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实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颅内
  • 12篇动脉瘤
  • 12篇血管
  • 10篇颅内动脉
  • 10篇颅内动脉瘤
  • 9篇栓塞
  • 7篇血管内治疗
  • 6篇动脉
  • 4篇动脉瘤破裂
  • 4篇血管内栓塞
  • 4篇瘤破裂
  • 4篇颅内动脉瘤破...
  • 3篇栓塞治疗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弹簧圈
  • 2篇弹簧圈栓塞
  • 2篇动脉栓塞
  • 2篇血管内栓塞治...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18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王实
  • 18篇焦德让
  • 12篇尹龙
  • 12篇范一木
  • 9篇孙瑞发
  • 7篇卫启明
  • 6篇只达石
  • 6篇陈俊华
  • 5篇黄楹
  • 5篇崔世民
  • 4篇常斌鸽
  • 3篇刘暌
  • 2篇佟小光
  • 2篇薛德友
  • 2篇康伟民
  • 2篇翟宝进
  • 2篇卫起明
  • 2篇王宏
  • 1篇姚鑫
  • 1篇苏晨芳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现代神经疾病...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容注射注液降低颅内压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探讨康容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的效果。方法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病人62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静脉快速输注20%康容注射液,对照组静脉快速输注20%甘露醇。所有病人均进行连续的颅内压监护,并同时观察其可能出现各种副作用。结果实验组显效4例,有效12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3例,进步13例,无效3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29/31)和90.3%(28/31),相差无显著性(P>0.05)。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两组均没有观察到与所用药品有关的副作用。结论康容注射液具有与甘露醇相同的降颅内压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林欣苏晨芳张赛焦德让王实毛瑞
关键词:甘露醇颅脑损伤颅内压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二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康伟民焦德让常斌鸽刘暌王实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ONYX肌力减弱混杂密度高密度影
海绵窦造影在颈动脉-海绵窦瘘及其并发症中的诊断和治疗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颈动脉一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周围静脉窦和静脉的病理改变,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990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CCF患者124例,28例施行眼上静脉(superior ophthalmic vein,SOV)海绵窦造影,其中A型17例,B型1例,D型10例。结果 海绵窦造影显示,海绵窦接近正常者12例(42.86%),其中海绵窦狭窄3例,网状海绵窦9例。海绵窦扩大者16例(57.14%),包括局限性扩张呈静脉湖状14例,其中海绵窦囊性占位者5例,即囊中囊表现,提示存在外伤性动脉瘤;海绵窦分隔2例。辅助动脉造影检查发现,CCF合并同侧颈动脉闭塞者2例,颈动脉狭窄3例,合并外伤性动脉瘤5例,其中2例发生严重鼻出血。28例均经眼上静脉入路或眼上静脉+动脉入路闭塞CCF及假性动脉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眼上静脉-海绵窦造影与颈动脉造影结合,于动脉外闭塞CCF瘘口或闭塞海绵窦瘘,可提高CCF治疗的成功率并保持载瘘动脉的通畅率,有助于CCF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及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焦德让只达石尹龙范一木孙瑞发卫启明黄楹王宏崔世民王实陈俊华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并发症动脉栓塞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护理
1997年
本文通过对20例急症期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术前护理中避免诱发颅内动脉瘤再破裂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以及术中合作,术后的护理,及早期发现和预防并发症,及对偏瘫患者在栓塞治疗满意,病情稳定后的早期进行被动功能锻炼,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王实陈丽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栓塞
自制标记可脱乳胶球囊治疗颅内动-静脉瘘
2003年
孙瑞发尹龙范一木卫启明王实陈俊华焦德让
关键词:海绵窦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症期血管内治疗(摘要)
1995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症期血管内治疗(摘要)焦德让,只达石,孙瑞发,卫启明,尹龙,范一木,黄楹,崔世民,陈俊华,王实一、临床资料对3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采用血管内治疗,其中11例于出血后1周内行动脉栓塞术。男7例,女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恶心、呕吐...
焦德让只达石孙瑞发卫启明尹龙范一木黄楹崔世民陈俊华王实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动脉瘤破裂急症颅内动脉瘤动脉栓塞术前交通动脉瘤
颅面血管瘤病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探讨颅面血管瘤病的病理改变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1995年12月治疗的7例(男1例,女6例)颅面血管瘤病患者的病理改变及手术治疗结果。其中Ⅰ型4例,Ⅱ型2例,Ⅲ型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血管痣、癫痫发作、智力障碍以及偏瘫;脑电图检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脑电波。结果7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6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理改变包括颅骨不对称,颅内钙化,脑萎缩,脑室扩大,硬脑膜和蛛网膜血管扩张、增生及脑血管扩张,静脉畸形等。结论对于药物控制不满意的颅面血管瘤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焦德让只达石卫启明姚鑫刘暌秦进喜王实
关键词:颅面血管瘤静脉畸形颅内钙化脑室扩大血管痣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采取早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用自制的多形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囊。动脉瘤的位置:前交通动脉(ACoA)7例,后交通动脉(PCoA)6例,中动脉(MCA)2例,眼动脉1例,后循环4例。病人分级:HuntHesII级3例,II级及IV级各7例,V级3例。16例于3天内治疗,其余4例于6天内治疗。结果18例闭塞90%以上,其中8例动脉瘤完全闭塞(40%),2例死亡。术后观察3个月~2年,15例效果良好,3例残留轻~中度瘫痪,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急性期破裂的较好方法。
焦德让只达石孙瑞发尹龙卫启明范一木黄楹崔世民王实陈俊华
关键词:脑肿瘤颅内动脉瘤栓塞疗法
颅内巨大动脉瘤诊断及治疗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颅内巨大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5%-7%,有人报告可达到20%以上。由于部位深,周围结构复杂,以及瘤颈难以处理等因素,治疗较困难。本文报告巨大动脉瘤36例,占我院同期收治的动脉瘤6.6%(36/547)。方法血管内栓塞21例,手术夹闭或切除7例,载瘤动脉栓塞3例,保守治疗5例。结果血管内栓塞21例,其中完全栓塞3例,栓塞80%以上者(含完全栓塞)15例,余6例不足80%,死亡2例。手术夹闭或切除者7例,重残及死亡各1例。保守治疗组1例造影后破裂死亡.结论21例血管内治疗,尽管大多数病例(71.4%)仅栓塞80%,但近期效果较好。对深部位及危重的巨大动脉瘤病人,可考虑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法,但考虑血管内治疗历史短,危险性及尚未完全验证的功效,必须长期随访。
焦德让只达石孙瑞发尹龙范一木卫启明黄楹王实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CTMRI
球囊扩张支架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危险情况中的应用(附二例报告)
<正>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我们遇到2例因栓塞治疗出现载瘤动脉急性堵塞的危险情况的患者,在球囊扩张支架辅助的情况下,1例完全恢复正常,另1例危急症状得到缓解。此方法经文献检索目前尚未见报道,现结合文献就脑动脉瘤栓...
常斌鸽焦德让翟宝进薛德友徐飞王实白晶波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疗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