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俏

作品数:261 被引量:1,211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5篇结肠
  • 44篇结肠炎
  • 37篇细胞
  • 30篇蛋白
  • 30篇溃疡
  • 29篇黏膜
  • 28篇胰腺
  • 25篇内镜
  • 25篇肠黏膜
  • 24篇炎症
  • 24篇炎症性
  • 22篇炎症性肠病
  • 22篇褪黑素
  • 22篇小鼠
  • 22篇黑素
  • 22篇肠病
  • 21篇肝损伤
  • 20篇溃疡性
  • 19篇溃疡性结肠炎
  • 19篇基因

机构

  • 237篇安徽医科大学...
  • 4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4篇蚌埠市第三人...
  • 9篇武汉大学
  • 4篇蚌埠医学院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厦门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六安市...
  • 3篇安徽省马鞍山...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59篇梅俏
  • 189篇许建明
  • 62篇刘晓昌
  • 40篇鲍峻峻
  • 33篇胡乃中
  • 25篇张磊
  • 23篇胡翠
  • 23篇徐叔云
  • 22篇胡咏梅
  • 21篇丁浩
  • 21篇徐新华
  • 20篇胡静
  • 16篇张爽
  • 16篇丁长海
  • 16篇徐张巍
  • 15篇金娟
  • 14篇宋育林
  • 11篇曹海龙
  • 11篇赵孝文
  • 11篇魏伟

