿瘤坏死因子Α
iNOS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构建iNOS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 ,为研究细胞内iNOS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iNOS启动子区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DsRed1- 1-iNOSp ;用脂质体瞬时转染NIH3T3细胞 ,观察iNOS启动子对脂多糖 (LPS)刺激的反应。结果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是正确的 ;该表达载体在NIH3T3细胞静息状态下表达水平很低 ,经LPS刺激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高亮度的红色荧光。结论 :所构建的iNOS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是正确的 ,对生理相关刺激有很好的反应 ,可有效地用于iNOS基因表达信号调控机制的研究。
刘志锋阚文宏秦清和邓鹏王静珍姜勇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
带Tat标记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导融合蛋白进入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化His Tat Flag EGFP蛋白 ,并加入培养的NIH3T3细胞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 ,His Tat Flag EGFP融合蛋白进入细胞 .带His、Tat和Flag标记的质粒载体pET 14b HTF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进入细胞 。
孙学刚宋革刘靖华李红乐邢飞跃张丽华秦清和姜勇
关键词:质粒载体融合蛋白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蛋白转导
蛋白激酶C对脂多糖诱导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诱导单核 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LPS刺激诱导RAW2 64 .7细胞 ,观察其对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 ,用Griess还原法测定PKC抑制剂对LPS诱导的一氧化氮 (NO)生成作用 ,并用逆转录PCR(RT PCR)研究其对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构建iNOS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用基因转染及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研究LPS刺激RAW2 64 .7细胞对iNOS启动子活性的诱导作用及PKC对其影响。结果 LPS刺激RAW2 64 .7细胞引起PKC磷酸化激活和膜移位 (P <0 .0 1 ) ;LPS刺激RAW2 64 .7细胞 1 2h后即可明显诱导NO生成 (30 .1μmol L± 5 .4μmol L ,P <0 .0 1 )和iNOS基因表达 ;PKC抑制剂H 7可抑制NO的生成 (P <0 .0 1 )和iNOS基因表达 ;LPS刺激诱导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2 5 .3± 4 .6)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单位 ,P <0 0 1 ] ,用H 7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均可抑制其转录活性 (P <0 .0 1 )。结论 LPS刺激RAW2 64 .7细胞 ,通过引起细胞内钙增加和PKC激活诱导iNOS基因表达 ,使NO生成增加 。
杜少辉魏志军张悦黄洁刘新陈伟明刘志锋秦清和姜勇
关键词:脂多糖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
利用RNAi技术抑制ARPC2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构建pSUPER ARPC2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验证ARPC2基因表达是否受到抑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针对ARPC2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 ,退火后利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SUPER .basic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 ,转染HEK 2 93细胞 ,利用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ARPC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的pSUPER ARPC2载体导入HEK 2 93细胞时 ,ARPC2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蛋白合成减少。结论 成功构建了ARPC2的RNAi表达载体 ,并证实其能对ARPC2基因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ARPC2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龚小卫彭毅刘靖华邓鹏刘志锋秦清和姜勇
关键词:HEK293细胞蛋白合成RNAI技术阳性克隆
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的表达的影响以及肝脏(LPS)引起损伤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中药解毒机制。方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灌服凉膈散,在内毒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2,4,8 h)杀动物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及S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肝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注射LPS 2,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损伤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的表达均呈显著升高,SR表达均呈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介于正常对照组与LPS损伤组之间。与LPS损伤组比较,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在两者的表达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高剂量凉膈散最为明显,呈剂量相关性。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空泡变性,肝脏库普弗细胞SR,CD14的表达变化与小鼠肝损伤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表面CD14表达上调以及SR表达下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肝损伤。
余林中江爱达陈育尧林慧秦清和马晓冬
关键词:凉膈散库普弗细胞CD14清道夫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