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凌云
- 作品数:46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精神世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长久以来,有关女性朝山进香活动的研究多从其单一的社会角色出发,忽略了她们在朝山进香时也拥有信众、乡土社会成员以及女性独立个体的三重身份,从而难以从全息视角对女性精神世界进行考察。对湖南省溆浦县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的考察发现,这些女性在宗教实践过程中同时受神灵世界、乡土社会及私人领域三重空间的影响,其朝山进香亦同时体现出敬畏、从属与独立的特征。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作为女性的宗教诉求,一同构成了乡村女性独特的精神世界。乡村女性精神世界的三重诉求在不同时代的女性中呈现差异性,由圣转俗趋势愈发显著,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日渐彰显。
- 漆凌云严曼华
- 关键词:朝山进香女性角色
- 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被引量:13
- 2020年
- 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存在重外部研究轻内部研究的趋向。我们以难题求婚型故事为个案,分析文化人类学范式在民间故事研究实践中的纰漏。“难题”是幻想故事的内在形式(功能),而“求婚”只是引出难题的外在表现。但许多学者先入为主套用“遗留物”和“神话仪式”理论把出难题视为成年礼的遗存,误将难题与仪式的相似性视为相关性,采用异国民族志资料而非实地调查资料为佐证。从形态学和文体学视角看难题求婚型故事,难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制造悬念吸引听众,以合乎伦理的方式满足听众内心各种欲望的最佳途径。从本体视角看,民间故事的叙事动力源于消除主角的各种缺乏状态,叙事进程中存在主角优先原则,叙事法则和叙事伦理的互制耦合造就民间故事的娱乐和教化价值。
- 漆凌云
- 关键词:叙事动力
- “母题”概念再反思——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被引量:20
- 2019年
- 母题是故事学的重要术语,影响广泛却众说纷纭。母题术语界定的模糊、功能与母题等术语未能有效勾连、故事学术语体系不完整,这些均限制了民间故事研究空间的拓展。汤普森的母题界定及分类影响最广,但逻辑混淆。邓迪斯借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理论和派克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明晰了功能(母题位)和母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有理论套用的瑕疵,且并未解决母题界定逻辑混淆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将故事类型学和故事形态学视角相结合重新界定母题,厘清母题位、母题和母题变体三者间的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母题为基础单元搭建故事学的多层级术语体系。故事学的多层级术语体系让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研究和文化意蕴研究有了勾连和转换的学理基础,这有助于开启民间故事研究的新空间。
- 漆凌云万建中
- 关键词:母题故事类型
- 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兼论民间故事起源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民间故事的起源问题是故事学界的经典话题,流传学派、文化人类学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均对此提出过“解决方案”。陈寅恪将流传学派、语文学与族群文化心理相融合,探赜“故事演变之公例”,“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开启了“眼光向外”的起源研究理路。陈寅恪的起源研究受“印度起源论”所限,有“重域外材料轻本土材料”“外来故事本土化论证过于粗略”“主题与母题混淆”之嫌。当下民间故事起源研究在一元发生论、多元发生论上存在分歧,对口传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可信性和优先性认识不一,导致故事起源判定标准泛化、混杂等问题。民间故事起源研究应将内部视角(形态学和类型学)和外部视角(文献记述、文化交流史、文化心理)相融合,提升起源研究的可信度。
- 漆凌云
- 关键词:陈寅恪民间故事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
-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1世纪始为国人熟知,并成为学界热点.自2006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论文借助CNKI为主要数据源,CSSC I为辅助数据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检索词检索出CNKI数据库中引用次数10...
- 漆凌云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文化传承
- 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祭祀圈"是兴起于台湾的定义地域信仰与社会组织关系模式的一种方式,在对祭祀圈范围及层次的划定上,台湾学者多重"地域"而轻"人群"。在溆浦县河底江村朝山进香祭祀圈中,存在外圈、内圈与核心圈三种层次,每一场祭祀活动的开展,由核心圈中的拜香队领袖主导,内圈中的拜香客义务性参与,外圈中的普通信众志愿参加,三者一同构成了祭祀活动的祭祀圈层。通过河底江村朝山进香的工具"龙头凳"划分当地朝山进香祭祀圈层,比较不同圈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看到同一祭祀圈中不同圈层的人群进行组织交流的基础在于其身份与情感的认同,而这为从"人群"视角修正"祭祀圈"理论提供了合理性。
- 严曼华漆凌云
- 关键词:朝山进香祭祀圈
- 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从知识生产视角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编纂呈现出组织化和脱域化特点。民间文艺研究会、文化馆之间的合作及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民间故事集成工作的组织保障。采录者在讲述活动文本化的过程中,互动式的即时性讲述从时空中抽离出来成为可以随时阅读的书面文本,地域性的声音文本经过书写文字及专业系统规训后成为可共享的文字文本。这种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介的知识编码过程可称为"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脱域化"表现为再现故事讲述的口语化、互动状态,以及科学性、人民性、文学性相统一的知识过滤。
- 漆凌云
- 关键词:知识生产组织化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被引量:2
- 2018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1世纪始为国人熟知,并成为学界热点。自2006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论文借助CNKI为主要数据源,CSSCI为辅助数据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检索词检索出CNKI数据库中引用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45篇。通过对4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发现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非物质文化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传承人的讨论成为焦点。高被引论文中民俗学人的著述丰富、影响大,但高被引论文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机理的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当下面临外热内虚、低门槛、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范式、没有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等困境,只有提升研究层次、打破学科壁垒、开辟新研究范式才能破茧而生。
- 漆凌云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史
- 中国民间故事论文的计量学分析(2001-2010年)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搜检出2001-2010年发表的中国民间故事论文787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民间故事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民间故事论文的选题分布、队伍建设及报刊布局四方面分析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状况。结果显示:中国民间故事论文数量总体呈现曲线增长演进轨迹,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度逐步加强,民间故事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初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故事学人才队伍,大部分作者没有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民间故事论文的专业发表园地有所改善,但在学界有影响力的刊物发文数较少,能称为研究范式的论文不多。
- 漆凌云杨秋丽
- 性别冲突与话语权力--论建国前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
- 本文通过对建国前的性别冲突、到话语权力的介入以及牛郎织女的故事选入教材在建国前后的嬗变过程的分析,解析了话语权力和民众认知之间的互动对民间传说的影响。
- 漆凌云
- 关键词:话语权力牛郎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