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亭亭

作品数:4 被引量:226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春玉
  • 4篇春玉米
  • 3篇玉米产量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还田
  • 3篇春玉米产量
  • 2篇氮素
  • 2篇秸秆还田方式
  • 2篇还田方式
  • 2篇耕作
  • 2篇耕作方式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后移
  • 1篇氮高效
  • 1篇氮高效利用
  • 1篇氮素积累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亭亭
  • 3篇韩晓日
  • 3篇战秀梅
  • 2篇李秀龙
  • 1篇刘小虎
  • 1篇彭靖
  • 1篇杨劲峰
  • 1篇左仁辉
  • 1篇叶冰
  • 1篇邹殿博
  • 1篇宋涛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土壤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土壤耕作及施肥是创造高产的有效途径。长期的单一耕作模式使得土壤结构变差、容重增大、保水保肥能力减弱,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造成减产。深耕及秸秆还田是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李亭亭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春玉米
文献传递
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4
2014年
通过进行2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秸秆连年还田方式最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玉米增产幅度最大;秸秆连年还田配施尿素处理及秸秆隔年还田处理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深翻、深松耕作方式与普通旋耕相比,可显著降低深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及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促进春玉米产量提高。深翻耕作方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玉米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深松,并且这种优势在秸秆连年还田条件下达到最大。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关键词:耕作方式深翻深松秸秆还田
深耕及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花后碳氮积累及根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7
2012年
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连年采用旋耕的耕作方式以及过分依赖化肥,使得耕层变浅、犁底层变硬、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的现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旋耕、深松和深翻耕作方式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花后碳氮积累及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和深翻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其占总生物量比例和氮素吸收量;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尤其有利于30~60cm土层根系的发育,使根系在玉米生育后期保持相对较高的活力;但减少了花后干物质和氮素从营养体向籽粒转移的效率。深松和深翻相比,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但两种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其他方面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秸秆还田后当季春玉米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根长及生育后期深层根系根长显著提高,但秸秆还田对花后氮素吸收、氮素及干物质转移有抑制作用,并且对开花后根系活力的保持不利。在进行秸秆还田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深耕措施,可以缓解秸秆还田对当季玉米产量的不利影响。
战秀梅李秀龙韩晓日李亭亭杨劲峰刘小虎
关键词:春玉米深耕秸秆还田根系特征
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5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口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1∶2∶2,N240/3)增产3.91%,增收592元/hm2;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播种时一次深施在15 cm处,N240/1)增产11.48%,增收2032元/hm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和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的经济系数、后期干物质和氮的转移量、转移效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氮收获指数(NH I)也显著提高。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花后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量及占总量的比例最高;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习惯施肥处理(N 280/2)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低,但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关于一次性施肥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尚不能认为氮肥一次性深施方式可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也提高了氮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
战秀梅李亭亭韩晓日邹殿博左仁辉叶冰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后移氮高效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