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生
- 作品数:3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班务日志的消极影响探讨
- 2009年
- 从小学到中学,许多学校都会在班级设置一本班务日志。班务日志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记录,对于优化班风,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自律意识以及道德评价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书面话语作为言说者的一种记录,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符号平面。
- 李乔生
- 关键词:日志消极道德评价能力管理能力日常事务自律意识
- 中职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及案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在现实教学中,中职英语作业的实施模式是在令人担忧:形式单一,缺乏趣味和创新;内容统一,缺乏设计和选择;评价方式简单,缺乏多样性等。结合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笔者在优化英语作业设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作业;巩固知识技能,实施趣味作业;培养综合能力,实施实践型作业等,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应紧密联系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创新作业模式,丰富作业内容,有效提高作业的效用。
- 李乔生
- 关键词:中职英语优化设计
- 学校标语文化的隐性德育分析
- 2011年
- 在这个“口号着的校园”里,标语默默地展现着自己的功用。一方面,标语代替了权力主体而实施着权力,要求权力客体这样、那样,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而另一方面,权力客体并非全然接受这些规范,他们在受制于权力约束的同时也在反抗着权力的压制。在学校中,标语本来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可是在现实的标语中我们却看不到文化的影子。凶此,还标语以文化性,让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场所,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
- 李乔生
- 关键词:标语文化
- 事实“对话”理论
- 2010年
- 很多教育研究者因不习惯于反思,更难以自觉反思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的关系,致使二者间形式对话或失真对话现象频频出现。因此,在做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多元理解中的一种融通式自觉对话,也主张将"对话"延伸至鲜活、多彩的教育研究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得起呈现同样鲜活、多彩的教育生活世界的重任。
- 李乔生
- 关键词:教育事实教育理论
- 教师课程参与:现实与策略
- 2013年
- 教师与课程是教育场域中两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课程进入课堂,要经过教师的阐释,这是教师与课程的本然关系。在后现代话语脉下,课程领域的话语发生了巨大的范式转换,它使得课程研究领域超越了具有理性主义性格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了多元化的“课程理解”范式。课程的范式转换,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在传统课程与新课程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 李乔生
- 关键词:课程参与教师后现代话语教育场域课程开发理性主义
- 保持“距离”
- 2013年
-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这是我们熟悉的罗大佑的《童年》。可惜的是,当我们还处在童年的时候,我们听不懂《童年》;当我们能听懂《童年》的时候,童年却早已离我们远去。当我们还处在童年的时候,我们盼望着长大成人;而当我们终于长大成人后,我们却又总是不经意地“梦回童年”!尽管人们常说,一切要向前看;
- 李乔生
- 关键词:童年保卫成人秋千
- 关于促进中职生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研究——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 教育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并最终实现自主发展。中职学生在职前的三年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会如何教育自己,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首先对“自主发展”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的...
- 李乔生
-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模式
- 文献传递
-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改革探索
- 2014年
-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案例,分析了课程改革后课外作业的新特点,即作业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为本,作业内容由认知领域向非认知领域发展,作业类型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作业评价由评判性走向发展性。
- 李乔生
- 关键词:高中英语
- 严抓德育常规管理力促学生自主发展
- 2012年
- 中职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德育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必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本文指出处理好“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关系的措施:健全德育制度,全面推行德育精细化管理;强化问题意识,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德育一体化机制,全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新机制。
- 凌新文李乔生
- 关键词:德育常规精细化
- 掌声泛滥的背后
- 2010年
- 随着素质教育、兴趣教育、赏识教育的兴起,特别是"平等、民主、和谐"教育理念的倡导,课堂教学少了严肃乏味,多了轻松活泼。尤其是,掌声被许多教师用以表示鼓励被引进课堂,既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亮色,也激励了一大批学子。然而万事过犹不及,在众多教师群起盲目的模仿中,掌声不免显得有点“泛滥”。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总要掌声鼓励一下,无论优劣与否。
- 李乔生
- 关键词:掌声兴趣教育赏识教育教育理念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