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191 被引量:855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发酵
  • 24篇香肠
  • 17篇肉制品
  • 16篇微生物
  • 12篇生物胺
  • 12篇贮藏
  • 10篇蛋白
  • 9篇基因
  • 9篇发酵肉
  • 9篇发酵肉制品
  • 9篇发酵香肠
  • 9篇川味
  • 9篇川味香肠
  • 8篇贮藏过程
  • 8篇挥发性
  • 8篇发酵剂
  • 7篇乳酸
  • 6篇蛋白质
  • 6篇多糖
  • 6篇白质

机构

  • 187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西藏自治区农...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四川北牧南江...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雅安市农业局
  • 2篇宜宾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西藏自治区图...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甘孜州畜牧业...
  • 1篇九寨沟高原食...

作者

  • 190篇杨勇
  • 53篇李诚
  • 47篇刘书亮
  • 41篇何利
  • 26篇胡滨
  • 19篇刘爱平
  • 18篇陈姝娟
  • 17篇敖晓琳
  • 16篇巩洋
  • 15篇孙霞
  • 13篇刘韫滔
  • 13篇冯朝辉
  • 12篇苏赵
  • 10篇付刚
  • 10篇杨敏
  • 9篇邹立扣
  • 9篇徐晔
  • 9篇李跃文
  • 8篇申光辉
  • 8篇程燕

