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继军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乙烯
  • 6篇茂金属
  • 6篇茂金属聚乙烯
  • 6篇金属
  • 6篇聚乙烯
  • 3篇等温结晶
  • 3篇共混
  • 3篇共混物
  • 3篇非等温
  • 3篇非等温结晶
  • 2篇粘弹性
  • 1篇等温结晶动力...
  • 1篇等温结晶行为
  • 1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动力学
  • 1篇断裂伸长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对苯二甲酸丁...
  • 1篇助剂
  • 1篇流变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9篇曾继军
  • 8篇何嘉松
  • 4篇李育英
  • 1篇廖霞
  • 1篇卜文胜
  • 1篇李育英
  • 1篇陈伟
  • 1篇陈伟

传媒

  • 4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化学通报
  • 1篇塑料包装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Ⅰ茂金属聚乙烯的结构、性能和加工Ⅱ粘弹性对二元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形成过程的影响
该论文分为两个部分.Ⅰ茂金属聚乙烯的结构、性能和加工.该文对国产茂金属聚乙 烯的结构、性能和加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高温凝胶色谱仪和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三种具有工业化前景的茂...
曾继军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等温结晶非等温结晶
茂金属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被引量:16
1999年
对茂金属催化和传统工艺生产的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用DSC测试了两种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对所得数据分别用Ozawa方程和莫志深方法进行了处理,发现:由于茂金属聚乙烯有着较高的立构规整性.所以虽然它的分子链较长,但结晶速率高于传统聚乙烯,两种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生长机理也不同。
曾继军李育英何嘉松陈伟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DSC
国产茂金属聚乙烯的加工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李育英曾继军何嘉松陈伟
关键词:国产化茂金属聚乙烯改性
茂金属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被引量:4
1998年
茂金属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曾继军李育英何嘉松*(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非等温结晶KeywordsMetalocenepolyethyleneNonisothermalcrystalizatio...
曾继军李育英何嘉松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非等温结晶催化剂
粘弹性变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共混物分散相尺寸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粘弹性变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共混物分散相尺寸的影响曾继军何嘉松沈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共混物,粘弹性,凝聚效应近五年来,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IPB)形态形成的具体过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曾继军何嘉松沈蓓
关键词:共混物粘弹性PBTPS
聚酰胺/聚醚砜共混物双连续相的形成被引量:1
1996年
聚酰胺/聚醚砜共混物双连续相的形成*卜文胜曾继军何嘉松**(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共混物,两相共连续两相共连续指组成二元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两相完全连续,是一种特殊的形态结构。这种结构对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卜文胜曾继军何嘉松
关键词:共混物聚酰胺聚醚砜
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被引量:27
2000年
研究了丁烯1 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 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对茂金属聚乙烯(mPE) 进行改性制得MmPE,MmPE 熔体对温度、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提高,在加工温度、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的表观粘度降低,加工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可在普通聚乙烯加工设备上,制备性能优良的茂金属聚乙烯薄膜制品.
曾继军李育英何嘉松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流变性聚烯烃
茂金属聚乙烯单向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茂金属聚乙烯单向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是用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加工助剂的混合物,特别是其中的茂金属聚乙烯可以是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茂金属聚乙烯的混合物,制备单向拉伸膜。本发明的茂金属聚乙烯单向拉伸膜,加工容易,...
何嘉松李育英曾继军
文献传递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粒子被引量:15
2002年
超临界流体用于制备超细粒子是一项新技术。本文综述了两种形成微粒的方法 :超临界快速膨胀法和超临界反溶剂法 。
廖霞曾继军何嘉松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技术超细粒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