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文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椎间盘
  • 4篇骨折
  • 3篇松解
  • 3篇松解术
  • 3篇退变
  • 3篇椎间盘退变
  • 2篇腰椎
  • 2篇液压
  • 2篇枕大神经
  • 2篇枕大神经痛
  • 2篇乳腺
  • 2篇上皮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
  • 2篇切断术
  • 2篇外科
  • 2篇经痛
  • 2篇脊柱
  • 2篇脊柱外
  • 2篇脊柱外科

机构

  • 17篇潍坊医学院附...
  • 4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18篇王学文
  • 10篇刘亚
  • 6篇田云虎
  • 4篇刘儒森
  • 3篇房好林
  • 3篇刘文华
  • 2篇邱玉金
  • 2篇钟伟
  • 2篇李佩瑞
  • 2篇陈雪英
  • 1篇王金荣
  • 1篇曹学峰
  • 1篇王韶峰
  • 1篇尹崇高
  • 1篇吴磊磊
  • 1篇赵司顺
  • 1篇唐述森
  • 1篇李兵
  • 1篇刘焕彩
  • 1篇于芳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第二届华东地...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分析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各10只。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皮下注射尼古丁稀释液1.5 mL/(kg·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周。实验1组和对照组于实验5周后、实验2组于实验10周后处死,取L4/L5椎间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椎间盘组织AQP1、AQP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和实验2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模糊紊乱,严重炎性水肿、黏液样变性、层次不清,退变严重;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的椎间盘各组织结构同样模糊紊乱,层次不清,但椎间盘纤维环有不同程度的基质填充。实验1组、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较实验1组升高(P均<0.05)。结论尼古丁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QP1、AQP3表达有关。
吴磊磊邱玉金王学文赵司顺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尼古丁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
腰椎间盘髓核及软骨终板切除的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将9只1岁健康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只。A组行假手术,B、C组建立腰椎间盘切除动物模型后分别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及髓核与软骨终板切除术,手术部位分别为L5-L6、L6~L7和L7~S1。术后分别于2、8、24周内处死动物,取出手术节段椎间盘,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术后24周取出L5~S1椎体采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相应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B组术后手术节段椎间盘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退变,24周时大部分为坏死细胞;C组术后椎间隙内有大量纤维软骨形成,椎间盘内可见新生血管,24周时退变程度较轻。B组脊柱节段稳定性差,屈/伸方向上施加载荷时,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均明显增大,在侧弯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施加载荷时,NZ明显增大,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C组脊柱节段在各方向上的ROM和NZ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认为髓核及软骨终板同时切除可促进纤维软骨生成及血管再生,保持脊柱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防止术后腰椎不稳的发生。
刘亚田云虎王学文王韶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组织学生物力学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兔膝关节退行性变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家兔退变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 组为正常对照组。B、C 两组分别在关节制动的2周、6周后处死动物模型。D 组在关节制动2周后注射 rh...
刘儒森刘亚李兵王学文房好林
文献传递
远端锁孔磁力声控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
目的探讨远端锁孔磁力声控导航带锁髓内钉在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自2002至2005年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病人37例,其中股骨骨折25例,胫骨骨折12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行内固定术,每根钉远端均...
刘儒森刘亚唐述森王学文房好林
文献传递
miR-125a-5p通过靶向调控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被引量:7
2017年
miR-125a-5p可负性调节GAB2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证明miR-125a-5p抑癌作用的普遍性,即miR-125a-5p是否可通过靶向抑制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25a-5p可特异识别GAB2的3'-UTR,抑制报告酶的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揭示,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比较,miR-125a-5p在乳腺癌细胞MDA231和MCF-7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迁移能力相对较低的MCF-7细胞比较,miR-125a-5p在迁移能力较高的MDA231细胞中的表达量更低。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空载体(对照)和anti-miR125a-5p转染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明显抑制GAB2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的乳腺癌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相反,转染anti-miR125a-5p的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却明显增多。上述结果提示,miR-125a-5p在正常的乳腺细胞中高表达,而在乳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GAB2表达呈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还提示,miR-125a-5p通过靶向负调控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总之,本研究证明,miR-125a-5p在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
徐新伟李佩瑞张增山王学文李洪利尹崇高
关键词:乳腺癌迁移
一种脊柱外科穿刺定位器
本发明属于穿刺定位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脊柱外科穿刺定位器,针对现有的穿刺定位器不便于快速对脊柱进行定位穿刺,且不便于对病人进行穿刺固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王学文王生
文献传递
一种方便操作的脊柱外科手术用牵开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脊柱外科手术用牵开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于患者体型或者使用场景的不同,其高度的值也对应不同,根据高度需要进行调节,调节后,通过驱动缸带动下压板与下面板之间形成夹持力,下压板与下面板...
王学文王生
距骨骨折病例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分析距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提高距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急性距骨骨折患者.收集指标:性别、受伤时年龄、致伤原因、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损伤、随访结果.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1;20~39岁青壮年占54.4%;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在本组病例中,HawkinsⅡ型和Ⅲ型距骨颈骨折及SneppenⅡ型距骨体骨折较为常见,分别占79.6%和57.5%.最常见的合并损伤为同侧踝关节骨折,以内踝骨折最为常见.7例患者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保守疗法,5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其余患者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15min(30~270min),平均住院时间13d(3~23d).结论 距骨骨折治疗满意度较差,距骨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
钟伟王军强王学文
关键词:距骨骨折
头下斜肌切断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枕大神经的走行及其与头下斜肌的关系,为枕大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枕大神经的走行,分别测量头下斜肌切断前后颈部中立位、后伸30°位、前屈30°位、前屈60°位时枕大神经长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颈部处中立位时,枕大神经的张力适中 后伸30°位时,枕大神经相对松弛,张力下降 前屈30°位和前屈60°位时,枕大神经的第2段的长度分别为(5.63±0.05)mm和(6.03±0.06)mm.头下斜肌切断后,颈椎中立位,枕大神经的第1弯曲无明显上移 后伸30°位时,枕大神经的第1弯曲也无上移 前屈30°位及60°位时,枕大神经的第1弯曲分别上移(0.21±0.02)mm和(0.31±0.02)mm.结论:切断头下斜肌可使枕大神经第2段长度增加,第一弯曲上移,颈椎前屈时枕大神经移动度增大并松弛,避免了头下斜肌对枕大神经的压迫刺激.
田云虎刘亚王学文刘文华陈雪英
关键词:枕大神经松解术解剖学
手术松解治疗顽固性枕大神经痛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枕大神经松解术治疗顽固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5年8月,收治26例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枕大神经痛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38~63岁,平均52岁。病程3~7年。16例有长期低头工作史,5例有外伤史,余无明显诱因。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6.O~9.5分,平均8.6分。7例全麻下行头下斜肌切断松解枕大神经,19例局麻下行枕大神经松解。术中10例切除肿物并行病理检查。结果26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切口均I期愈合。病理检查:淋巴结3例,神经鞘瘤2例,瘢痕压迫5例。术后3dVAS评分为0~5分,平均2分。23例获随访1~3年。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0~4.5分,平均1.9分。其中2例复发,症状较术前减轻,未再行手术探查;6例劳累后疼痛略加重,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或理疗后可缓解;余患者无复发。结论对枕大神经行彻底松解,包括头下斜肌的切断、斜方肌与头半棘肌间松解、浅出斜方肌与骨纤维管处松解,使其走行过程中无任何压迫,是治疗顽固性枕大神经痛的关键。
田云虎刘亚刘焕彩王学文刘儒森
关键词:神经松解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