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英

作品数:8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源
  • 2篇马尾松
  • 2篇火炬松
  • 1篇新无性系
  • 1篇杨树
  • 1篇杨树新无性系
  • 1篇药剂
  • 1篇育苗
  • 1篇育苗密度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模式
  • 1篇栽培模式研究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成活
  • 1篇造林成活率
  • 1篇酸枣
  • 1篇扦插
  • 1篇丘陵
  • 1篇丘陵地
  • 1篇丘陵地区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李桂英
  • 4篇迟健
  • 2篇陈益泰
  • 2篇王伟雄
  • 1篇王惠雄
  • 1篇黄少甫
  • 1篇吕士行
  • 1篇曾文胜
  • 1篇何贵平
  • 1篇王伟雄
  • 1篇赵治芬
  • 1篇陆军

传媒

  • 6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酸枣8个种源的早期表现被引量:24
2001年
以南方 6个省 8个地点的种子为试材 ,研究发现南酸枣在种子形态、种子大小、苗期生长节律和造林初期生长量上均存在种源差异。西部种源种子明显小于东部种源 ,偏南部种源的苗木生长停止期较迟 ,江西会昌种源生长最佳 ,其 2年生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超过试验群体平均值的11.75%和 8.2 1%。南酸枣幼年期生长迅速 ,在优良圃地条件下育苗密度不宜超过每公顷 10 .8万株。
陈益泰李桂英何贵平封剑文刘化桐
关键词:南酸枣种源变异种子形态育苗密度
杨树新无性系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以杨树新无性系NL-80l06、NL-80121和NL-80351为材料,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扦插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性系NL-80106的生根能力较NL-80121和NL-80351强;插穗的不定根原基在母株生长早期形成,起源于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原基的数量随着苗高的增长而增多;但插穗的生根能力与不定根原基的数量关系不大。
李桂英吕士行
关键词:无性系扦插
浙江及皖东丘陵地区火炬松生长分析被引量:8
1994年
浙江及皖东丘陵地区火炬松生长分析迟健,李桂英,李春发,曾文胜,陈学堂,张建中关键词火炬松,生长分析,密度我国引种美国南方松已有46a历史,大规模引种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树种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生长通常良好[1,2]。其中浙江引种南方松5000多hm...
迟健李桂英李春发曾文胜陈学堂张建中
关键词:火炬松丘陵区
用RAPD技术测定黑荆树种源遗传关系初报被引量:3
1997年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lld)系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是一多用途、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时间较短,种源混杂,但黑荆树象其它树种一样,表型的变化受环境影响极大,种内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加以识别和划分。而应用RAP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地检测DNA的多态性,将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地反映出来。这已在医学上、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RAPD在林业上也已有应用,例如,苏晓华用RAPD技术估测了柳树种及无性系的变异;李宽鈺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白杨派。
黄少甫李桂英赵治芬陆军
关键词:黑荆树RAPD技术种源
浙江省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表及林分生长过程表的编制被引量:10
1996年
根据浙江省21个县(市)290块样地的优势解析木和平均解析木数据,以修正的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求出优势高、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生长曲线的拟合方程,从而编制出多形地位指数表和多形林分生长过程表。拟合方程中引入一系列形状系数(B1、B2等),因此对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条件下具有不同线形的马尾松生长曲线,有较好拟合效果。无论在全省或Ⅰ、Ⅱ、Ⅲ类产区(每区含样地90~100块),模拟精度都很高,其中复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剩余标准差为0.1~0.3。另据Reineke(1993)关于完满立木度同龄纯林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理论,用函数N=C0+C1/(C2+D)进行林分胸径一立木株数相关关系模拟,最后编制出浙江省8~16指数级的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表。
迟健李桂英王伟雄高智慧陈家明蔡富春
关键词:马尾松
桤木自然分布区内表型变异的研究被引量:56
1999年
调查研究了我国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2 1个不同产地桤木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生长、果实形态、树皮形态、干形、材色和木材密度等表型特征 ,发现桤木种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产地变异和 (或 )个体变异 ;其中木材密度和果实形态特征 ,产地内株间差异明显大于产地间差异。根据桤木果柄长度 ,果实大小、形状 ,木材密度 ,材色等 8个性状的产地变异 ,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 ,将桤木自然分布区初步划分为川西南区、川中 -西北区、川北区和鄂西 -渝东区 4个产区 ,其中 ,川西南产区自然条件优越 。
陈益泰李桂英王惠雄
关键词:桤木自然分布区划表型变异果实形态
化学药剂提高马尾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1996年
试验表明:25×10^-6吲哚丁酸、10×10^-6~25×10^-6萘乙酸及40×10^-6~100×10^-6SJA水溶液浇苗,可增加苗重及增加侧根数或树根总长度。25×10^-6吲哚丁酸或100×10^-6SJA溶液加1%磷酸二氢钾打泥浆沾根,可使马尾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提高1/3左右。
迟健王伟雄李桂英陈学堂
关键词:马尾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化学药剂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被引量:2
1996年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迟健李桂英王伟雄沈克勤许心一金正法张建中
关键词:火炬松栽培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