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59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应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新入院5 461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的肺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7‰,其中大叶性肺炎24例,小叶性肺炎40例,年龄≥60岁、伴有躯体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性增高(P<0.01),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年龄≥60岁、伴有躯体疾病呈正相关(P<0.01)。结论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存在危险因素,X线摄片能提早发现,及时确诊。 杨春林 潘伟刚 马俊芳 王威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X线摄片 静息态功能MRI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MRI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登记有效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静息态功能MRI和CT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患者的异常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导电图异常检出结果,比较检出准确率,分析静息态功能MRI功能连接异常脑区状态。结果:静息态功能MR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准确率98.18%高于CT检查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态功能MRI诊断单发病灶发生率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功能MRI对比CT,结果表明,精神病患者可见明显的左侧楔前叶、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上极、左侧颞横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异常,且增强;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下小叶、双侧额上回、右侧眶下回功能接连异常,且减弱。结论:静息态功能MR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准确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尚宏元 王文斌 仉雅颂 杨春林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老年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VaD)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9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103例疑似SVaD患者为观察组,93例普通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检查。比较两组MRI检查脑梗死部位、病灶数量、脑萎缩、脑白质疏松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再进一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MMSE)量表将SVa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组,比较各组脑室旁、深部白质及基底节区脑白质疏松MRI病变改良Scheltens评分,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SV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共计1285个梗死灶,对照组有536个梗死灶,观察组基底节区内囊膝部、丘脑,皮质下白质的顶叶梗死灶数量构成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脑室平均宽、脑沟平均宽、外侧裂平均宽、侧脑室指数、额角指数及哈氏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丘脑、内囊膝部、顶叶梗塞数目多,脑沟宽度增大,侧脑室指数高与SVaD发生相关(P<0.05)。轻度痴呆组16例、中度痴呆组61例、重度痴呆组26例,经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SV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脑室旁、基底节区和深部MRI改良Scheltens评分呈正相关(r=0.393,0.609,0.571,均P<0.05)。【结论】老年SVaD行MRI检查,发现丘脑、内囊膝部、顶叶梗死灶多,脑沟宽度增大,侧脑室指数高应高度怀疑为SVaD,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加以干预,可能对转归有利。 董杰 李军 黄凯音 杨春林关键词:痴呆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SAE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对CT征象进行影像学分型,将临床表现与CT分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5例表现为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83例表现为进行性智力障碍,其中痴呆者仅16例。CT表现:I型占35.2%,II型占45.3%,III型占20.5%。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多表现为I型,进行性记忆力、智力障碍多见于I和II型,痴呆多见于III型。结论通过CT的典型征象、分型,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SAE进行早期诊断,为SAE的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马俊芳 杨春林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T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预测作用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5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接受2周的高频(10 Hz)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2周伪刺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2周)末、随访(6周)末。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治疗后,治疗组BDNF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基线BDNF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血清BDNF基线浓度高的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效果更好,BDNF可以作为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预测指标。 孙丛丛 吴涵 周丹娜 周丹娜 王雯 姜玮 姜玮 王雯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磁惊厥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抑郁发作的早期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比较磁惊厥治疗(magnetic seizure therapy,MST)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发作早期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45例抑郁发作患者,分别接受MST和MECT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进行临床症状评估,采用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the 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评估时间点包括基线、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结果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间治疗前后HAMD-17、HAMA、CGI-S、CGI-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其中HAMD-17、HAMA、CGI-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两组RBANS总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时间<0.05);各时点,MST组RBANS总分高于MEC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且随时间延长,MST的治疗效应组间增大(P交互<0.05)。治疗3次和治疗6次后,HAMD减分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T治疗抑郁发作早期治疗疗效果与MECT相当,MST治疗6次后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任艳萍 张俊岩 吴涵 罗炯 罗炯 杨春林 姜玮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抑郁发作 早期治疗效果 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current stimulation,tACS)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抑郁发作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加用tAC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加用tACS伪刺激治疗。治疗次数两组均为20次。治疗部位为前额部、双侧乳突部,频率为77.5 Hz,强度为15 mA。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评估安全性。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结束时(4周末),随访时(8周末)。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末、随访8周末时HAMD-17和HAMA的评分进行比较,显示两组HAMD-17总分均随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组间<0.05),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效应增大(P交互<0.05)。两组HAMA总分均随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第4周末HAMD-17的减分率分别为74.29%±8.40%vs 32.54%±13.30%;第8周末HAMD-17的减分率分别为81.00%±10.68%vs 40.27%±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发作能够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抑郁发作联合治疗的新选择。 罗炯 罗炯 孙丛丛 王丹 潘伟刚 王茜 王丹 王丹 史晓宁 王茜 王茜关键词:抑郁发作 疗效 安全性 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2年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之一,被推荐用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急性加重或患有紧张症的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FES预后的好坏对患者后期的人格塑造及社会关系维护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MECT治疗FES的研究进展,发现MECT治疗FES起效快,在维持期也表现出了长程的治疗效应,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关于MECT治疗FES的研究整体质量一般,数量尚不足,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加以证实。 李莉 李莉 任艳萍 任艳萍 杨春林关键词:改良电休克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发动力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6‰,导致肠梗阻的药物主要为奥氮平(23例),喹硫平(20例),氯氮平(18例),利培酮(15例)。男性、年龄≥60岁、长期住院者的肠梗阻发生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存在危险因素,X线摄片有利于确诊。 杨春林 潘伟刚 马俊芳 王威关键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动力性肠梗阻 X线摄片 颅脑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颅脑CT诊断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接诊的120例疑似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颅脑CT检查,分析颅脑CT对脑出血疾病的诊断效能,及颅脑CT对不同位置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颅脑CT诊断脑出血疾病的灵敏度为98.33%,准确性为98.33%,特异度为98.33%,kappa=0.967。60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诊断,15例为脑叶出血,10例为丘脑出血,16例为基底核出血,8例为小脑半球出血,11例为脑干出血。颅脑CT对脑叶、丘脑、小脑半球、脑干出血、基底核出血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6.67%(58/60)。结论 临床可采用颅脑CT诊断脑出血疾病,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出血位置。 尚宏元 王文斌 仉雅颂 杨春林关键词:颅脑CT 脑出血 出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