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柳林

作品数:94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5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分子
  • 21篇分子量
  • 20篇神经网
  • 20篇神经网络
  • 20篇分子量分布
  • 13篇网络
  • 10篇数学模型
  • 8篇非线性
  • 7篇聚酯
  • 7篇反应器
  • 6篇遗传算法
  • 6篇最优控制
  • 6篇内模
  • 6篇内模控制
  • 5篇管式
  • 5篇RBF神经网...
  • 5篇参数整定
  • 4篇神经元网络
  • 4篇网络实现
  • 4篇控制器

机构

  • 94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北京世纪隆博...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四川...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94篇曹柳林
  • 31篇王晶
  • 15篇靳其兵
  • 12篇吴海燕
  • 6篇李晓光
  • 4篇潘立登
  • 4篇陈娟
  • 3篇刘展
  • 3篇李大字
  • 3篇李全善
  • 3篇吕南斗
  • 2篇江沛
  • 2篇史欣
  • 2篇孙哲
  • 2篇闫政
  • 2篇楚纪正
  • 2篇赵荣昌
  • 2篇黄颖华
  • 2篇魏华彤
  • 2篇江弘

传媒

  • 2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3篇化工学报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4篇仪器仪表用户
  • 4篇第23届过程...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化工自动化及...
  • 2篇广州化工
  • 2篇北京化工学院...
  • 2篇控制工程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聚酯工业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去伪策略的间歇过程自适应迭代学习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间歇聚合反应的质量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双层迭代学习的控制结构:外层面向批次间可测的终点质量指标采用基于在线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终端质量学习控制,为内层控制提供最优的设定值;对于内层面向批次内可测的过程变量,提出基于去伪策略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批次间温度设定值发生改变的问题,提高内层控制鲁棒性。内层控制方法具体如下:首先给出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改进去伪控制算法,然后将改进的去伪控制算法应用于迭代学习的控制框架中,利用去伪算法的实时自适应能力来调整内层迭代学习控制的控制器参数,并以闭环P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为基础推导去伪迭代学习控制器参数自适应律的数学描述。最后,将本文的方法应用于典型的间歇聚合反应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迭代学习算法要求参考曲线在迭代过程中保持一致的缺点,而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王晶王玥王伟曹柳林靳其兵
一种基于相对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主元分析方法进行主元提取时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有时会出现变化"均匀"缺陷,并且将该方法运用于故障检测时,通常使用单一的性能指标T2指标或SPE指标作为检测判据,容易遗漏一些重要信息,降低故障的检测效果。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研究了相对主元分析方法,并且将T2指标和SPE指标有机融合成综合指标,结合TE过程进行故障检测。通过单一指标SPE-时间图和综合指标-时间图的对比,发现综合指标图比SPE图报警时间早、误报少,说明了将综合指标运用于相对主元分析方法进行故障检测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欧阳高强曹柳林
关键词:故障检测
基于间歇反映器的迭代学习控制
2010年
根据间歇反应的特性,提出改进型的PID迭代学习算法。用这种方法实现的PID控制器结果简单,作用于系统中可以得到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动态特性。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王岢曹柳林
关键词:迭代学习控制律
利用RBF神经网络实现聚合反应的内模控制被引量:5
2003年
文中研究基于径向基 (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内模控制策略在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控制领域的应用。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的逼近能力 ,把内模控制推广到聚合反应过程质量指标控制这一非线性系统中。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稳态误差 ,在训练数据中增加了部分静态数据 ,有效的提高了模型的验证精度 ,大大改善了由神经网络构成的内模控制器的控制精度 ,消除了系统余差。仿真结果证明 。
熊莹曹柳林
关键词:内模控制非线性RBF神经网络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多变量动态系统模型
2005年
为了解决聚合产品分子量分布控制的难题,将神经网络引入对其进行了无需任何系统内部先验知识的黑箱建模。所使用的神经网络是由B样条神经网络和非线性递归神经网络(DRNN)组合而成,并使用误差反传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和学习,从而建立了多变量动态系统的分子量分布模型。在模型建立中将控制变量与分布参数的函数关系利用非线性递归神经网络描述,分子量分布函数使用B样条神经网络表示,仿真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取得了预期的建模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实用价值。
姜尔超曹柳林
关键词:B样条神经网络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分布的广义状态反馈跟踪控制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化工过程中分子量分布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广义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实现给定分子量分布的跟踪.该方法充分利用复合动态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分子量分布函数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分离,从而将分布函数的跟踪问题转化为动态权值向量的时间域跟踪问题,并设计了状态反馈与积分器相结合的控制结构,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对闭环系统稳定性和跟踪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王晶黄颖华曹柳林吴海燕靳其兵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稳定性
利用组合B样条神经网络实现对间歇反应过程的动态建模被引量:2
2011年
间歇反应过程具有强非线性、非稳态和反应时间固定等特点。利用间歇反应操作时间可预先确定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组合B样条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被控对象输出f(u,t)往往是操纵变量和时间的函数,新方法把这两类函数关系的模拟分别交由两个神经网络承担,以确定变化区域的时间变量作为B样条神经网络的输入,让其分担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部分,而输出变量与操作变量间的关系则由另一B样条神经网络表示,两个神经网络的组合输出建立间歇反应器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它不仅能够简化每个网络的结构,减少权值参数和训练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控制策略的求解。本文介绍了建模方法的设计过程,并应用于苯乙烯悬浮聚合间歇反应建模中,仿真实验研究了方法的有效性。还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算法。
褚燕彬曹柳林王晶
关键词:B样条神经网络
利用神经元网络实现门尼粘度的预估被引量:9
1997年
介绍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预估门尼粘度的软仪表。其中包括输入变量的选择、网络的构造、信号的预处理及在线修正方法等,文章最后报告了软仪表的现场运行结果。
曹柳林江弘陈红
关键词:神经元网络软仪表门尼粘度顺丁橡胶软测量
一类缩聚反应过程的分子量分布模型被引量:4
1999年
以一个工业化聚酯生产过程为例,将反应度法和生成函数作为工具,建立了描述此类缩聚反应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分子量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
曹柳林
关键词:缩聚反应数学模型分子量分布
利用二阶网络和判别分析建立分层混合专家模型
2007年
利用多层二阶神经元网络快速收敛及逼近连续函数的良好性质,并结合判别分析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分层混合专家结构模型。这种结构模型选用二阶网络作为专家模块,可调权值数量适中,收敛速度快;它首次引入判别分析统计方法,并借鉴模块化设计理念,构建了无训练参数的组合门网模块。专家和门网模块的改进与设计,从根本上降低了分层混合专家网络的训练难度,提高了网络的训练速度和泛化能力。对典型非线性pH值混合槽实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终止条件下,与目前常用的结构模型相比,新型结构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验证了新模型在函数逼近应用中的良好特性。
张继宾曹柳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