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海

作品数:49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胃癌
  • 15篇肿瘤
  • 13篇细胞
  • 12篇预后
  • 11篇蛋白
  • 10篇血管
  • 9篇结肠
  • 8篇基因
  • 6篇凋亡
  • 6篇血管生成
  • 6篇氧合
  • 6篇氧合酶
  • 6篇人胃癌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生长因子
  • 6篇环氧合酶
  • 6篇环氧合酶-2
  • 6篇合酶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47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苏州市立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阜阳职业技术...
  • 1篇淮南新华医疗...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作者

  • 49篇石海
  • 36篇许建明
  • 21篇胡乃中
  • 10篇梅俏
  • 6篇黄军祥
  • 6篇鲍峻峻
  • 4篇程芃
  • 4篇胡咏梅
  • 4篇鲍德明
  • 4篇张楠楠
  • 3篇宋育林
  • 3篇谢惠君
  • 3篇曹富流
  • 3篇卢杰
  • 3篇张文仙
  • 2篇崔小玲
  • 2篇徐雄飞
  • 2篇王黎明
  • 2篇雷呈祥
  • 2篇孙昌泉

传媒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2004年
许建明石海
关键词: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动物模型基因结构
胃粘膜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及随访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胃粘膜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价不同程度异型增生患者癌变的危险性。方法对我院10年间经内镜病理诊断的1612例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中74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内镜随访结果及临床意义。结果在≥60岁患者中,中度异型增生占34.8%,明显高于轻度者(P<0.01);重度异型增生占66.6%,与轻度、中度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60岁患者中,位于贲门部的异型增生占51.1%,明显高于其它部位(P<0.01)。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随访中未发现有癌变者,而重度异型增生有9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50.0%。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面临着患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更大的危险,尤其在贲门部位。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的高度危险因素,异型增生是胃癌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
毛增贵石海
关键词:异型增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随访研究
薯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暴露小鼠的防护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茶多酚组(阳性对照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薯莨鞣质组。给予单次8.0 Gy 60Coγ射线照射(剂量率2.0 Gy/min),照前2h及照后18h分别各灌胃给药一次,测定30d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及保护系数等,空白对照组佯照射。结果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16d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0±2.45)d。薯莨鞣质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茶多酚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6.25±7.13)d(、21.88±8.89)d和(23.25±9.33)d,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结论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可提高8.0 Gy 60Coγ射线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对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岳峰王庆敏唐瑛李雨石海雷呈祥
关键词:鞣质急性放射损伤存活率小鼠Γ射线
左氧氟沙星经胃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50、100g·k^-1组。静脉给药后2h内按15min间隔取血处死动物,收集不同时点胃液、胃黏膜样本,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比较2组不同时点各部位药物浓度发现,给药后45~60min起,胃液药物浓度逐渐高于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体、胃窦药物浓度均高于血药浓度及前胃药物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无差异;给药后60~75min起,胃液(药物浓度/血药浓度)%高于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液、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均高于前胃(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无差异。左氧氟沙星50、100mg·kg^-1组胃内转运分数分别为2.36、2.52。结论①在大鼠体内,随给药时间延长胃液左氧氟沙星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提示左氧氟沙星胃内可能存在主动转运过程。②大鼠胃窦、胃体左氧氟沙星药物分布无差异。
鲍峻峻许建明胡咏梅梅俏石海郑海伦李见春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杆菌转运清除率转运
人胃癌中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对胃癌微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评价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证实胃癌并获得随访,有完整蜡块资料的65例患者,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析,分析 HME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微血管密度(MVD)及 VEGF 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生存分析及风险模型评估 HME 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胃癌组织中,HME 高表达与肿瘤血管低密度呈显著相关(P<0.01),HME 与 VEGF 表达呈负相关(P<0.01)。影响胃癌组织 MVD 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ME 及 VEGF 表达均为胃癌组织 MVD 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ME 表达与 MVD 呈负相关,VEGF 表达与 MVD 呈正相关,HME 表达可作为肿瘤组织 MVD 的预测指标。胃癌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 HME 表达率明显高于术后5年内复发死亡者(P<0.05),而 VEGF 表达情况与此相反。影响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同样显示,HME 高表达者预后较好,VEGF 高表达者预后较差。结论 HME 高表达与胃癌组织低血管密度及较好的预后密切相关,对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提高生存率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胃癌 MVD、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而 VEGF表达起着相反的作用,两者间的平衡可能调控着肿瘤中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因此影响疾病的预后。
程芃许建明石海江佛湖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后
环氧合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C-2)在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表达的预后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中期胃癌281例,进行预后随访调查。232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则COX-2在胃癌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93.4%,中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59.0%。COX-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者(P<0.0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0.01);COX-2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1);COX-2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呈过度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石海许建明胡乃中谢惠君
关键词:环氧合酶-2胃癌预后慢性萎缩性胃炎
小鼠结肠癌中巨噬细胞金属弹力蛋白酶对血管抑素生成和肿瘤血管生长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在小鼠模型体内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蛋白酶(macrophage metalloelastase,MME)分解纤溶酶原生成有生物学功能的血管抑素的途径,及其对肿瘤生长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MME.给90只小鼠分别皮下接种稳定转染pEGFP-C1-MME(MME转染组)、空质粒pEGFP-C1(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未转染组)的CT-26细胞,每组30只.应用放射性碘标纤溶酶原及其示踪技术分析体内血管抑素的生成情况.结果 各组肿瘤标本进行SDS-PAGE电泳,在MME转染组电泳胶中,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和38×103的区域放射性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P值均为0.00).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三组均检测出35×103和38×103片段表达,通过灰度扫描分析发现上述2个片断在MME转染组表达强度为9.32±1.52和5.61±2.24,明显高于空质粒组(2.47±0.23和0.67±0.12,P值均为0.00)和未转染组(1.21±0.69和0.86±0.44,P值均为0.00).MME转染组MVD平均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荧光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P值均为0.00).MME转染组小鼠皮下种植瘤平均体积小于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P值均为0.00).结论 MME是与血管抑素生成密切相关的间质金属蛋白酶,同时具有抑制结肠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
徐张巍许建明石海梅俏鲍峻峻沈玉先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巨噬细胞血管抑制素类
110例早期胃癌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胃癌的疗效及预后与确诊时的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预后远好于中、晚期胃癌.然而,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1],对早期胃癌预后的研究报道也较少.我们收集了我院10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检出和预后的有关因素.
许建明石海胡乃中
关键词:胃癌疗效预后病理诊断
E-cadherin和LI-cadherin在早、中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LI-cadherin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5例胃癌和60例非癌组织中的E-cadherin和LI-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cadherin和LI-cadherin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3.0%和80.5%,且两者在胃癌前病变中也存在异常表达。E-cadherin和LI-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Kappa=0.21,P<0.01),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0.001)、Lauren分型(P<0.001)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正常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18),是预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E-cadherin和LI-cadherin的异常表达广泛存在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E-cadherin表达减少和LI-cadherin表达增加与胃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异常表达可能是对胃癌生存期具有预测价值的重要指标。
许晓勇胡乃中石海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预后LI-CADHERIN
环氧合酶-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COX -2及PCNA在 2 3 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它们的预后意义。结果 COX -2、PCN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者 (P <0 .0 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 <0 .0 5~ 0 .0 1) ;COX -2及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 (P <0 .0 1) ;COX -2阳性表达及PCNA高表达者 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或低表达者 (P <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COX -2表达、浸润深度、血管浸润均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COX -2、PCNA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 ,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
石海许建明胡乃中谢惠君
关键词:胃癌环氧合酶-2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