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怡

作品数:62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农业
  • 9篇生物炭
  • 8篇栽培
  • 8篇茶园
  • 7篇生态
  • 7篇土壤
  • 6篇灵芝
  • 5篇堆肥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秸秆
  • 4篇水土
  • 4篇猪粪
  • 4篇微生物
  • 4篇吸附剂
  • 4篇菌渣
  • 4篇海藻酸
  • 4篇海藻酸钠
  • 4篇氨态氮
  • 3篇循环农业

机构

  • 62篇福建省农业科...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水利厅
  • 1篇莆田市农业科...

作者

  • 62篇林怡
  • 41篇王义祥
  • 37篇叶菁
  • 21篇李艳春
  • 15篇刘明香
  • 14篇翁伯琦
  • 10篇刘晖
  • 10篇王成己
  • 8篇陈华
  • 7篇李振武
  • 7篇刘朋虎
  • 6篇郑慧芬
  • 5篇林忠宁
  • 5篇韩海东
  • 3篇林永辉
  • 2篇陆烝
  • 2篇黄秀声
  • 2篇黄毅斌
  • 2篇吴良泉
  • 2篇应朝阳

传媒

  • 6篇福建农业科技
  • 4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农业网络信息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茶叶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资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降低火龙果根腐病和促进生长的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火龙果根腐病和促进生长的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所述栽培基质在常规基质中秸秆生物炭和菌渣。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根腐病和促进生长的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其栽培基...
王义祥林怡叶菁王煌平刘岑薇李艳春王成己黄家庆
文献传递
镉胁迫对姬松茸产量与镉吸收的效应及防控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设立外源添加0、10、20、30、40mg/kg镉胁迫处理,探讨不同镉胁迫浓度对2个姬松茸品种产量、品质、镉吸收的影响,并研究其防控技术。结果表明:不同镉胁迫浓度对姬松茸J37和J1子实体农艺性状的影响有差异,随着外源镉浓度的增加,其子实体的菌盖重量、菌柄重量、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菌柄直径等6个指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J37和J1第一、二、三潮次子实体产量、粗蛋白含量则随镉浓度的增大而明显下降,外源添加0、10、20、30、40 mg/kg镉胁迫处理的J37第一潮子实体产量比J1分别提高32.5%、45.1%、31.0%、38.2%、36.5%;镉胁迫对J1与J37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敏感点分别为10 mg/kg和20 mg/kg;当镉浓度为20 mg/kg时,J1的多糖含量比J37高8.2%;当镉浓度依次增加时,J1的镉富集量均高于J37。10 mg/kg和20 mg/kg镉胁迫处理J1和J37后,施用45 mg/kg CaSO4,对镉胁迫的毒害缓解作用最佳,施钙肥对镉胁迫毒害的平均防控率分别达36.2%和47.6%。栽培基质中镉浓度达20mg/kg,是姬松茸耐受镉毒害的敏感节点或者转折阈值,其第一潮次产量下降幅度超过40%;姬松茸耐受生长基质镉胁迫浓度要控制在10 mg/kg范围内;姬松茸子实体重量或者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变小可作为生长前期镉胁迫产生毒害的直观判断依据。
陈华刘朋虎刘朋虎林怡叶菁王义祥
关键词:姬松茸镉胁迫子实体镉含量
山地有机循环茶园体系优化构建与生产技术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茶业是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目前茶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但依然存在4个突出制约生产种植发展的因素:优良品种选育与更新换代;茶园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土壤酸化与有效改良技术;多样功能发挥与“四生茶园”(生产-生活-生态-生命耦合联动茶园)。实践表明,有机循环茶园的优化构建与有效运作,有助于解决制约茶叶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而促进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机循环茶园是现阶段乡村绿色发展的新动态,也是常规有机茶业的转型升级版。本文阐述了有机循环茶园发展内涵、体系优化构建、基本技术要求,并提出了促进山区乡村有机循环茶园高质量发展对策的若干思考。
刘朋虎林怡叶菁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生产技术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农业废弃物粉碎后通过筛网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农业废弃物与水按比例制成混合液;步骤S2:在所述混合液中加入熟石灰和过磷酸钙联合催化剂进行水热炭化处理;步...
王义祥刘岑薇叶菁郑慧芬林怡李艳春王成己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及其启示
2021年
【目的/意义】作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的农业绿色发展,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新动能。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关系,总结规律、突出特色、探索模式、创立机制,是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过程】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大框架内,通过文件解读、文献检索、案例研究及实践总结,深入开展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途径与模式探索。【结果/结论】福建省通过坚持科学规划,培育壮大十大绿色产业;贯彻以人为本,探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深化机制创新,引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全程管控,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守护蓝天碧水,增强区域生态环境优势;经济生态效益双赢,促进高效优质农业发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农民增收与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做出了新的贡献。
林怡刘晖刘晖
关键词:绿色农业
基于GPS和GIS的福建省野生牧草品种资源调查方法研究初探
2016年
应用GIS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与GPS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GIS与GPS集成的福建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通过分析野生牧草采集点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不同采集点的野生牧草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给出了土壤理化性状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图和野生牧草主要化学成分分布图,为今后福建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大规模调查提供可行的方法。
刘晖詹杰林忠宁林永辉林怡应朝阳
关键词:GPSGIS
一种茶园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园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土壤调理技术领域。其原料组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腐熟猪粪5‑6份,生物炭2‑5份,水葫芦干粉2‑5份,聚丙烯酰胺0‑0.5份,白云石粉0‑0.5份。通过将腐熟猪粪、水...
刘岑薇王义祥李艳春叶菁林怡王成己黄家庆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剂,包括生物炭,以及生物炭上吸附的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p.)Ralstonia Bcul‑1,制备方法包括如...
王义祥黄家庆林怡叶菁李艳春刘岑薇
文献传递
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旨在探讨根际细菌和真菌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提取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3个甘薯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3个品种土壤样品中共获得细菌OTUs 2978个,真菌OTUs 686个。物种分类显示细菌种类隶属于33门91纲222目364科630属1248种,真菌隶属于13门30纲61目108科163属213种,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真菌。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福宁紫3号>普薯32>龙薯24,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普薯32>龙薯24>福宁紫3号。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10%,丰度之和达79.38%~82.21%,是绝对优势菌门。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comycota)在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样品中相对丰度分别高达81.4%、57.03%和72.24%,是最绝对优势菌门。【结论】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是细菌绝对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comycota)是真菌绝对优势菌门。
崔纪超武小霞林怡钟玉扬余金姜王义祥中奕黄枝
关键词:甘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真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鹿茸菇母种培养基条件优化及其菌丝显微观察
2023年
为进一步了解鹿茸菇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其适宜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设置了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条件的筛选试验,观测鹿茸菇菌丝生长情况和菌丝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鹿茸菇母种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最适pH值为7.0,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5℃,鹿茸菇菌丝为双核细胞,有锁状联合,其细胞较长,不同生长时期隔膜明显度不同。
陈华黄彩翔郭月仙林怡林怡刘朋虎
关键词:母种培养基细胞核显微观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