传媒

  • 50篇安徽医科大学...
  • 31篇中国药理学通...
  • 27篇中华消化杂志
  • 16篇安徽医学
  • 12篇安徽医药
  • 10篇肝胆外科杂志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胃肠病学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中华胰腺病杂...
  • 5篇中华炎性肠病...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临床护理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14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20篇2014
  • 11篇2013
  • 20篇2012
  • 16篇2011
  • 15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18篇2007
  • 1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对小鼠原位结肠癌生长及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macrophage metalloelastase,MME)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探讨了 MME 对小鼠原位结肠癌生长、微血管生成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石海许建明胡乃中梅俏鲍峻峻
文献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UC的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但研究表明,UC患者存在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小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小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UC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具有重要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值(1actulose/mannitol,L/M)评估肠黏膜通透性,是一种无创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方法,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CD的肠黏膜通透性检测。研究表明,UC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lightchainkinase,MLcK)表达增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本研究采用HPLC检测60例UC患者和10名对照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分析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及其与MLCK活性的关联。
刘晓昌梅俏黄健韩亮许建明何桂珍
关键词:通透性改变肠黏膜通透性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上皮细胞
双氯芬酸钠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进行ERCP治疗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各60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ERCP术后立即肌注双氯芬酸钠75mg,观测两组患者术后3h、24h淀粉酶水平和胰腺炎发生率。各组测定3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h、24h血清中脂氧素A4、消退素E1和D1的水平。结果双氯芬酸钠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双氯芬酸钠组术后3h、24h淀粉酶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氯芬酸钠组术后脂氧素A4、消退素E1和消退素D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与对照组术后同时段比较,脂氧素A4、消退素E1和D1水平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双氯芬酸钠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脂氧素A4及消退素E1和D1水平有关。
赵孝文鲍峻峻胡翠丁浩徐张巍刘晓昌梅俏许建明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胰腺炎双氯芬酸脂氧素
原发性胰腺感染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资料病例1,女性,49岁,因"反复中上腹痛3年"入院。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外院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胰头部肿块。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大便隐血(+),血沉21 mm/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4.73 mg/L,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rein derivative,PPD)阳性,胸部X线片正常,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不均,见多发钙化灶,考虑胰腺囊腺癌伴肝内转移。
王兵兵刘晓昌张磊胡翠梅俏许建明
关键词:超声内镜穿刺活检
线粒体DNA对Caco-2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对Caco-2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ranswell培养板制备Caco-2细胞模型,从C57BL/6J小鼠肝脏中提取mtDNA,然后在Transwell培养板顶侧加入不同浓度的mtDNA(0、1、5、10μg/ml)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检测不同时间跨上皮电阻(TEER)和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的改变,确定最佳mtDNA浓度;再将实验分为4组,分别加入FITC-dextran、mtDNA+FITC-dextran、ODN TTAGGG+FITC-dextran和mtDNA+ODN TTAGGG+FITC-dextran,检测不同时间TEER和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的改变。同时分别用mtDNA、ODN TTAGGG、mtDNA+ODN TTAGGG预处理Caco-2细胞,采用qRT-PCR方法检测Toll样受体9(TLR9)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mtDN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作用浓度的增加,Caco-2细胞单层的TEER降低,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增加,其中mtDNA浓度为10μg/ml时,TEER降低明显;以10μg/ml的mtDNA为对照,加入ODN TTAGGG可减少TEER下降程度,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降低,同时TLR9 mRNA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结论mtDNA增加Caco-2细胞单层的通透性,机制可能与激活TLR9信号通路有关。
李会会王迪迪杨彬袁静静陈利雪刘秋圆丁浩梅俏刘晓昌
关键词:线粒体DNA炎症性肠病通透性TOLL样受体9
糖皮质激素对双氯氛酸钠肝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双氯氛酸钠(Dcf)肝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cf组及Dex组。Dcf组给予Dcf 100 mg/kg腹腔注射,Dex组在Dcf注射前1 h予10 mg/kg腹腔注射,24 h后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化学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结果 Dcf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理积分大幅度增高,血清和肝组织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肝组织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eNOS表达减弱。Dex可明显改善升高的转氨酶及病理积分(P<0.05),并降低肝组织iNOS表达及NO含量(P<0.05)。结论 iNOS和NO在Dcf肝损伤中起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体内iNOS表达,减少NO合成起到肝保护作用。
赵莉萍梅俏胡咏梅杨爱红金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肝损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实验性血小板微粒对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程度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PMPs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PMPs)、DSS模型组(n=10,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n=15,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PMPs)。收集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制备PMPs悬液。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1周构建结肠炎模型,连续7 d腹腔注射PMPs,每天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标本,HE染色计算小鼠病理组织学评分(HI)评估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结肠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组蛋白H3(citH3)及游离DN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法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Ps组小鼠结肠黏膜水肿、上皮结构破坏严重、炎细胞广泛聚集,总体HI升高(P<0.01);PMPs组小鼠结肠组织匀浆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NETs表达增加(P<0.05);PMPs组小鼠血浆FITC-D水平明显增高(P<0.05),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与DSS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浆FITC-D水平更高(P<0.05)、电镜下结肠上皮损伤更重。结论PMPs可在小鼠体内诱导NETs形成,促进小鼠结肠炎症的产生,增加DSS结肠炎小鼠的肠黏膜通透性,加重肠道炎症。
杨彬李会会张路遥刘秋圆王迪迪胡静韩玮刘晓昌梅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小板微粒结肠炎肠黏膜通透性
同型半胱氨酸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肠纤维化导致的肠狭窄是 CD 的常见并发症,超过1/3的 CD 患者因肠狭窄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约70%的患者再次发生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参与心、肝、肺、肾等脏器的纤维化过程。有研究显示,CD 患者血浆和肠黏膜中 Hcy 水平明显增高,但 Hcy 是否参与 CD 肠纤维化过程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 Hcy 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TNBS)所致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丁浩梅俏李颖甘惠中曹立宇许建明
关键词:实验性结肠炎同型半胱氨酸肠纤维化HOMOCYSTEINE三硝基苯磺酸含硫氨基酸
炎症性肠病患者尿sCD16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尿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 CD163)检测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46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60例,克罗恩病(CD)患者86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IBD患者及对照者的尿液s CD163水平。结果IBD患者尿液s CD16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活动期患者尿液中s CD1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活动期患者尿液中s CD1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患者尿液s CD163水平与CRP、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P<0.05);与治疗前尿液中s CD163水平比较,IBD患者治疗后尿液中s CD163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尿液s CD163水平检测在IBD疾病病情严重度评估和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刘冬刘冬王晶胡翠梅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尿液
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线粒体氧化功能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小板线粒体氧化功能。方法选择AP患者4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25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例。另选择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小板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琥珀酸脱氢酶(SDH)、ATP酶水平及线粒体肿胀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P组、MSAP组、SAP组血小板中MDA水平增高,SOD及GSH-Px水平降低,SDH和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肿胀度下降;与MAP组及MSAP组比较,SAP组血小板MDA水平增高,SOD和GSH-Px水平降低,SDH和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肿胀度下降(P均<0. 05)。结论 AP患者血小板中线粒体氧化功能损伤明显,能量合成功能受到抑制,SAP患者的损伤程度更加严重。
黄建刚黄建刚杨青胡翠冯慧鲍峻峻王兵兵梅俏
关键词: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琥珀酸脱氢酶ATP酶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