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认识的客体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的“认识客体”范畴质疑
- 2014年
-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 杨军徐涛
- 关键词:认识客体
-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基点的转变
- 2013年
-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经历了从理念论基点到人本主义基点再到实践基点的转变过程。理念论基点把理念看作是历史运动和社会发展的主体,现实是理念的实现,现实应该服从理念;人本主义为基点的社会发展理论,从"人性"、人的"类本质"出发来论证私有制的不合理性和共产主义的合理性,论证私有制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的社会发展理论;实践基点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从实践出发、从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矛盾运动出发,来考察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实践基点"的社会发展理论成就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形成。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基点的转变有助于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把握。
- 王继云杨军
- “认识”和“理解”:两种不同的主观精神活动——兼谈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被引量:1
- 2015年
- "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对物质存在的反映,是哲学范畴;"理解"是指理解主体对文本意义的把握,是解释学范畴。二者在对象、任务、目的和检验标准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分对于解释学和哲学的学科划分,正确理解解释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反对解释学中的唯心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于晓娟杨军
- 关键词:解释学
- “新常态”视域下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5年
-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在当代,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新常态"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 杨军朱宗友苏丽亚
- 关键词:中国梦
- “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思想政治课上,采用"慕课"的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慕课"背景下,教学不再是教师陈述式地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课,而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展示出来,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为问题,按照教学内容的脉络将问题提出来,使得问题系统化,教学模式得以创新,目的是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进行探究。
- 杨军
-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改革逻辑视角
- 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论纲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这条道路是为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方向。这是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回望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朱宗友杨军
- 关键词:中国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改造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探析
- 2016年
-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具有的巨大理论优势和科学性,逐渐占据了文化发展的主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开展了一场旨在改造中国文化的学术中国化运动。主要对学术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其历史内涵进行解读,对其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行梳理,对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析。
- 徐涛杨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改造
-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基点的转变
-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经历了从理念论基点到人本主义基点再到实践基点的转变过程,"实践基点"的社会发展理论成就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形成。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基点的转变有助于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把握。
- 杨军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认识客体”范畴质疑
- 2014年
-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 杨军徐涛
- 关键词:认识客体
- 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教师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学生自身则是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和归宿。
- 朱宗友杨军
- 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