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文学
  • 9篇社会学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美学
  • 9篇艺术
  • 8篇教育
  • 7篇审美
  • 7篇文化
  • 4篇哲学
  • 4篇时空环境
  • 4篇文学
  • 3篇动力机制
  • 3篇中国现代美学
  • 3篇嬗变
  • 3篇现代美学
  • 3篇论教育
  • 2篇新儒家
  • 2篇新儒学
  • 2篇艺术感觉
  • 2篇哲学对话
  • 2篇政治
  • 2篇儒家
  • 2篇儒学

机构

  • 56篇曲阜师范大学
  • 10篇山东大学
  • 3篇淮南师范学院
  • 2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作者

  • 58篇李欣复
  • 6篇刘洪艳
  • 5篇纪燕
  • 4篇李长伟
  • 3篇祝亚峰
  • 2篇周春霞
  • 1篇孙琳

传媒

  • 7篇青岛科技大学...
  • 7篇美与时代(美...
  • 6篇青海社会科学
  • 5篇当代教育论坛...
  • 4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中州学刊
  • 2篇社会科学
  • 2篇人文杂志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烟台大学学报...
  • 2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8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环境美学被引量:3
1993年
时空环境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依托和前提,也是主客体进行审美信息交流活动的依托和前提。美和艺术创造离不开它,对美和艺术的鉴赏评价也在其中进行,故而它是美的发生、构成和价值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之一。这样,如何运用现代时空环境观与理论去研究它在这方面的地位作用,确定它在其中的身份和扮演的角色,探讨它们发生作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凭借的手段等等,便是现代环境美学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它得以诞生形成的原因与理由所在和必要性的依据。反过来说,我们提出环境美学这一新学科,其个性特质就在是以研究时空环境在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美的发生构成与价值中的身分角色为主要内容、任务和标志的。这是它与普通美学及其它美学学科的区界和分工。
李欣复
关键词:环境美学时空环境艺术创造政治环境文化社会
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被引量:2
1985年
由信息论而引出的信息论美学,目前在国内外都很时兴。但信息论的历史不长,用它来解释美学现象的时间更短,在西方是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无论从研究的论题、范围还是方法、成果看,信息美学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李欣复
关键词:信息论美学个性特质审美信息形式美系统论美学特征
坚强者死 柔弱者生──对主体死亡命题辩证补充论证
1999年
李欣复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格里芬后现代派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论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阐述了我国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20多年时间内在中西思想会冲碰撞的变革时期,现代美学的发生原因与动力机制及其重要成果表现.指明在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鲁迅及萧公弼等精英人物那里提出和建立的美学思想的...
李欣复刘洪艳
关键词:现代美学发生论动力机制文化精英
文献传递
哲学对话与对话哲学
2004年
被罗蒂称作继续柏拉图对话做到“双扩大”的20世纪中叶开始的跨大西洋对话,是一次论题广、历时久,学派与人数多的现代哲学对话。其许多成果和价值之中有一项内容是对话哲学。它的丰富内涵与多样形式成了后冷战时代展开全球对话的动力和先声。以之为参照对诸如国际政治对话、天人对话、跨文化对话、与古典传统对话等进行考察,会发现各有不同的内容、限度、伦理要求与效果。若再继承古代《孟子》、《公孙龙子》、《天问》、《天对》、《声无哀乐论》等著作中的对话传统,定能丰富其内容、扩大其范围、促进人类新文明的发展。
李欣复
关键词:哲学对话对话哲学双向互动换位思维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论被引量:3
2007年
从发生学角度阐述了我国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20多年时间内在中西思想会冲碰撞的变革时期,现代美学的发生原因与动力机制及其重要成果表现。指明在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鲁迅及萧公弼等精英人物那里提出和建立的美学思想的内涵、特征统属现代范畴,并各有其不同个性作风特点表现。他们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对于后来美学发展与生活指导有多方面的意义与参考价值。
李欣复刘洪艳
关键词:现代美学发生论动力机制文化精英
偶像崇拜的多维度解读被引量:15
2001年
偶像崇拜始于原始图腾崇拜 ,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排他、自大、独恋的盲目性愚妄性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有有形与无形、显性与隐性、真实与虚假等不同类型。历史表明 ,偶像崇拜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 。
李欣复
关键词:偶像崇拜图腾崇拜词义形态学
论文学精神被引量:1
2002年
文学精神是个富有丰富内涵、多维多层结构内容的重要美学和文艺学概念,文学创作的生命是通变和创造,艺术胆识是文学精神的基础和要素,我们今天需要有触及人类和民族时代生活命运的多种哲学思考的深氵兄而浑厚的,以及悲壮的、讽刺幽默的文学精神。
李欣复
关键词:文学精神美学范畴文艺美学文学创作
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被引量:1
2003年
 儒学在现代百余年的沉浮起伏变迁史是一部充满艰辛曲折和同外来文化恩怨纠结的命运嬗变史。这部历史自康梁变法开始,总流动表现是始尔滑落、继而遭难、中期分流和最后合流复兴。其中有许多教训需总结,也有很多思想史迹需梳理勾勒。本文考察的结果是,孔子儒学虽脱去了古代加封的种种神圣光环和头衔,然其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资源所具有的丰富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价值,却是不朽可以长期开发下去为建设人类新文明服务的。
李欣复
关键词:儒学新儒家新儒学现代命运
批判与反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学被引量:3
2001年
教育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的教育学因遗忘了实践哲学而走入了迷惘之境 ,同时也因实践哲学的复兴而走向新生。面对西方实践哲学的复兴 ,当下的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学说中国话 ?为此 ,本文在阐述中国哲学和“教育学”的实践特质的基础上 ,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学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以为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李欣复李长伟
关键词:实践哲学教育学中国哲学哲学体系教育哲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