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钰

作品数:196 被引量:867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9篇气藏
  • 29篇凝析
  • 26篇凝析气
  • 21篇油藏
  • 18篇凝析气藏
  • 18篇气井
  • 17篇盐岩
  • 17篇碳酸
  • 17篇碳酸盐
  • 17篇碳酸盐岩
  • 16篇缝洞
  • 16篇干化
  • 15篇低渗
  • 15篇采收率
  • 14篇地层
  • 14篇岩心
  • 14篇注气
  • 13篇油气
  • 13篇缝洞型
  • 11篇气水

机构

  • 167篇西南石油大学
  • 5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0篇西南石油学院
  • 11篇中国石油
  • 7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西南...
  • 3篇江苏油田
  • 3篇南充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辽河油田分公...
  • 1篇西南油气分公...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196篇熊钰
  • 25篇张烈辉
  • 17篇孙雷
  • 14篇徐宏光
  • 13篇孙良田
  • 9篇李士伦
  • 8篇郭平
  • 8篇蔡明金
  • 8篇牛新年
  • 7篇刘成
  • 6篇姚广聚
  • 6篇李登伟
  • 6篇王建君
  • 6篇王永清
  • 5篇郭了萍
  • 5篇鲜波
  • 5篇黄全华
  • 5篇朱英斌
  • 5篇熊万里
  • 5篇王冲

传媒

  • 14篇天然气工业
  • 13篇特种油气藏
  • 7篇西南石油学院...
  • 6篇重庆科技学院...
  • 6篇石油地质与工...
  • 6篇油气藏评价与...
  • 5篇断块油气田
  • 5篇内蒙古石油化...
  • 5篇海洋石油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内江科技
  • 4篇天然气勘探与...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年份

