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梦麦

作品数:6 被引量:1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干湿变化
  • 1篇元朝
  • 1篇灾害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均GDP
  • 1篇沙地
  • 1篇生态影响
  • 1篇湿润
  • 1篇树木年轮重建
  • 1篇碳循环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危险性
  • 1篇温室气体
  • 1篇相对湿度
  • 1篇历史气候
  • 1篇陆地生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梦麦
  • 5篇戴君虎
  • 3篇崔海亭
  • 3篇葛全胜
  • 2篇肖树芳
  • 2篇白洁
  • 1篇何凡能
  • 1篇潘嫄
  • 1篇王焕炯
  • 1篇岳耀杰
  • 1篇李远
  • 1篇王静爱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经济水平和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的国家型划分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根据国际通用数据库中关于社会经济指标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权威数据,同时分析世界各主要经济集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过程。采用近40年来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指标,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划分成6种不同的国家型:低人均碳排放贫困国家(ⅠA)、低人均碳排放相对富裕国家(ⅡA)、低人均碳排放富裕国家(ⅢA)、高人均碳排放相对富裕国家(ⅡB)、高人均碳排放富裕国家(ⅢB)和高人均碳排放贫困国家(ⅠB)。研究时段上,ⅠB类国家极少出现,前5类分别对应于世界最贫困地区、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转型国家、富裕岛屿地区以及北美和欧洲富裕国家。数据分析表明,各国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有密切联系,各国家型的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组合关系长期比较稳定。1970~2005年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变化不太明显,即人均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国家,排放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人均低排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不明显;国家型的主要变化过程是ⅠA转向ⅡA和ⅡB转向ⅢB,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了解这一变化过程,对认识各国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及其历史过程,对理解各方的减排目标和策略,对我国在以后气候外交谈判的立场选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戴君虎葛全胜肖树芳王梦麦
关键词:温室气体人均GDP
科尔沁沙地道路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被引量:6
2009年
构建沙区道路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道路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区的划定及减灾对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以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灾害形成过程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者的作用机制,提出孕灾环境对灾害形成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的思想;在分析道路风沙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科尔沁沙地道路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轻度危险路段417km,中偏轻度危险路段657km,中度危险路段798km,中偏重度危险路段453km,重度危险路段150km,极度危险路段30km。
李远王静爱王梦麦岳耀杰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风沙灾害危险性指标体系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被引量:155
2008年
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过去300年间,我国土地利用与覆被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面积迅速减小,垦殖扩张明显,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采用通过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历史土地数据,分析了过去300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从清前期1661年的60.78×10^6hm^2增加到20世纪末的96.09×10^6hm^2;森林面积从1700年的248.13×10^6hm^2降至1949年的109.01×10^6hm^2。受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也随之变化。其中,地上植被破坏弓I起的碳排放大约为3.70Pg C;土壤有机碳排放介于0.80-5.84Pg C之间,最适估计为2.48Pg C;植被和土壤变化引发的碳排放总计达4.50-9.54Pg C,最适估算为6.18Pg C。这远小于国外学者估算所得的17.1-33.4Pg C的排放量。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明显,由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植被破坏相对较大,过去300年间这两个地区受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的碳排放也较大,其余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地区、华南西部地区、新疆和青藏高原区;而作为历史上传统农区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近年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自然植被活动增强,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潘嫄王梦麦
关键词:陆地生态碳循环
蒙元时期陕甘宁交界地区干湿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从官修正史、方志和历朝纪事本末、区域气象灾害年鉴等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关于陕甘宁交界地区(元前期陕西四川行省的西北部以及元后期的陕西行省和甘肃行省的交界地区,主要包括宁夏府路、河州路、巩昌路、奉元路和延安路之间的部分)的水涝、干旱等气候信息共240余条,利用湿润指数法、旱涝灾害定级法对其干湿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8-1369年期间,陕甘宁交界地区气候总体以干旱为主。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比例为85/38。按照旱涝变化类型可将研究区旱涝变化过程分为三个时段,1208-1240年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局部时段偶发水涝灾害的时期;1240-1320年,基本持续干旱,而且极端干旱事件频发;1320-1369年,旱灾略有好转,但是旱涝交并发生。蒙元时期陕甘宁交界地区的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转折性和周期性。转折主要发生在1230年和1325年前后,以此两点为界,前后气候变化类型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蒙元时期的干湿变化具有10年和23年的准周期,均与太阳活动周期吻合,说明蒙元时期区域干湿变化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戴君虎葛全胜肖树芳王梦麦吴文祥崔海亭
关键词:干湿变化历史气候元朝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六盘山地区1900年以来的干湿变化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树木年代学中的树木年轮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地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研究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该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1900年以来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的稳定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57。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的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存在较显著的4~7年的变化周期;1900年以来,存在4个比较明显的气候较干旱的时期,分别是1905—1916年,1918—1932年,1941—1946年和1955—1962年;同时存在4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分别是1900—1904年,1934—1939年,1948—1953年和1964—1973年。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干旱期分别为1905—1915年及1922—1932年。
王梦麦戴君虎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相对湿度
近50年中国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变化及生态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以宝鸡、凤翔、千阳、陇县、西峰、环县、平凉、泾源、六盘山、固原市、西吉和海原等台站的气象数据为依据,对近50年来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气候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区内各地气温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更加明显。各地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气温突变,以此为界,前后增加速度明显不同,此后的增温趋势明显加快。近50年以来,各地降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减少所引起,但是统计趋势不明显。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综合影响,区域气候向变干和变暖的方向发展。根据Holdridge生命地带理论,初步分析了区域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最近30年以来,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带的气候变化使区域植被也向干暖化类型变化。位于研究区中部的六盘山、泾源和西吉等地生命地带类型的变化都比较大。崆峒山(35°33′N,106°31′E)的圆柏(Sabina chinensis)树轮气候学分析表明,区域树木生长与前一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当年春季和夏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趋势,说明生长季的缺水或高干燥度是树木生长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时段区域干旱频繁发生,使树木出现大量伪轮,为研究带来一定难度,但是也进一步验证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干旱特征。干燥指数重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干旱,30年代是相对较为湿润的时期;1940年和1960年左右较为干旱,但其间的干燥指数较低。60年代之后,区域干燥指数逐渐增加,表明干旱趋势日趋加重,与气象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事实证明,研究区气候的干暖化变化对区域树木生长和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戴君虎王梦麦王焕炯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