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婷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意识形态
  • 6篇话语
  • 5篇价值观
  • 5篇核心价值观
  • 4篇社会
  • 4篇主义
  • 4篇嬗变
  • 4篇毛泽东
  • 4篇话语权
  • 3篇意识形态话语
  • 3篇意识形态话语...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中国话
  • 2篇中国话语
  • 2篇三个维度
  • 2篇思想嬗变
  • 2篇维度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朱文婷
  • 9篇陈锡喜
  • 3篇周泽红

传媒

  • 3篇中共宁波市委...
  • 2篇创新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中共南昌市委...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 1篇思想政治课研...
  • 1篇高等财经教育...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被动解释”到“主动改变”——略论马克思实践辩证观的嬗变
2013年
马克思以实践辩证观的独特视角重新阐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对实践理论的认识上,他注重"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二者间的辩证运动;在对实践主体行为的定义上,他把寻求世界本源的活动变成了为人类服务的活动;在对实践方式的把握上,他将实践具体模式定义为人类劳动。着眼人类实践、寻求辩证发展最终成为马克思思想的价值所在。
朱文婷周泽红
“言说”之物·“建构”之基——析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
2015年
确保国家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提高对外话语地位,其关键在于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打造话语内核、寻找现实通路的二重模式,或为这一目标提供可能性路径:在话语内容方面,意大利传统哲学中"集体意志"、"国家精神"与"常识"概念的相互融合,成为话语的言说之物;在话语权实现方面,以"政治—市民社会"关系模型为传播场域,借助政党和有机知识分子两大言说主体开展的阵地战和运动战,成为"权力-权威"的话语斗争主要形式。其理论不仅因哲学深度成为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参照,也因方法论价值可为巩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决策参考。
朱文婷陈锡喜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常识
试析毛泽东机遇思想的中国话语被引量:1
2014年
机遇思想广泛见诸于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理论之中,其不仅和马克思的机遇观念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与内容上的连贯性,同时也是在中国语境中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考察与实践范式。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毛泽东机遇思想的中国话语,不仅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机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文婷陈锡喜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话语
共时、历时和即时:论习近平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三种时态被引量:5
2016年
围绕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分别从共时、历时和即时三种时态出发,对话语流脉、话语结构及话语权实践路径展开论述。历时话语权旨在理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并以话语的自信、自觉和自洽赋予主流意识形态新的生命力。共时话语权以"四个全面"总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展示了对话语系统性和结构性的顶层设计。即时话语权紧扣话语场域、话语主体、话语渠道和话语方式几个关键要素,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完成了静态"话语"与动态"权力"的叠加。
朱文婷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核心价值观
从“被动解释”到“主动改变”——略论马克思实践辩证观的嬗变
2013年
马克思以实践辩证观的独特视角重新阐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对实践理论的认识上,他注重"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二者间的辩证运动;在对实践主体行为的定义上,他把寻求世界本源的活动变成了为人类服务的活动;在对实践方式的把握上,他将实践具体模式定义为人类劳动。着眼人类实践、寻求辩证发展最终成为马克思思想的价值所在。
朱文婷周泽红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的机遇思想嬗变
2014年
机遇思想广泛见诸于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理论之中,其不仅和马克思的机遇观念有着逻辑上一致性与内容上的连贯性,同时也是在中国语境中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考察与实践范式。认真研究、科学把握毛泽东的机遇思想的中国话语,不仅有助于对马克思机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文婷陈锡喜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话语
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三个维度
2015年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从本体、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确定了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框架,阐述了核心价值观话语具有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生成逻辑,兼具宣传话语的即时性和理论话语的流变性特点;厘清了国家、社会、公民价值要求的三个层次,并以"马中西"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价值导向;确定了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主要受制于话语语境、话语参与者和话语媒介这些要素,提出在实践中提升话语解释力、感召力和传播力的基本思路。
朱文婷陈锡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的机遇思想嬗变
2014年
"机遇"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有利时期"。由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故而,机遇作为发展的偶然性表征,其整体趋势将受到历史必然规律的制约。马克思重视对机遇概念的思考,在其论著中不断修正个人认知,最终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机遇思想;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环境中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战略尝试,则是马克思机遇理论在中国的延伸。
朱文婷陈锡喜
关键词:毛泽东跨越卡夫丁峡谷
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融合——兼谈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进化论”被引量:1
2014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者,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者。针对当前部分教师双重角色相互分离乃至相互对立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知识分子"进化论",成为解决该矛盾的重要参照。该理论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做富于知识能力的"传统知识分子",还要成为宣传意识形态的"有机知识分子"以及综合育人的"专家知识分子",以实现思政理论课双重目标的相互协调,完成"思想"、"政治"与"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
朱文婷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知识分子
基于MIB的大规模网络异常节点检测
网络异常检测是发现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及时诊断排除网络运行中产生的故障,准确预测可能发生潜在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中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网络异常检测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快速有效地检测网络异常并准确...
朱文婷
关键词:网络检测网络管理网络故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