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建林

作品数:36 被引量:53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著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教育
  • 6篇人口
  • 4篇中国人口
  • 4篇家庭
  • 3篇性别
  • 3篇人口普查
  • 3篇乡城流动
  • 3篇教育状况
  • 3篇家务
  • 2篇代际传承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医疗保险
  • 2篇育发
  • 2篇人口流动
  • 2篇少年
  • 2篇生育转变
  • 2篇农村
  • 2篇青少年
  • 2篇全国人口普查
  • 2篇务工

机构

  • 3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33篇牛建林
  • 10篇齐亚强
  • 3篇郑真真
  • 1篇林宝
  • 1篇张希
  • 1篇邢采
  • 1篇张妍
  • 1篇伍海霞

传媒

  • 4篇人口研究
  • 3篇中国人口科学
  • 3篇劳动经济研究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2篇社会学评论
  • 2篇中国人口年鉴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方人口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天津社会保险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被引量:111
2012年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婚配模式也经历了变迁。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婚配模式的变迁,检验了工业化理论对我国婚配模式演变的解释效力。研究发现,我国各时期的婚姻匹配模式主要表现为不同社会特征群体的同类婚;此外,各时期的异质性婚配现象呈现明显的对称性。不同社会特征婚姻匹配强度的变化趋势部分印证了工业化理论,自致性特征在婚姻匹配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而先赋性因素的重要性则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对同类婚和异质婚具体形式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边界可渗透性在各时期存在明显差异,相应的同类婚和异质婚现象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齐亚强牛建林
关键词:工业化
中国人口教育发展的特征、结构性矛盾与下一步思路——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和相关人口教育统计的发现被引量:19
2021年
在我国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民教育发展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结合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及巴罗和李整理发布的世界主要国家人口教育统计资料,系统分析我国人口教育发展现状、历史轨迹和相对国际位置,探讨现阶段制约我国人口教育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主要矛盾,发现目前我国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中等,且近年来人口教育发展速度出现减缓的迹象。制约我国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各级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调和省际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新时期,推动我国人口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应当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引导在全社会树立重视教育的理念,同时,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中的制度安排。根据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拓展义务教育年限,有效降低由于制度设计而引发的学生在升学过程中逐级流失带来的损耗,提升各级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将分省份管理和负责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制度优势,倡导各省份因地制宜、设计符合省情的教育教学设置和规划,避免在制度设计中不切实际的"一刀切"。
牛建林
关键词:人口教育结构性矛盾
人口快速老龄化对中国教育供求关系和教育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教育扩张是现代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冲击的重要政策思路,然而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形势下,教育扩张的政策空间和实施效果必然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加速了教育供求矛盾的转变。一方面,少子老龄化进程直接导致全国各级学龄人口规模在过去30年间下降三到五成;另一方面,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导致劳动供给结构性短缺,进而对学龄人口的教育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在这一背景下,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加剧了教育资本市场回报率的扁平化趋势,导致有效教育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近年来,全国每年有数百万新增劳动力在高中及以下阶段结束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现状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教育资本高效积累的关键“短板”。提高教育资本积累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阻断新增人口中低教育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从巩固和培育有效教育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等方面着力,切实推动各级教育有序、高质量和充分发展。
牛建林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教育供给
后人口转变期中国家庭晚育行为对子代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2010~2020年CFPS数据的研究发现被引量:2
2023年
以往不少研究发现,父母生育年龄过晚不利于子代健康发育。在后人口转变期,日益普遍的晚育行为如何影响子代健康还有待考证。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系统检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出生时健康禀赋和成长过程中多维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过晚生育会显著增加子代出生体重偏低的风险,对子代成长过程中的体格发育和综合自评健康均具有不利影响;相应影响机制既包括先天因素导致的初始健康劣势及其长期不利健康效应,也包括后天家庭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多维作用。在人口负增长形势下,重视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强化年轻人婚育决策的健康理性意识和提高全社会健康资本积累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牛建林
关键词:子代
现阶段完全母乳喂养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使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育龄妇女对新生男、女婴在完全母乳喂养时期方面的差异。该研究以被调查妇女的曾生子女为研究单位,利用多层模型(包括母亲与婴儿两层)在控制母亲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等异质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家庭既有子女性别构成对男、女婴完全母乳喂养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家庭性别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并影响到对子女的养育。
齐亚强牛建林
关键词:性别偏好
我国人口流动中的健康选择机制研究被引量:91
2012年
利用2008年中国流动与健康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人口、农村外出返乡人口、乡城流动人口以及城镇居民等不同流动特征群体之间的健康差异进行比较,并系统检验了我国人口流动过程中的两种健康选择机制——"健康移民"(healthy migrant)效应和"三文鱼偏误"(salmon bias)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流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健康移民"和"三文鱼偏误"选择效应。在控制被访者的年龄、性别、主要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相关健康行为后,流动人口自评一般健康、慢性病状况、经常性身体不适和肺活量等健康指标显著优于农村留守人口,乡城流动人口患有慢性病和出现经常性身体不适的可能性也显著低于农村返乡人口。在控制相关变量后,乡城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除慢性病和心率过高症状外)不存在显著差别。
齐亚强牛建林威廉·梅森唐纳德·特雷曼
关键词:人口流动
教育状况对农村居民跨地区流动的影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了过去30年乡城流动者的教育状况对其流向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居民的教育状况对其初次外出务工的流向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流动者选择省内流动的可能性更高;相应关系对男性不显著。现阶段,乡城流动者的流向选择以跨区域流动为主,其次为省内流动;人口流向的特征在不同时期可能因宏观地区发展格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化。
牛建林
关键词:乡城流动教育状况性别差异
从人口普査结果看中国生育转变的地区差异
2011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经历了快速的生育转变,总和生育率从70年代初期接近6的水平下降到90年代以来持续低于2.大量数据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世界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与世界其他低生育国家相比,近三十年来的生育转变过程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综合效应。
牛建林郑真真
关键词: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经济高速发展低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对男女教育均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县级社会经济特征对各地区男女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经济特征与个体和家庭特征之间可能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提高中国居民(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有助于降低户口性质、家庭性别偏好等微观因素对个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牛建林齐亚强
关键词:教育年限性别差异多层线性模型
夫妻教育匹配对男性平等分担家务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1世纪最初十年间中国婚姻家庭的家务分工特征及其变化,着重检验了夫妻教育匹配对家务分工平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平等分担家务的现象近年来呈缓慢的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接近两成的已婚夫妇相对平等地分担家务。夫高妻低的教育匹配模式不利于推动家务分工平等化以及改变"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与之相对,夫妻教育相同和夫低妻高的教育匹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男性平等分担家务。文章认为,夫妻平等分担家务代表了现代社会经济和性别平等文化背景下家务分工演变的方向。实现这一转变,女性自身教育水平的相对提高以及教育匹配现象的演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则是家务分工平等化的重要社会保障。
牛建林
关键词:家务分工性别平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