传媒

  • 21篇食品工业科技
  • 20篇食品与发酵工...
  • 17篇食品科学
  • 9篇肉类研究
  • 8篇肉类工业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畜禽业
  • 2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15篇2016
  • 27篇2015
  • 19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树果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分析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我国特有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属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作为传统中药,喜树具有抗癌、清热和杀虫等...
杨勇
关键词:喜树果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一种滚筒式牛肉卤制烘干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筒式牛肉卤制烘干一体机,其实现了对牛肉的卤制烘干一体化,且高效、环保。在卤制时,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阀门b,以及进出料口的阀门a,启用加热电阻层进行加热卤制;此时,牛肉的卤制过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
杨勇余沁芯肖子涵杨壹芳牛淑慧徐晔王艺伦刘雨萱黄晓红
文献传递
通过过表达马铃薯StDWF1基因促进马铃薯块茎萌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过表达马铃薯StDWF1基因促进马铃薯萌发的方法,包括:(1)通过农杆菌介导制备过表达马铃薯StDWF1材料;(2)过表达马铃薯StDWF1材料的鉴定;(3)组织培养过表达马铃薯StDWF1材料;(4...
李立芹张杰邓孟胜徐驰冉爽杨勇彭洁蔡诚诚王宇张珂晨刘盟利余丽萍王西瑶
文献传递
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应用于发酵香肠的工艺优化及其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该研究以燕麦麸提取物冻干粉、魔芋胶、卡拉胶、橄榄油为原料制备成燕麦麸脂肪模拟物(oat bran fat analog,OBFA),在发酵香肠配方中取代部分猪皮下脂肪,生产出一种脂肪含量较低的发酵香肠。采用正交实验对该种发酵香肠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发酵香肠的色泽、质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探讨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发酵温度20℃,发酵相对湿度75%,成熟温度13℃,成熟相对湿度60%,成熟周期4 d以及烘干温度55℃的前提下,OBFA发酵香肠的脂肪模拟物最佳添加量为65%,最佳发酵时间为12 h,最佳烘干时间22 h。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OBFA发酵香肠的感官评分为87.5分,与传统发酵香肠相比亮度增加,硬度增大,但整体可接受性与传统发酵香肠差异不显著;OBFA发酵香肠的pH值为5.58,能量值为3.94 k J/100g,脂肪含量为31.27%,与传统发酵香肠相比,能量值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32.26%、20.13%;蛋白质含量为34.04%,提高了38.26%。综上表明,OBFA可以作为脂肪模拟物应用于发酵香肠中。
杨敏杨勇李彬彬张楠蒋玉涵尚柔杉杨海翌刘爱平刘韫涛李诚
关键词: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发酵香肠
食盐用量对四川腊肉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肌内脂肪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探明不同食盐用量对四川腊肉肌内脂肪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不同食盐用量(食盐用量分别为肉质量的3%、4%、5%、6%、7%,分别用A、B、C、D、E组来表示)的四川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肌内脂肪中酸价、过氧化值、TBA值以及游离脂肪酸等指标在不同加工及贮藏阶段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了大量降解,当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5%时,脂肪水解程度最低;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3%时,过氧化值最低,而TBA值最高,说明当食盐用量偏高(高于肉质量的3%时),可促进脂肪氧化中间产物的生成,但抑制脂肪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生成。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是肌内脂肪中主要的游离脂肪酸,腊肉中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3%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61.23%)。
张平杨勇巩洋曹春廷郭艳婧吕舒刘超楠杨莎李诚胡滨何利
关键词:肌内脂肪脂肪降解脂肪氧化
雅安罐罐肉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的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明雅安罐罐肉蛋白质的变化规律,以不同加工与贮藏阶段的罐罐肉为对象,采用常规理化检测方法以及SDS-PAGE电泳法分析其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罐罐肉在油炸结束后蛋白酶活性为零;非蛋白氮(NPN)与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在油炸结束时显著上升(P<0.01),FAA达到最大值(219.2 mg/100 g),在贮存的前期与中期缓慢下降,后期又有所回升,NPN达到最高值(0.616%);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含量(干基)下降为4.18 mg/g和4.70 mg/g,大于66ku的蛋白质条带完全消失,积累大量小于16ku的条带,肌浆蛋白贮藏后期还出现了51ku和42ku的新条带。研究结果表明,雅安罐罐肉蛋白质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油炸阶段,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非常缓慢。
廖定容姚伟伟帅谨张平吕舒杨勇
关键词:肌肉蛋白质降解游离氨基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常压与高压加工工艺对牦牛骨浓缩汤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新鲜牦牛骨为原料,采用中国传统常压吊汤工艺与高压工艺生产牦牛骨浓缩汤。通过多项理化指标、感官评价对两种不同工艺所得的牦牛骨浓缩汤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煮制浓缩骨汤的固形物含量、粗蛋白含量略高于常压处理(p<0.05);而其它理化指标,如氨基酸态氮、蛋白质水解指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胶原蛋白含量等,常压煮制均显著高于高压煮制(p<0.05);常压煮制骨汤中共检测到了15种挥发性成分,而高压处理仅检出了10种,常压与高压综合感官评价得分分别为23.92与21.06,常压显著优于高压煮制工艺(p<0.05)。
魏秋霞杨勇
三种天然保鲜剂对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11
2010年
以3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热死环丝菌、枯草芽孢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指示菌,选取nisin、壳聚糖、茶多酚为抑菌剂,采用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对9种菌测定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据此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抑菌物进行协同抑菌试验,优化后的保鲜剂复合配方为nisin39.1mg/L、茶多酚78.1mg/L、壳聚糖469mg/L,为复合保鲜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书亮夏静华叶劲松杨勇张国俊
关键词:NISIN
喜树果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微波辅助、超声波辅助提取喜树果多糖,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多糖进行初步的理化性质和组成分析,通过体外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多糖(CAP-M)得率显著高于热水浸提(CAP-H)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CAP-U),为7.25%;初步的理化性质和组成分析显示三种多糖差异不显著,且均为含有少量蛋白的酸性多糖;在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中CAP-H活性均高于CAP-M和CAP-U,IC_(50)值为0.775 mg/mL和0.648 mg/mL,总还原力也显著高于CAP-M和CAP-U;而在铁离子螯合能力中CAP-M表现最佳,IC_(50)值为1.745 mg/mL。
杨勇邓银华韩巧红黄博户维超袁明
关键词:喜树果多糖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
四川香肠加工贮藏过程中表层、中层及内层脂肪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香肠与空气接触的密切程度将四川香肠分为表、中、内三层,并测定香肠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显示,香肠贮藏过程中表层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均低于香肠内部,在贮藏末期,香肠表层和内层的水分含量分别为9.32%和12.51%,水分活度分别为0.62和0.51;在贮藏第120d,香肠表层的酸价、过氧化值和TBA值分别为9.08mg KOH/g、18.33meq/kg和1.52mg丙二醛/kg,均高于中层和内层;贮藏末期,香肠表层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50.44%,香肠内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21.23%。研究结果表明,在四川香肠加工贮藏中,其表层的脂肪容易发生水解和氧化,香肠表层脂肪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中层和内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产生氧化现象。
吕舒杨勇曹春廷巩洋郭艳婧张平刘超楠杨莎李诚胡滨何利
关键词:脂肪内层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