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
- 作品数:203 被引量:1,273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课教学改革实践被引量:8
- 2007年
- 针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课程的适用教学内容和有效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目的,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章节构架进行了重大调整,使更加贴近西医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未来临床实际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强化记忆为重点,使用病证结合、中西合璧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中医学的正确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 杜永平夏天王宗仁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
- 芪丹通脉片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对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梗死组(MI)组、MI+芪丹通脉片小剂量(MI+QDTMTL)组和MI+芪丹通脉片大剂量(MI+QDTMTH)组。术后24 h各组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等体积药液灌胃,4周后动态评价各组大鼠气虚血瘀表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梗死边缘区CD31的表达,测定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新生血管数、微血管密度,于第7日、14日及28日时检测心梗边缘区HIF-1α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 (1)Sham组无气虚血瘀证相关表现,而MI组、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都有气虚血瘀的相关表现,且MI组表现最为明显。(2)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CD31的表达较MI组增强,且MI+QDTMTH组高于MI+QDTMTL组。(3)与MI组相比,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增加,且MI+QDTMTH组高于MI+QDTMTL组。(4)RT-PCR结果显示,心梗后7 d、14 d时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较MI组增高,28 d时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较MI组降低。结论 QDTMT能够改善心梗大鼠气虚血瘀的症状,增加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调控HIF-1α与VEGFmRNA的表达,为心梗后心功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机制可能与活化HIF-1α信号调控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 衣慧王俊超司静文张玉芬王宗仁李军昌
-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气虚血瘀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抗癫痫肽/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 2007年
- 目的构建抗癫痫肽(anti-epilepsy peptide,AEP)/GST融合表达载体,原核表达GST-AEP融合蛋白。方法从克隆载体质粒pGEM-T/AEP中双酶切,得到AEP片段;通过中间载体puc18,转换酶位点;最后将AEP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质粒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AEP;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AEP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确定蛋白质高表达条件;超声裂解法鉴定蛋白质可容性;凝胶薄层扫描确定蛋白质相对表达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证明,AEP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 000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总蛋白质的70%左右。结论pGEX-4T-1/AEP载体构建成功,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 张德安王宗仁高碧峰邵中军李晶华马静
- 关键词:GS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
- 活血通脉片对麻醉犬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被引量:22
- 1999年
-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实验犬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的影响.方法: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活血通脉片消化道给药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程度(Σ-ST)(P<0.05~P<0.01)及心肌缺血范围(N-ST)(P<0.001),明显减少经N-BT染色所显示的心肌梗塞区(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为用于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宗仁刘建勋刘建勋陈学福尚晓泓马世平马晓斌
- 关键词:活血通脉片心肌梗塞
- 活血通脉片对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梗塞的影响被引量:19
- 1999年
-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缺血再灌注所致Wistar大鼠心肌梗塞范围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使其实现再灌注;恢复自主呼吸2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CPK、LDH、MDA、SOD含量;采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MPIA-500)以固定取像距离测量正常心肌及梗塞心肌面积.结果:活血通脉片两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恬尔心均能明显使心肌缺血再灌注心梗面积缩小(P<0.05~P<0.01vsmodel),并对血清CPK、LDH、SOD和MDA含量有明显影响(P<0.05~P<0.01vsmodel).结论:活血通脉片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宗仁夏天马世平马世平陈学福马晓斌陈学福鲍臻
- 关键词:活血通脉片再灌注心肌梗塞CPK
- 抗癫痫肽/GST融合表达及包涵体蛋白复性纯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抗癫痫肽(GST-AEP)融合蛋白。[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大肠杆菌DH5α表达GST-AEP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包涵体经过洗涤、变性、复性后,通过12%SDS-PAGE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薄层扫描检测其纯度,透析管进一步纯化蛋白,BCA法定量。[结果]从融合蛋白包涵体中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目的蛋白,定量约0.163μg/μl。[结论]建立了有效纯化融合蛋白包涵体GST-AEP的方法,为对AEP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 张德安王宗仁邵中军高碧峰李晶华马静
- 关键词:融合蛋白包涵体复性蛋白纯化
- 活血通脉片对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浆ET,TXB_2及6-keto-PGF_(1a)的影响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犬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脉,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测定冠脉结扎15min(药前)及药后不同实验时间点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通脉片能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P<0.05~P<0.001)提高6-keto-PGF1a活性(P<0.001),增加6-keto-PGF1a/TXB2的比值(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ET、TXB2及6-keto-PGF1a有明显影响,提示该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王宗仁刘建勋马世平陈学福陈学福李军昌龙铟
- 关键词:活血通脉片血栓素
- 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药协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疗程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SCI)和CBM、CNKI、VIP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合计3 30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中西结合组(益气活血方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西医常规组(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其临床总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心绞痛疗效合并OR[95%CI]值分别为3.67[2.77,4.87]、1.86[1.42,2.44]和2.73[1.75,4.27],均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以30 d为分界,疗程28~30 d的文献占50%,从结果分析发现28~30 d组临床总疗效与>30 d的总疗效相当。(3)对纳入研究的3 306例冠心病病例进行不良反应/事件观察,中西结合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胃部不适感,而西医常规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事件,多为头晕、头胀、面红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在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等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安全性较好。
- 张莎李哲曹亮贾承明王宗仁王文
- 关键词:益气活血冠状动脉疾病META分析有效性
- 李时珍“格物穷理”之否定观
- 2010年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此诗高度概括了为学者格物穷理的追求:经由一番月影徘徊的迷茫始得活水,清甜自知,淋漓酣畅。不仅大理学家朱子有如此感慨,一切有大成就者均不能例外,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尤其如此。
- 王宗仁
- 关键词:格物穷理医药学家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30例
- 1998年
- 我科自1995~1997年收治肝硬变伴腹水病人30例,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为主,辅以西医相应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肝硬变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78岁,平均56.6岁;30例肝硬变患者均伴有腹水,轻度12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其中2例伴有肝性脑病,1例伴有肝肾综合征。
- 王宗仁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肝性脑病利尿法中医辨证肝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