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淼

作品数:49 被引量:190H指数:1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2篇硝化
  • 29篇除磷
  • 26篇反硝化
  • 22篇反硝化除磷
  • 15篇生物接触
  • 14篇生物接触氧化
  • 14篇污泥
  • 12篇脱氮
  • 11篇污水
  • 9篇短程硝化
  • 8篇脱氮除磷
  • 7篇反应器
  • 7篇A2/O
  • 6篇厌氧
  • 5篇氧化池
  • 5篇生物接触氧化...
  • 5篇接触氧化池
  • 5篇A^2/O
  • 5篇AAO
  • 5篇除磷特性

机构

  • 3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5篇扬州大学
  • 4篇北控水务(中...
  • 3篇扬州工业职业...
  • 2篇郑州轻工业大...
  • 2篇江苏扬农化工...
  • 2篇河南恒安环保...
  • 1篇江苏省水利勘...
  • 1篇江苏一环集团...
  • 1篇江苏裕隆环保...

作者

  • 48篇张淼
  • 32篇彭永臻
  • 27篇王聪
  • 26篇王淑莹
  • 9篇何成达
  • 8篇庞洪涛
  • 7篇汪传新
  • 6篇张建华
  • 6篇程军
  • 6篇薛晓飞
  • 5篇张建华
  • 4篇曾薇
  • 4篇隋军
  • 4篇吴军
  • 2篇贾方旭
  • 2篇姜友法
  • 2篇季俊杰
  • 2篇王宝林
  • 1篇葛丽英
  • 1篇程吉林

传媒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化工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物料平衡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硝化液回流比(100%,200%,300%,400%)下各指标的物料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系统COD主要在A2/O中厌氧段被利用,通过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COD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6.4%、99.6%、98.7%和98.3%,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9.7%、98.2%、99.2%和96.5%,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2.0%、98.1%、93.3%和90.4%;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生物膜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且其数量占全菌比例的0.6%~2.7%,生物接触氧化的氮损失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氮和磷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且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能更好地推广到分散型、量小且日变化系数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事业中。
王聪王淑莹张淼唐裕芳曾薇彭永臻
关键词:污水物料平衡
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处理低C/N污水的实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处理低C/N污水的实时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原水水箱、AAO反应器、中间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区、出水水箱、在线控制箱以及计算机组成。实时控制方法为:DO传感器...
彭永臻张淼王淑莹汪传新隋军
文献传递
预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预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将剩余污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待系统稳定后将30、50、70、90℃预处理剩余污泥作为种泥进行投加,分析发酵系统中的蛋白质、糖类、挥发性短链脂肪酸(SCFAs)和生物酶等指标。结果表明,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酸化性能最佳,SCFAs达到2852.27 mg/L。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预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α-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熟化发酵污泥对蛋白质的水解率最高,为82.22%,而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熟化发酵污泥对糖类的水解率最高,为84.71%。
金宝丹钮劲涛张淼赵建国尹志刚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温度水解酸化生物酶活性
三级串联式BCO反应器比耗氧速率及菌群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以厌氧/缺氧/好氧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AAO-BCO)组成的双污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级串联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N1、N2、N3)中有机物浓度对比耗氧速率(SOUR)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各级处理单元的硝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N1、N2、N3分别在有机物浓度低于40、60和40 mg·L-1时,比耗氧速率随有机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根据比耗氧速率粗略估计了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在各级中的百分比,其中氨氧化细菌的百分比分别为43.47%、54.94%和63.83%,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百分比分别为11.65%、21.87%和18.23%。由比耗氧速率计算得到氨氮比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氮比氧化速率,其最高值分别为实际污水处理厂的1.9倍和1.2倍,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菌菌群更密集,硝化性能更优,且存在明显的亚硝酸盐累积现象(亚硝酸盐浓度为1.52~3.65 mg·L-1,亚硝态氮积累率最高可达25%)。
张淼於蒙潘婷黄棚兰姜友法王宝林庞晶津夏鸣飞
关键词:比耗氧速率
进水C/N对部分反硝化NO2-积累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缺氧/好氧间歇运行模式,考察进水碳氮比(C/N=5.0,3.3,2.5,2.0)对部分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NO_(2)^(-))积累特性和污染物降解规律的影响,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探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菌群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C/N为2.5时,系统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出水NO_(2)^(-)浓度为27.18mg/L,亚硝态氮转化率(NTR)高达67.96%;分析典型周期各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发现,尽管4组工况均在缺氧30min时NO_(2)^(-)积累达到峰值(最高值分别为4.86(C/N=5.0),16.52(C/N=3.3),30.16(C/N=2.5),20.28(C/N=2.0)mg/L),但COD降解速率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反硝化进程,且只有在低C/N条件(C/N=2.0~2.5)才能维持稳定的NO_(2)^(-)积累.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除了Thauera(2.67%~24.04%)、Terrimonas(4.94%~21.19%)、Saprospiraceae(5.34%~13.50%)等常规功能菌属外,Flavobacterium(28.23%)是C/N为2.5时维持高NO_(2)^(-)积累的优势菌属.结合部分反硝化工艺的运行特点,探讨了NO_(2)^(-)作为中间产物的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可行性.
张淼朱晨杰范亚骏吕小凡季俊杰葛丽英吴军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工程应用
容积分配比对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张淼彭永臻王聪汪传新薛晓飞庞洪涛曾薇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同步硝化反硝化
A^2/O+MBBR系统的快速启动及反硝化除磷特性被引量:17
2017年
针对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双污泥系统,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基于脱氮除磷的代谢机理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历时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且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和生物活性;平均重量污泥浓度从1 189 mg/L增加到1 760 mg/L,SVI值在95 m L/g MLSS以下,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占聚磷菌(PAOs)的百分比从接种污泥时的10.87%增加到25.46%。启动过程,COD的去除效果基本稳定,A^2/O反应器可实现碳源的高效利用;硝化过程为反硝化除磷提供电子受体,TN的高效去除需要建立在NH+4-N氧化完全的基础上;PO_4^(3-)-P的去除特性与NO_3^--N的变化密切相关,除了缺氧区的同步脱氮除磷,好氧吸磷对稳定PO_4^(3-)-P出水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平均进水碳氮比为3.44的运行条件下,A^2/O+MBBR系统可实现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浓度分别为38.5、1.15、14.2、0.15 mg/L,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2.23%,74.72%和96.80%。DO、pH和ORP等实时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脱氮除磷存在定量关系,稳定运行阶段厌氧区ORP为-398^-336 m V,反硝化过程pH值增幅0.55,ORP增加到-300^-175 m V,硝化过程pH值降低0.37。ORP、pH值可以直观地反映反硝化过程,pH值能够灵敏地反映硝化进程,实时控制参数的联合调控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张淼何成达王淑莹张建华吴军彭永臻
关键词:污泥沉降性反硝化除磷
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原水水箱、A<Sup>2</Sup>/O反应器、中间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区、出水水箱、实时控制...
彭永臻张淼王聪王淑莹薛晓飞庞洪涛
文献传递
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处理低C/N污水的实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处理低C/N污水的实时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原水水箱、AAO反应器、中间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区、出水水箱、在线控制箱以及计算机组成。实时控制方法为:DO传感器...
彭永臻张淼王淑莹汪传新隋军
文献传递
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A<Sup>2</Sup>/O-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原水水箱、A<Sup>2</Sup>/O反应器、中间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区、出水水箱、实时控制...
彭永臻张淼王聪王淑莹薛晓飞庞洪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