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刚
- 作品数:2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型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58例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患者的资料。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57.0±6.7)岁(范围:31~71岁)。术后再发A型夹层距TEVAR的时间[M(QR)]为37 d(72.8个月)(范围:1 h至14年)。48例急诊手术,9例亚急诊手术,1例转运至手术室途中因夹层破裂死亡。57例手术患者均行主动脉根部处理。54例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全弓置换,3例(年龄>65岁)于浅低温下行弓部去分支吻合+升主动脉置换+弓降部覆膜支架植入术。结果手术时间(445±32)min(范围:382~48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3±19)min(范围:89~133 min),心肺转流时间(189±27)min(范围:162~221 min),术中出血量(665±343)ml(范围:450~1750 ml)。术后ICU停留时间5(6)d(范围:2~27 d),术后住院时间14.0(4.5)d(范围:2~36 d)。死亡3例,包括严重脑部并发症2例,严重肝功能不全合并消化道出血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随访0.5~7.0年,1例术后3个月发生左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再次手术,2例再次行胸腹主动脉置换,其余患者CT血管造影未见吻合口漏和支架扭曲膨胀不全。4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术后2年突发脑梗死。结论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多数与支架移植物相关,积极的外科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 肖长波喻红霞毛蕾芳张力张亚飞孙科雄高夏武刚崔聪张向辉陈玉新王平凡
- 关键词:主动脉
- 侵入左心房的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2016年
- 患者女,40岁。间断咳嗽,胸闷5个月,加重1个月。查体:左上肺呼吸音增粗,心率112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Ⅱ级杂音。中度贫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见约56mm×39mm大小的等回声团,边界清,随心脏搏动轻微摆动,舒张期达二尖瓣口,有一蒂长约7~8mm,位于左上肺静脉口处(图1)。胸部增强CT示:左上肺见融合团块影。
- 高夏王平凡张力武刚肖长波卢伟崔聪陈小三
- 关键词: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左心房胸部增强CT间断咳嗽肺呼吸音中度贫血
-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在复杂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8年6月本中心34例胸腹主动脉瘤近端无法常规阻断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外科手术。男23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2.26±10.96)岁。Crawford分型Ⅰ型12例,Ⅱ型22例;动脉瘤最大直径50~120mm,平均(65.26±16.09)mm;马方综合征15例,动脉粥样硬化14例,主动脉缩窄5例;合并高血压病22例;首次主动脉手术28例,再次主动脉手术6例。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覆膜外入路,采用股动脉及下腔静脉插管,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近端吻合口,动脉管法重建肋间动脉,腹腔脏器供血动脉与四分支血管分支进行吻合,四分支血管与"Y"形人工血管主干进行端端吻合,双侧髂动脉分别于"Y"形人工血管的10mm人工血管进行端端吻合。结果全组无颅脑神经系统并发症。深低温停循环(17.68±4.88)min,呼吸机辅助(34.88±16.04)h,术后肾功能衰竭5例,经CRRT治疗后均恢复,术后截瘫1例,经脑脊液引流减压等治疗后肌力恢复,全组死亡1例,系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5年,效果满意,随访期间无因主动脉问题死亡者,5例因远端血管扩张再次手术,4例重建的肋间动脉闭塞但未发生截瘫。结论对于胸腹主动脉瘤近端无法直接进行阻断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近端吻合口吻合是安全的。
- 崔聪张力高夏张向辉孙科雄肖长波武刚马伸陈玉新王平凡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的外科救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的外科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同一手术组于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11例于术前死亡,18例行急诊手术治疗,门诊至手术室时间31~97(39±27)min,手术时间253~455(415±23)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1~23(14.0±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9~129(105±17)min,体外循环时间132~223(186±31)min。18例手术患者死亡4例,死因:术后严重脑部并发症2例、严重消化道出血伴肠梗阻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严重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7年,随访期间2例失访,1例猝死(死因不详),1例于术后2年突发脑出血伴右侧肢体偏瘫,其他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支架膨胀不全和吻合口漏。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术前猝死风险高,急诊手术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且手术预后良好。
- 肖长波喻红霞毛蕾芳张力张亚飞孙科雄高夏武刚崔聪张向辉陈玉新杜聪王平凡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的救治探讨被引量:2
- 2023年
- 急性主动脉夹层外膜破裂后,大多数患者死亡,无手术机会,部分病例由于外膜破口位置特殊,存在救治的可能。我们总结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患者救治体会以供同道参考。全组男16例,女2例;年龄(51.2±10.7)岁。均行急诊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处理采用Bentall手术8例,根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6例,改良Cabrol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2例;12例处理主动脉弓部,采用孙氏手术11例,右半弓置换1例。手术历时(365.0±23.0)min,体外循环(176.0±27.0)min,下半身停循环(15.0±5.5)min,主动脉阻断(107.0±17.0)min;术中出血(923±312)ml;患者术后ICU停留中位时间7天,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4天。死亡3例,严重脑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失访2例,1例猝死原因不详,其余患者CTA检查未见支架膨胀不全和吻合口漏。临床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猝死风险高,术前中大量血性心包积液或突发积液增多,应高度怀疑破裂可能,急诊手术以抢救生命为目的,缩短门(急)诊-手术室时间急诊手术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
