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桂琴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荧光
  • 4篇激发态
  • 4篇光谱
  • 3篇荧光光谱
  • 3篇分子
  • 2篇预解离
  • 2篇蒸气
  • 2篇碰撞能量合并
  • 2篇钠分子
  • 2篇解离
  • 2篇CS
  • 1篇预离解
  • 1篇原子
  • 1篇速率系数
  • 1篇碰撞能量转移
  • 1篇谱学
  • 1篇转移截面
  • 1篇离解
  • 1篇金属
  • 1篇碱金属

机构

  • 8篇新疆大学

作者

  • 8篇殷桂琴
  • 7篇戴康
  • 7篇沈异凡
  • 6篇李媛媛
  • 2篇袁强华
  • 2篇穆保霞
  • 2篇王淑英
  • 1篇刘伟霞
  • 1篇张刚台
  • 1篇雷振宙
  • 1篇罗兰
  • 1篇李万兴
  • 1篇崔秀花
  • 1篇刘静
  • 1篇普拉提
  • 1篇刘静

传媒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碰撞诱导钠分子 A^1Σ_u^+→Χ~1Σ_g^+ 的荧光光谱
2005年
用532 0nm激光激发Na2分子到B1Πu电子态,记录了Na(3P)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1Σ+u-Χ1Σ+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3P)原子线是Na2(B1Πu)到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产生的,预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1Σ+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u-Χ1Σ+g到A1Σ+g谱带是由B1Πu到21Σ+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1Σ+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Πu)到Na2(21Σ+g)碰撞转移率系数为7 1×10-10cm3s-1,而B1Πu的预解离率为2 3×106s-1。
李媛媛殷桂琴王淑英刘静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钠分子预解离荧光光谱
通过激发转移和碰撞能量合并研究Rb 5~2P精细结构混合
2005年
利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Rb原子到5P3/2态,将Rb空心阴极灯发射的6D5/2→5P3/2的 629.8 nm线作为吸收线。测量5P3/2态原子密度,由测得的激发态原子密度结合荧光强度比,得到能量合并过 程Rb(5P3/2)+Rb(5P3/2)→Rb(5D)+Rb(5S)的碰撞截面为(5.0±1.9)×10-14cm2。利用荧光法测量了Rb52P 精细结构碰撞转移截面。直接荧光是由5P3/2态发射的,敏化荧光是由精细结构碰撞转移和碰撞能量合并产生 的。由相对荧光强度得到了转移截面σ(5P3/2→5P1/2)=(3.0±0.9)×10-15cm2。碰撞能量合并速率系数比精 细结构混合率大一个数量级,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李媛媛殷桂琴穆保霞张刚台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光谱学荧光RB
Na_2(B^1∏_u)+Na(3S)碰撞能量转移
2005年
用532.0nm激光激发Na2分子到B1∏u电子态,记录了Na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1∑_u^+-X1∑_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原子线是Na2(B1∏u)到Na(3P)的碰擅能量转移产生的,顶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1∑_u^+-X1∑_g^+谱带是由B1∏u到21∑_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1∑_g^+到A1∑_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u)到Na2(21∑_g^+)碰撞转移速率系数为7.1×10-10cm3s-1,而B1∏u的预解离率为2.3×106s-1.对不同振动能级间的碰撞激发转移[Na2(B1∏u)(v'=6)+Na(3S)→Na2(B1∏u)(v'=5,7)+Na(3S)]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v'=5和7时的速率系数分别是1.3×10-10cm3s-1和1.1×10-10cm3s-1.
殷桂琴李媛媛穆保霞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钠分子预解离荧光光谱
852.3nm激光线共振激发Cs蒸气的荧光光谱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Cs蒸气被单模半导体激光器的852.3nm线激发产生的荧光光谱。由Cs,Cs2的荧光及其强度确定了在受激Cs-Cs2系统中的若干碰撞和辐射过程。高位态原子线是由Cs(6P3/2)+Cs(6P3/2)到Cs(6D,8S)的碰撞能量合并形成的,Cs2(B1∏u)带则由Cs(6P)+Cs2(X1Σg+)碰撞转移产生。通过激发转移、能量碰撞合并和Cs2-Cs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构混合,得到了6P3/2→6P1/2碰撞转移速率系数是(5.2±2.1)×10-11cm3.s-1,给出了过程Cs2(B1∏u)+Cs(6S)→Cs2(X1Σg+)+Cs(6P1/2)的速率系数是(1.0±0.4)×10-9cm3.s-1。
李媛媛殷桂琴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速率系数荧光CS
激发态C8(6^2P)原子与N2、He的碰撞能量转移截面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构混合,得到了6P→6P的转移截面如下:Cs-He的转移截面为σ=2.25×10-19cm2,Cs-N的转移截面为σ=1.808×10-18cm2。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袁强华殷桂琴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光学碰撞分支比
Cs蒸气中的碰撞能量合并和6P_(3/2)和6P_(1/2)间的激发转移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激发转移和碰撞能量合并研究了Cs(62P)精细结构混合。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基态Cs原子至6P3/2态,直接荧光是由6P3/2态发射的,敏化荧光是由精细结构碰撞转移和碰撞能量合并产生的。由相对荧光强度得到了转移截面σ(6P3/2→6P1/2)=(1·5±0·5)×10-15cm2,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殷桂琴李媛媛王淑英袁强华崔秀花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CS激发态荧光
碱分子激发态的预离解和碰撞转移过程研究
沈异凡李万兴普拉提戴康雷振宙刘静李媛媛殷桂琴刘伟霞罗兰
研究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测量谱线强度,利用光学-光学双共振无多普勒增宽测量激发态分子发射谱线的线宽,从而得到激发态分子的寿命,用等效宽度技术测量碱原子密度,用双调制锁相放大技术分离不同原子激发态的荧光信号。碱准分子激光器...
关键词:
关键词:预离解
碱金属的激发转移与能量合并转移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方法得到的荧光谱线较简单,不相互重叠,容易分辨,进行分子激发态与基态原子碰撞,发生电子态以及振动,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量转移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碱原子的n2P共振态的精细结构激发转移...
殷桂琴
关键词:碱金属激发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