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

作品数:62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硝化
  • 25篇除磷
  • 20篇反硝化
  • 18篇反硝化除磷
  • 16篇污水
  • 13篇生物接触
  • 13篇脱氮
  • 12篇生物接触氧化
  • 11篇短程硝化
  • 11篇污泥
  • 8篇厌氧
  • 7篇脱氮除磷
  • 6篇深度脱氮
  • 6篇生活污水
  • 5篇厌氧氨氧化
  • 5篇水处理
  • 5篇污水处理
  • 5篇好氧
  • 5篇氨氧化
  • 4篇厌氧释磷

机构

  • 61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北控水务(中...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作者

  • 61篇王聪
  • 35篇彭永臻
  • 27篇张淼
  • 25篇王淑莹
  • 8篇庞洪涛
  • 7篇韩晓东
  • 6篇张建华
  • 6篇程军
  • 6篇薛晓飞
  • 5篇汪传新
  • 4篇贾方旭
  • 4篇曾薇
  • 4篇尚德广
  • 4篇王晓玮
  • 4篇张建华
  • 4篇郭振坤
  • 3篇王民
  • 3篇张树军
  • 2篇刘小冬
  • 2篇刘凤珠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化工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科技纵横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1篇201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原水水箱、A<Sup>2</Sup>/O反应器、中间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区、出水水箱、实时控制...
彭永臻张淼王聪王淑莹薛晓飞庞洪涛
空壳颗粒对AAV载体制品活性影响的评价
随着AAV载体应用范围的扩大,对AAV载体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AAV载体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制品相关的杂质,如空壳颗粒。在目前工艺条件下,并不能对空壳颗粒完全去除,但空壳颗粒的存在可能对AAV载体制...
王聪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载体中和抗体
短程硝化耦合双SBR反硝化除磷的实时控制系统与方法
短程硝化耦合双SBR反硝化除磷的实时控制系统与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原水水箱,两个A<Sup>2</Sup>/O-SBR反应器,N-SBR反应器,PLC控制箱,计算机。原水首先进入A<Sup>2</Sup>...
彭永臻张建华张淼王淑莹程军王聪
文献传递
DPR-MABR耦合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与方法
DPR-MABR耦合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与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原水水池,反应池Ⅰ,第一中间水池,反应池Ⅱ,第二中间水池,PLC控制箱,通过PLC控制箱切换成两个不同的串联系统,其中一个为Ⅰ→Ⅱ串联系统,原...
王淑莹王聪张淼彭永臻贾方旭庞洪涛
文献传递
多因素对反硝化除磷过程中COD、N和P的去除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工艺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设计考察了起始COD浓度、硝酸盐氮浓度、反应温度和缺氧反应时间对反硝化除磷反应的3个响应值COD去除率(Ycod)、N去除率(Yn)和P去除率(Yp)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COD对反硝化除磷反应中COD、N和P的去除都有重要影响,且缺氧反应时间对Yn有较大影响,反应温度对Yp有很大影响;3个响应值的模型方程均显著,R2分别为0.9853、0.9118和0.9972;当COD为316.95 mg·L-1、硝酸盐氮为42.26 mg·L-1、反应温度为27.19℃、缺氧反应时间为237.37 min时,Ycod、Yn和Yp的模型预测值分别为93.54%、99.96%和99.56%,试验响应值分别为92.03%、91.15%和81.64%。
王聪王淑莹张淼彭永臻曾薇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响应面COD硝酸盐氮
三段式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特性被引量:15
2015年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三段式串联的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及各段的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中间沉淀池出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进水进行自然挂膜,在无需投加接种污泥的情况下,20d挂膜成熟,NH4+-N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反应器中随着沿程推流,三段的生物量和生物膜厚度逐渐降低,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膜厚度分别为1271.25mg/L和119.45μm.分析各段的硝化特性,发现三段在低温15℃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比硝化速率,并且在同一温度下(15,23,32℃),第2、3段的比硝化速率均大于第1段.针对上述现象,根据比耗氧速率SOUR粗略估计了AOB和NOB在各段中的相对比例.3段AOB的百分比分别为(25.64+4.89)%,(34.59+5.02)%,(42.50+1.57)%,而NOB的百分比为(23.52+3.35)%,(39.65+4.26)%,(40.69+2.19)%.此外,系统运行125d的FISH结果表明,3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确实存在差异.与第1段相比,后2段的AOB和NOB更容易成为优势菌.
张淼彭永臻王聪汪传新薛晓飞庞洪涛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比耗氧速率
新型连续流大循环厌氧氨氧化工艺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连续流大循环厌氧氨氧化工艺反应装置,其中PDA反应池、曝气池、PNA反应池依次设置,依次通过连接管Ⅰ相连、连接管Ⅱ相连,底部均设置布水管;PNA反应池通过连接管Ⅲ与PDA反应池前端的进水管相连;曝气池...
彭永臻王聪张树军戚伟康
文献传递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罐体中的两隔板将其分割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格槽,第一格槽被分割为沉淀槽、第一过滤槽和厌氧区;第二格槽为第一好氧区;第三格槽被分割为第二好氧区、除磷槽和第二过滤槽;污水首先在沉淀槽中沉降,在第...
戚伟康施棋彭永臻张树军杨岸明王聪
文献传递
进水C/N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16年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组成的双污泥系统(A^2/O-BCO)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调节进水碳氮比(C/N=2.44~8.85),考察了系统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硝化性能(即缺氧段反硝化负荷)以及聚-β-羟基链烷酸脂(PHA)的贮存和利用,进而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当进水C/N为4~5时,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达到88%,80%和96%,实现了有机物、氮和磷的同步高效去除.碳平衡分析表明,A^2/O反应器去除的COD占去除总量的71.86%~77.28%,BCO反应器去除的COD仅占2%~12%,碳源的高效利用是A^2/O-BCO工艺在低C/N条件下实现深度脱氮除磷的重要原因.此外,通过进水C/N与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厌/缺氧反应时间等相关性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
张淼彭永臻张建华王聪王淑莹曾薇
关键词:C/N反硝化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A2/O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同步氮磷的去除效果,出水COD浓度均在50mg/L以下.上述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8.8%、66.5%、75.6%和62.5%,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86.0%、90.3%、91.0%和95.0%.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平均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14.96mg/L和0.49mg/L.系统反硝化除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略有增加,在硝化液回流比为400%时,反硝化除磷量高达磷总去除量的98%.
王聪王淑莹张淼汪传新薛晓飞庞洪涛彭永臻
关键词:深度脱氮除磷反硝化除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