- 肖长波喻红霞张力张亚飞武刚奚高原高夏崔聪张向辉孙科雄陈玉新王平凡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脑部并发症
- 弓部优先策略用于全胸主动脉置换术的近中期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弓部优先策略用于全胸主动脉置换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大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CrawfordⅠ或Ⅱ型全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8±5)岁(范围:28~45岁)。7例为马方综合征,1例为主动脉缩窄。手术均采用浅低温弓部优先策略,首先经胸部正中小切口联合左后外侧第6肋间切口,其次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与头臂动脉端端吻合保证脑部供血,阻断循环后行心内及主动脉近端操作,开放循环后完成肋间动脉重建及胸降主动脉置换。结果手术时间(645.9±91.7)min(范围:505~840 min),术后发生脑栓塞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47个月,1例于术后3个月因腹主动脉瘤进展行胸腹主动脉+髂动脉切除并置换,2例肋间动脉管道堵塞,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采用弓部优先策略一期行全胸主动脉置换手术风险可接受,近中期效果满意,无分期手术中残余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是治疗年轻且器官功能良好的复杂主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 闫小清武刚刘帅刘建华王平凡张瑞成
- 关键词:主动脉瘤动脉瘤夹层
- 头臂血管转流并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价头臂血管转流并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中心应用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技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4±5.5)岁。29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8例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2例行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转流+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全组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1例(2.0%),术后生存48例,随访率100.0%(48/48),术后随访6~47(26.8±11.9)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再发胸痛,急诊复查全程主动脉血管造影CT提示逆撕Stanford A1S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效果满意。全组存活患者未发生内漏。结论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崔聪张力高夏张向辉孙科雄肖长波武刚马伸陈玉新王平凡
- 关键词:STANFORD杂交手术覆膜支架
- 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术中应用右腋动脉和中心动脉联合头臂动脉两种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病区)同一手术组2016-01—2021-01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同期行弓部手术,并应用右腋动脉和主动脉+头臂动脉插管两种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的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和暂时性神经损害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PND)16例,急性脑梗死8例,脑出血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其中右腋动脉组急性脑梗死5例,脑出血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中心动脉+头臂动脉组急性脑梗死3例,脑出血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ND)57例,术后出现烦躁、谵妄、短暂性意识模糊等,其中右腋动脉组31例,中心动脉+头臂动脉组26例,经对症治疗,出院时均恢复正常。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中心动脉联合头臂动脉双插管与右腋动脉插管两种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但中心动脉联合头臂动脉双插管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右腋动脉插管。
- 肖长波喻红霞袁义强张力张亚飞武刚高夏崔聪张向辉孙科雄陈玉新王平凡
- 关键词:脑灌注神经系统并发症
- 单中心经心尖途径TAVI治疗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早期临床经验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通过心尖途径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危重症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例通过心尖途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5~84(74.6±4.5)岁。结果均采用左侧小切口进胸(3~5 cm),经心尖通过J-Valve输送系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精确定位后成功释放人工主动脉瓣。1例患者手术过程突发心室颤动,紧急股动静脉插管,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变同期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患者围术期阵发心房颤动,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下降,经内科治疗好转;1例患者术中出现瓣周漏,再次置入瓣膜后改善;1例患者术中平稳,术后恢复顺利。本组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2~19个月,早期临床疗效良好。结论通过心尖途径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危重症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近期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行,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其中远期效果。
- 张力王平凡王枫岭李玉珍刘海霞刘建华刘旭平肖长波高夏武刚张向辉崔聪陈玉新郑一
- 关键词:主动脉瓣病变
- 结核性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 2015年
- 患者女,27岁,不明原因发热1个月,伴干咳。2年前发现右侧胸壁一直径1.5em脓肿。主动脉CTA显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图1)。
- 武刚王平凡张力高夏闫小清
- 关键词: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核性不明原因发热侧胸壁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