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飞
- 作品数:31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脑脊液各15例,使用试剂盒法分离提纯脑脊液外泌体,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b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及对照组脑脊液中均可以检测到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30~100 nm。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组脑脊液外泌体中均可检测到let-7b;(2)结脑组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b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3)病脑组与对照组相比,病脑组let-7b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结脑组与病脑组相比,结脑组let-7b表达下调,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et-7b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表达下调,可作为该疾病的诊断及相关脑炎的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 路雁惠郭斌张锐毅温璐璐吴凯敏李燕飞何谦益贾延劼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外泌体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外泌体的分离及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TBM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VM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PM组)及20例正常脑脊液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采取Exo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let-7d表达水平。结果 (1)脑脊液中的外泌体,电镜下呈圆形或茶托状外形,直径40~100nm,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发现其内含有不同程度表达水平的let-7d;(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et-7d表达水平结脑组、化脑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与对照组相比也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et-7d表达水平在化脑组与结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et-7d表达水平在结脑组与病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中可分离出外泌体,通过比较3种脑炎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发现在TBM患者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为其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 尹慧敏贾永林李燕飞李燕飞段冉冉景黎君滕军放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外泌体
- 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预后差,患者在认知、语言、视觉、记忆等多方面有缺损。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明确,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如基因突变、环境、老龄化、头部外伤史、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胶质细胞活化、胰岛素抵抗、炎症、凋亡、细胞周期异常等。
- 段冉冉李燕飞贾延劼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MICRORNA发病机制
- 吗啡依赖影像学特点的初步探讨及其与酒精依赖影像学特点的差异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并对比吗啡依赖与酒精依赖的MRI差异。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纳入15例吗啡依赖患者,同时按照1∶2比例选取30例酒精依赖患者,完善MRI检查,总结分析吗啡依赖患者和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比较吗啡依赖患者与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像学差异。结果吗啡依赖患者MRI正常者3例,异常者12例,异常MRI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其中,脑萎缩以眶额叶、颞叶内侧、岛叶为主,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侧脑室旁和基底节区。酒精依赖患者MRI正常者18例,异常者12例,异常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腔隙性脑梗死。吗啡依赖患者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的比率较酒精依赖更高(P<0.05)。结论吗啡依赖患者可以出现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改变,且比率较酒精依赖更高。
- 李燕飞龚哲刘田田段冉冉景黎君姚要兵彭英王鸿轩曾莞勇贾延劼
- 关键词:吗啡依赖酒精依赖脑萎缩
-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 2017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疾病,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脊髓神经元死亡和胶质细胞瘢痕形成,出现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易致残甚至致死。全球SCI发病率为(30-40)/(100万·年),我国SCI发病率相对较高,达到(23.7-60.6)/(100万·年)。
- 贾延劼李燕飞陈雪梅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
- 酒精依赖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分级及其与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及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估酒精依赖患者脑白质病变(WML)的程度,监测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酒精依赖患者脑WML程度与NfL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社会招募纳入的40例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组)和20例非饮酒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于门诊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Fazekas量表评定研究对象脑WML程度,通过单分子阵列检测酒精依赖组和对照组血清NfL表达变化,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脑WML程度与NfL水平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酒精依赖患者Fazekas量表评分、NfL水平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WML评分与NfL水平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酒精依赖患者脑WML较重,认知功能下降,NfL可能为评估酒精依赖脑白质损伤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 周燕李燕飞段冉冉姚要兵龚哲景黎君贾延劼
- 关键词:酒精依赖脑白质病变
- 单克隆抗体治疗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类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NMOSD急性期多首选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其替代治疗。缓解期免疫治疗则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和新型免疫药物。其中,单克隆抗体治疗是近年来新兴并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就单克隆抗体在NMOSD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李燕飞贾延劼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B细胞
- 基于LASSO回归的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利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以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49例,根据脑梗死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17例)及预后不良组(≥3分,3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差异。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预后的变量,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病理类型为腺癌39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确诊肿瘤时间距脑梗死发生时间<6个月患者占比及肿瘤转移患者占比高,血红蛋白(Hb)水平及单抗凝治疗患者占比低(P<0.05)。LASSO回归显示,Hb水平和单抗凝治疗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LASSO回归模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766~0.976),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706,H-L拟合优度检验P=0.978。结论在以急性脑梗死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中,Hb水平和单抗凝治疗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 田雨段冉冉赵莘瑜李燕飞范成河张怡琳王晓放
-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抗凝药血红蛋白类TROUSSEAU综合征NIHSS评分
- 散发型克雅氏病脑^(18)F-FDG PET的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目的分析并总结散发型克雅氏病脑18F-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的影像学特点,以探讨并寻找可靠的影像学指标如典型的区域代谢变化用于散发型克雅氏病的辅助诊断。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散发型克雅氏病的患者,总结散发型克雅氏病患者PE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分析PET与MRI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PET检查对于散发型克雅氏病早期诊断的可能性。结果共收集8例临床诊断的很可能以及可能的散发型克雅氏病患者,其中6例患者PET结果异常,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等部位代谢降低,2例患者MRI结果异常,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额顶叶T2高信号。4例MRI正常的患者PET结果异常。2例PET和MRI均异常的患者中,1例PET的异常部位多于MRI异常部位,1例PET异常部位与MRI一致。结论在散发型克雅氏病的早期阶段,PET异常可早于MRI出现,且异常部位多于MRI;相较于MRI,PET可能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可为散发型克雅氏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 周燕李燕飞贾延劼
- 关键词:克雅氏病PET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损伤处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和残余神经元数量的影响,初步探索BMSCs-exosomes作为脊髓损伤的细胞替代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CD90和CD34。收集BMSCs上清液,超速离心法提取并标记外泌体,电镜观察其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其CD63和CD9的表达水平。将外泌体作用于脊髓损伤大鼠,于损伤后各时点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并于预定时点处死大鼠取损伤脊髓段,尼氏染色法观察损伤脊髓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残余神经元的数量。结果:BMSCs分泌的外泌体电镜下呈"茶托状"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其阳性表达CD63和CD9。脊髓损伤后14d和28 d治疗组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4 d治疗组较之损伤组的尼氏体结构更完整、分布更匀称,崩解凝聚减少。治疗组损伤后7 d、14 d和28 d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损伤后7 d、14 d和28 d治疗组残余神经元数量高于相应时点损伤组(P<0.05)。结论:BMSCs分泌的外泌体可减少脊髓损伤区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有利于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改善。
- 王琳裴双郭斌路雁惠李燕飞段冉冉姚要兵陈雪梅贾延劼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