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
-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屠隆诗文创作观之赋材说被引量:1
- 2004年
- 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盛行 ,剿袭模拟之习十分猖獗 ,作家之主体性丧失殆尽。为涤除时文之弊 ,振兴诗文之道 ,屠隆倡言赋材说 ,主张依靠作家之赋材 ,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才性、才能 ,以陶洗性灵 ,创制真文。屠隆的这一创作观点对其友人袁宏道的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亦对公安文学“性灵说”
- 李祥耀汪泓
- 关键词:袁宏道性灵说
- 重倡儒家诗学的格调与神韵——李梦阳诗学再解读
- 2012年
- 在对李梦阳诗学的评价中出现了一种重格调或重情感的"二难"现象。实际上李梦阳诗学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矛盾。他论格调是在重倡生动有力、富于批判精神的儒家传统诗学的框架内展开的。对新兴市民文学的认同,正源自于李梦阳对传统儒家诗学的深刻理解,其思想的敏锐性亦来自于对儒家诗教中风雅颂三体之别的深刻体认。对《潜虬山人诗序》的再解读,可证明清诗学格调、神韵两派之分,颇为牵强。李梦阳诗学不能简单概括为格调论。
- 汪泓
- 关键词:性情格调神韵儒家诗学
- “辩体”不“辩意”——许学夷论“体制为先”被引量:2
- 2003年
- 体制为先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观念。许学夷《诗源辩体》的核心内容即为诗歌辨体批评,而“体制为先”是《诗源辩体》最基本的思想。“体制为先”强调体制的重要性,重视艺术形式的规范要求,但其理论的对立面并不是性情、声气,“辩体”与“辩意”相对而言,许学夷反对的是以理学的思维方式来观照诗歌,故其评诗摒弃种种“辩意”的因素,以把握诗歌本体特征的辨体批评为中心。
- 汪泓
- 关键词:辩体
- 明代诗学“体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被引量:7
- 2007年
- “体制为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文学观念之一,历代均有广泛影响,而明代尤为重要,成为连接各种论争的一个焦点。其内涵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先体制后工拙,辨体不辨意,先守正后出奇,先体制后性情。本文认为,对“体制为先”观念与创作背景的考察,是理解明代诗学理论论争的关键所在。
- 汪泓
- 关键词:辨体性情
- 中国文体学中“体制为先”观念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学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规范性与个性之争,实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反反复复"体制为先"与"性情为先"之争的再次上演。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应当多元化,而以"体制为先"。提倡"体制为先"的语文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体制为先"的教育理念,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文体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与各体文的写作能力。
- 汪泓
-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 许学夷《诗源辩体》清代流传不广探因被引量:4
- 2010年
- 对《诗源辩体》清代流传不广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概括为两点:一是清人认为该书基本承袭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点,属复古派、格调派一类,故对《诗源辩体》评价不高、重视不够。二是作者身为布衣,《诗源辩体》的影响因而受到限制。笔者以为另有三个因素可加以考虑:第一,《诗源辩体》作为总集,选诗部分失传,影响了《诗源辩体》的完整性;第二,《诗源辩体》的流传与乾隆年间的禁毁书有密切关系;第三,许学夷的诗人地位清代以来一直未得到确立,从而影响到《诗源辩体》的流传。
- 汪泓
- 关键词:《诗源辩体》禁毁
- 历代对任日方骈文之评价
- 2001年
- 六朝的文学观念 ,无论诗赋乐府还是实用型文章都属于“文”,都要讲究与文体要求相符的语言美 ,任日方的骈文即代表着梁代实用型骈体文的最高水平。由于文学观念的差异 ,历代对任日方骈文的评价分歧较多 ,主要集中于用典特点及其有无逸气两方面。明清时期有多家评论 ,但大多为评点式的 ,难免以偏概全。至现代学者刘师培、骆鸿凯 ,才较为全面、深刻和细致地分析和概括了任日方骈文的艺术特色与语言魅力。
- 汪泓
- 关键词:用典骈文艺术特色语言魅力
- 许学夷《诗源辩体》之理论渊源被引量:3
- 2004年
- 《诗源辩体》是明代诗学的集大成之作,虽无独创的理论范畴,但其对诗歌体制、风格流变梳理之系统、把握诗学核心理论之准确、议论之精切、持论之公允,超越前人及当时人。许学夷治诗学达四十年之久,对历代诗学理解深透,故能持"中正之识",辨其驳杂,融会众家之长。《诗源辩体》卷三十五总论历代诗话诗格,共五十八则,各卷亦多处征引前人诗论,或赞同,或辩驳。正是在对前代及当时的诗学批评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才有《诗源辩体》这样成熟的诗学著作产生。考察《诗源辩体》的理论渊源。
- 汪泓
- 关键词:许学夷诗格《沧浪诗话》七言
- 许学夷明诗辨体批评述考被引量:5
- 2004年
- 关于明代诗歌的价值,明清以来有诸多纷争。许学夷对明诗总体成就的认识及对明代诸名家诗的辨体批评实践,对于我们更为客观地评价明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学夷认为,明诗总体成就虽无法与前代相比,但这并非等于明人没有创作出直追唐人的好诗。明诗成就最高的两种体裁是歌行与七律。明初高启、杨士奇等人擅长五言古诗,明中后期诗人无法企及;歌行体各个时期均有大家,以李梦阳、高启成就为最高;七律在明中后期较为纯熟,何景明为明朝七律第一,至嘉靖诸子虽气象宏大而实少变化,日益趋于雷同。
- 汪泓
- 关键词:许学夷歌行七律
- 明代诗学状况与《诗源辩体》的写作缘起被引量:3
- 2002年
- 本文主要论述《诗源辩体》产生的创作与批评背景。《诗源辩体》是直接针对历代诗论与诗选状况,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诗歌创作与诗论的种种倾向而产生的。明代前期以《唐诗品汇》为代表,许学夷评其述源流、序正变方面“率多谬误”。又批评明代中后期几种论诗倾向:偏重学习齐梁、晚唐诗的一派,以杨慎为代表;只提倡学习《诗经》与汉魏诗的一派,以徐祯卿为代表;袁宏道的“背古师心”与钟惺等人的“诡诞相尚”是其反对的第三种论诗现象。针对上述种种诗学状况,许学夷特别强调辨别体制的重要性。
- 汪泓
- 关键词:明代诗学《诗源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