  • 5篇2024
  • 1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8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1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密砂岩气藏特低渗原因剖析
2007年
论述了致密砂岩气藏特低渗形成的原因:即先天的沉积因素和后天的成岩作用等。得出结论:近源和远源沉积、矿物成熟度和矿物的泥化硅化、压实胶结、有无烃类饱和以及是否接触泥岩层都是影响致密砂岩气藏渗透率的因素。
姚广聚熊钰彭红利杨志彬
关键词:特低渗砂岩气藏
一种页岩可动喉道半径下限确定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可动喉道半径下限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页岩进行低温氮气吸附试验,获取第一孔隙半径;对目标页岩进行高压压汞试验,获取第二孔隙半径;对目标页岩进行核磁共振法试验,获取第三孔隙半径;根据第一孔隙半...
熊钰郭美娟洪海涛李明秋李秀清李雪松
反九点井网加密前后流场变化及驱油效率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弄清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反九点井网至排状加密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基于实际井组物性特征的三维大尺寸物理模型,进行反九点井网加密前后的流场变化及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反九点井网至排状加密后的压力场、饱和度场以及驱油效率的变化。加密前物性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越高,驱油效率增长率越大。加密后,在一定渗透率范围内,由于水窜的影响物性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反而越差;反九点井网排状加密、生产井转注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控制程度,提高油藏驱油效率,加密后采收率提高了11.8%。对于有边底水的油藏,加密前剩余油纵向上在中、上部层位富集,平面上分布在物性较差的区域以及边角井之间的区域;加密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生产井排的加密井与原生产井之间的低渗透带。
熊钰徐宏光王玲周文胜刘晨
关键词:加密流场驱油效率剩余油
疏松砂岩再压实作用下的物性及渗流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疏松砂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下降会对储层产生损害,影响油井产能,需要对储层再压实作用下的物性及油水两相的渗流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储层压力条件下的连续测试方法,以恒定的驱动流速、变化内压的方式测试了储层岩心在再压实作用下的物性,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疏松砂岩再压实作用下的物性变化规律;再通过压实作用下的压汞试验,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疏松砂岩的孔隙结构演化特征;最后通过压实作用下储层岩心的油水流动试验,分析了压实作用下油水两相的渗流特性。疏松砂岩的渗透率随着再压实作用增强持续降低,降幅达53%左右,在孔隙度约降低7%时,岩石中相当大部分孔隙在压实作用下蜕变成喉道,孔喉体积比由1.50增至1.96,峰值对应孔径降至压实前的50%,造成渗透率下降幅度远超过孔隙度下降幅度;随着再压实作用增强,油、水两相的渗透率约降低50%,残余油饱和度由17.8%增至19.2%,束缚水饱和度由18.5%增至21.2%。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压实作用增强,疏松砂岩的孔隙和喉道均被压缩,导致储层物性变差,而孔隙度的降幅相对较小,渗透率呈幂函数下降,降幅明显且在地层压力恢复过程中无法恢复;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随有效应力增加呈指数上升,油相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呈线性下降,这就是在注水不及时或注水不足的区域油井产能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周文胜熊钰徐宏光张伟王帅
关键词:疏松砂岩压实作用渗透率孔隙度渗流特性
辽河稀油区注CO_2提高采收率潜力实验评价被引量:23
2001年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注水开采以后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CO2 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与地层原油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PVT分析和混相压力的测定 ,研究地层原油性质和注气后地层流体性质变化情况可为注气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分别选取了不同采油厂有代表性的 5个区块 ,进行地层原油相态特征和注CO2 后流体相态特征研究和对比分析 ,测定其中的两个区块地层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 ,评价辽河油田稀油区的地层流体性质和预测注CO2 提高采收率潜力。结果表明 :辽河稀油区注CO2 吞吐提高采收率有一定的潜力 ,但难以到达CO2
熊钰孙雷李士伦孙良田张方礼武毅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注二氧化碳高压物性辽河油田
薄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分析及技术对策研究被引量:54
2007年
在薄层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纵向上大都穿越多个油层,而在油藏合采开发方案决策中,多层油藏合采层位组合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油藏开采中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油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对策对划分薄层油藏的开发层系和确定单井采油方式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在建立层间无窜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单因素、正交因素分析方法,获得薄层油藏合采开发层间干扰程度、消除或降低干扰程度的技术对策以及相应的技术图版。实例分析表明,明确合采层间干扰因素及干扰程度,确定合理的技术对策,可指导现场工程人员科学、高效、迅捷地开发此类特殊油藏。
鲜波熊钰石国新李鹏程陈明
关键词:薄层油藏储层物性合采层间干扰
考虑气液相滑移影响的气井两相节流预测模型研究
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气井井下节流两相流流型判别及质量流量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气液两相节流模型临界压力比和质量流量预测评价方法,对3个常用的气液两相节流模型进行了评价。从质量、动量及能量守恒原理出发,运用对比拟合的方法同时考虑节流过程气液相滑移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气液两相井下节流流型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临界流/亚临界流条件下节流质量流量预测的新模型,并运用新模型预测了临界压力比及节流质量流量。在实验数据范围内,该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已有模型。
熊钰邓丹
关键词:气井压力比
一种高温高压碳酸盐岩非稳态气水相渗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碳酸盐岩非稳态气水相渗测试装置,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箱,所述右箱内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
雷婷婷熊钰
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
在全球已发现的凝析油气田(藏)超过12200多个,由于技术条件及供气需求等原因,部分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多采用衰竭式开发,从资料统计来看,目前国内外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大都不是很理想,如我国最早正式投入开发的板Ⅱ凝析气藏废...
熊钰
关键词:循环注气凝析气井相态气窜
文献传递
一种试井用防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井用防喷装置,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底座管和呈L型的折叠支撑架,所述底座管上方末端固定连接有梯形螺纹接头,所述底座管左侧正中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上方通过螺栓可转动连接有折叠支撑架,所述...
蒋倩熊钰樊东昌郑建勇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