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秀

作品数:104 被引量:1,11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著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51篇社会学
  • 19篇政治法律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8篇社会
  • 43篇心态
  • 41篇会心
  • 36篇社会心态
  • 18篇心理
  • 9篇幸福感
  • 8篇社会情绪
  • 8篇社会心理
  • 7篇心态研究
  • 7篇中国社会
  • 7篇满意度
  • 6篇生活满意度
  • 5篇信任
  • 5篇疫情
  • 5篇社会治理
  • 5篇理学
  • 5篇安全感
  • 4篇心理建设
  • 4篇心理学
  • 4篇隐私

机构

  • 9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上海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0篇王俊秀
  • 6篇谭旭运
  • 6篇杨宜音
  • 4篇应小萍
  • 2篇陈满琪
  • 2篇王兵
  • 2篇陈午晴
  • 1篇蔡华俭
  • 1篇吴菲
  • 1篇席居哲
  • 1篇吕小康
  • 1篇周明洁
  • 1篇彭凯平
  • 1篇钟年
  • 1篇吴建平
  • 1篇陈午睛
  • 1篇高文珺

传媒

  • 10篇人民论坛
  • 6篇江苏社会科学
  • 5篇探索与争鸣
  • 3篇民主与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党政干部参考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国党政干部...
  • 2篇心理科学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中国社会心理...
  • 1篇心理学报
  • 1篇新视野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新华文摘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工作倦怠、工作意义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出生于1980 年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作为我国青年群体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生活(包括城市适应和生活满意度)和工作(包括工作倦怠、工作意义感和工作满意度)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这些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工作倦怠、工作意义感、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情况都不容乐观,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或对此表示不确定;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工作倦怠;近四成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超三成的调查对象对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四成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一般,近四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同时,不同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工作倦怠、工作意义感、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倦怠、工作意义感和工作满意度在城市适应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良好的城市适应和工作意义感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工作倦怠则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破坏性因素。
周迎楠王俊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倦怠生活满意度
作为社会发展指标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一项全国调查的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采用2011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随机抽取的51100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生活满意度低于男性;教育程度高低两极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中老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休息充分程度和休闲频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长期或重大疾病、经常生病和负性心理对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家庭收入越低生活满意度越低;自有住房居民生活满意度高于其他居民;拥有小汽车家庭生活满意度更高;生活状况改善越大、对未来越有信心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也越高;社会性评价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
王俊秀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社会指标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时代变化——基于世代再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CGSS2005、2010和2015年三期调查数据,基于世代更替视角对我国2005—2015年十年间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没有出现明显的“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各出生世代成员之间的幸福感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运用代数分解和线性分解方法分析世代更替与个人变化在居民幸福感整体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上升主要源于个人幸福感的真实提高,但人口的世代更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这在1960年以后出生的群体中更为明显;忽略世代更替效应会略高估计我国居民幸福感的真实增长态势。
刘洋洋王俊秀
关键词:居民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社会福利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态调查报告——基于2020年1月24日-25日的调查数据分析被引量:43
2020年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王俊秀高文珺陈满琪应小萍谭旭运刘晓柳
关键词:社会心态能量场个体心理心态调查肺炎
我国社会心态的新变化与应对——基于三年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
2023年
当前社会心态呈现了一些积极特征:第一,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体处于高位水平,美好生活体验人数占比呈递增趋势;第二,社会公平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第三,社会信任也呈增长趋势,一般信任明显提升。但疫情对民众社会心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影响到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与美好生活体验,民众更加看重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受疫情影响社会总体安全感出现了下降,表现在个人信息安全、医疗药品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总体社会参与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为帮助受困受灾的人而捐款捐物、帮助陌生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方面。
王俊秀张跃
关键词:社会心态疫情社会治理
当前值得注意的社会心态问题和倾向被引量:14
2015年
负向社会情绪可能成为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也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行动的动力来源。因此,关注社会情绪。
王俊秀
关键词:社会情绪心态问题社会管理者集体行动社会文化社会结构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忙--“时间贫穷”:国人面临的新困境被引量:5
2018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经济上逐渐富有,但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的时间感受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时间贫穷”.多数人的时间贫穷感或对于“时间都去哪了”的感慨是源于生活时间被挤压.时间压力和“时间贫穷”会对个人身心带来消极影响,要消除“时间贫穷”就要保障社会成员的休息和休闲时间.
王俊秀
关键词:社会时间心理时间
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个体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回顾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关于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经典社会学理论对于之后研究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采用创业社会心态调查的数据分析当前创业者的特点和创业环境的特点;对创业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创业动机、户口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目前并未形成一种新型创业者,潜在创业者与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创业者认为当前环境非常适合创业的比例较低。人们感受到较大的创业风险,创业积极性不高。创新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者中选择创新型创业的比例并不高,从政策层面上推动大众创业要以更广泛的创新为基础。
王俊秀
关键词:创业意愿创业心态
共同富裕的社会心态基础
2023年
一、引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王俊秀王俊秀
关键词: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体验与获得感被引量:14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人民曰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描述和期待,了解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这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
王俊秀刘晓柳谭旭运谭旭运
关键词: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不平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