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晖

作品数:9 被引量:20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多药
  • 5篇逆转
  • 4篇多药抗药
  • 4篇多药抗药性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异喹啉
  • 3篇肿瘤
  • 3篇耐药
  • 3篇防己
  • 3篇粉防己
  • 3篇粉防己碱
  • 2篇多药耐药性
  • 2篇双苄基异喹啉
  • 2篇逆转肿瘤
  • 2篇耐药性
  • 2篇抗癌
  • 2篇抗癌药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新药

机构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潘启超
  • 9篇田晖
  • 5篇梁永钜
  • 5篇符立梧
  • 1篇张力
  • 1篇杨小平
  • 1篇徐瑞华
  • 1篇杨安奎
  • 1篇冯公侃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第四届中国新...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粉防己碱逆转肿瘤多药抗药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的逆转肿瘤多药抗药性(MDR)的活性及其逆转MDR的机理。方法以具有典型表达P-糖蛋白(P-gp)的MDR表型的耐阿霉素(ADR)的乳癌细胞MCF-7/ADR、耐长春新碱的喉癌细胞KB v2 0...
符立梧潘启超梁永钜徐瑞华张力田晖
关键词:粉防己碱多药抗药性阿霉素长春新碱裸鼠
文献传递
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蝙蝠葛碱与蝙蝠葛苏林碱逆转多药耐药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1
1996年
比较了2种双苄基异喹啉(BBI)生物碱蝙蝠葛碱(DRC)、蝙蝠葛苏林碱(DRS)及维拉帕米(VRP)逆转多药耐药性的作用。结果,DRC、DRS和VRP在获得性耐药的MCF-7/Adr和KBV200细胞,以及天然性耐药的BEL-7402细胞对ADR和VCR均有明显增敏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DRC、DRS和VRP均有增加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积累的作用。DRC和DRS在结构上仅有微小差别,但DRC的逆转MDR作用优于VRP,而DRS的作用较VRP弱。
田晖潘启超
关键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多药抗药性抗癌药
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系列研究
2000年
符立梧潘启超田晖汪雪兰梁永钜杨小平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肿瘤P-糖蛋白
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婚,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一体化的新模式——多药抗药性逆转剂的开发记实
在市场经济的氛围时代,制药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着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员相对过多,科研设备散而全、陈旧,且利用率不高,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创新性不强,有的只为出几篇论文,不讲求效益。科研成果不多。...
符立梧潘启超梁永钜田晖
文献传递
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粉防己碱与小檗胺逆转多药抗药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5
1997年
比较了2种结构相近的双苄基异喹啉(BBI)生物碱粉防己碱(TTD)、小檗胺(BBM)与维拉帕米(VRP)逆转多药抗药性的作用。结果,TTD,BBM和VRP在多药抗药的MCF7/Adr和KBv200细胞对ADR和VCR均有明显增敏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0μmol·L-1TTD能完全逆转MCF7/Adr细胞对ADR的抗药性。TTD,BBM和VRP均有增加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积累的作用。TTD和BBM在结构上仅有微小差别,但TTD的逆转MDR作用优于VRP10倍,而BBM的作用与VRP相仿。TTD在裸鼠体内MCF7/Adr实体瘤模型上也证实有明显逆转ADR抗药性的作用。
田晖潘启超
关键词:双苄基异喹啉多药抗药性粉防己碱小檗胺
羟基喜树碱的鼻咽癌治疗方案实验性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以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羟基喜树碱 (HCPT)为基础的治鼻咽癌联合方案。【方法】实验采用人鼻咽癌 (NPC)细胞株SUNE1,体外细胞毒测定用MTT法 ,体内实验采用SUNE1裸鼠移植瘤模型 ,研究HCPT与顺铂 (DDP)或(和 ) 5 氟尿嘧啶 (5 FU)联合用药方案的抗瘤效果。【结果】在体外实验中 ,HCPT、DDP和 5 FU单用对SUNE1的IC50 分别为3 3、2 8、8 6 μmol/L ;HCPT、DDP和 5 FU在 1∶1∶2的剂量比例合用的条件下 ,HCPT与DDP或 (和 ) 5 FU合用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抗NPC作用。体内实验也表明HCPT与DDP合用具有协同抗NPC作用 (P <0 0 1) ,HPC与 5 FU合用未见明显的相加或协同作用 ,HCPT与DDP及 5 FU合用抗NPC效果较单药和两药合用为优。【结论】HCPT +DDP和HCPT +DDP +5 FU具有协同抗NPC作用。
梁永钜符立梧杨安奎田晖潘启超
关键词:鼻咽肿瘤顺铂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鼻咽癌抗癌药
多种中药单体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被引量:124
1995年
耐药是癌症化学治疗的一个主要障碍,寻找逆转耐药性,尤其是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药物是改善癌症化学治疗的一大任务.MDR很大程度是由于细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度表达,P-gp为一能量依赖型药泵,能将抗癌药物泵出MDR细胞外,导致药物不能积存于细胞内.已知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维拉帕米(verapamil,VRP)能逆转P-gp介导的MDR,然而维拉帕米很强的心血管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用于逆转MDR.因此,我们筛选了多种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的中药单体,期望从中找出作用强而毒性较小的MDR逆转剂.
潘启超田晖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中药单体癌症化学治疗耐药
粉防己碱逆转肿瘤多药抗药性细胞的凋亡抗性作用被引量:31
1998年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逆转MDR细胞凋亡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DR细胞株MCF-7/Adr与其相应的敏感株MCF-7进行对比研究。比较粉防己碱对阿霉素(Dox)诱导MDR细胞及其相应的敏感株的凋亡作用。并比较粉防己碱对MDR细胞及其相应的敏感株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测定以流式细胞仪法。结果加入Dox共同培养24h可诱导74.6%MCF-7细胞凋亡,而只引起14.3%的MCF-7/Adr细胞凋亡。只加入粉防己碱共同培养24h,未见明显增加MDR细胞及其相应敏感细胞的凋亡百分比。Dox+粉防己碱能显著地使MDR细胞的凋亡增至47.0%,与单独用Dox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敏感细胞株为77.8%,与单独用Dox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R细胞株与其相应的敏感株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且差异无显著性。加入粉防己碱对MDR细胞株与其相应的敏感株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粉防己碱能逆转MDR细胞对Dox的凋亡抗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粉防己碱逆转MDR细胞MCR-7/ADR对Dox的凋亡抗性的机制有待进?
符立梧潘启超黄红兵梁永钜冯公侃田晖
关键词:粉防己碱多药耐药逆转细胞凋亡
Modul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three bisbenzyl-isoquinolines in comparison with verapamil被引量:17
1997年
比较轮环藤碱(Cyc)、海岛轮环藤碱(Insr)和海岛轮环藤酚碱(Insn)与维拉帕米(Ver)体外调节多药耐药性(MDR)的作用.方法:细胞毒试验采用MTT法,细胞内阿霉素(Dox)积累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Cyc,Insr,Insn和Ver在MDR细胞系MCF7/Adr和KBv200能显著调节Dox和长春新碱的耐药性,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yc,Insr,Insn和Ver均能增加MCF7/Adr细胞内Dox的积累.Cyc和Insr调节MDR作用明显优于Ver,而Insn的作用类似于Ver.结论:Cyc,Insr和Insn能通过增加MDR细胞内Dox的积累而调节MDR.
田晖潘启超
关键词:异喹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