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梅

作品数:2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宿迁学院科研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语文
  • 6篇文教
  • 6篇教育
  • 4篇语文教育
  • 4篇审美
  • 4篇文学
  • 3篇大学语文
  • 3篇学语
  • 3篇语文课
  • 3篇语文课外
  • 3篇语文课外活动
  • 3篇魏晋
  • 3篇文论
  • 3篇经学
  • 3篇教学
  • 2篇大学语文教学
  • 2篇玄学
  • 2篇言意
  • 2篇语文教学
  • 2篇儒家

机构

  • 19篇宿迁学院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徐梅
  • 6篇屠锦红
  • 4篇吴建民
  • 1篇张进

传媒

  • 2篇开封教育学院...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浙江教育科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世纪前期语文课外活动述评
2011年
一从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至1920年前,整体上而言,中国语文教育对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的关注是极其少的。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中小学实行分科教学。诸多学科都大量引进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唯独语文学科却并没有因这一新的章程的颁布和实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屠锦红徐梅
关键词:《奏定学堂章程》课外学习活动语文教育
论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
2010年
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礼乐之教、诗教及审美人格的培养等方面。礼乐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诗教是独立于礼乐教化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人格塑造则是儒家审美教育的焦点所在。
徐梅
关键词:诗教
20世纪前期语文课外活动述评
2009年
语文学习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语文课外活动则充分彰显了这一理念。通过考察中国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现代语文教育从“小课堂”逐步走向了“大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对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中语文课外活动这一领域进行了梳理与思考。
屠锦红徐梅
关键词: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育史现代语文教育语文学习
“游”——诗性审美的开启与升华被引量:1
2006年
徐梅
关键词:诗性审美中国古代文学生命存在人生境界自我存在政权交接
经学思维范式下的文学观——宋濂文学思想述论
2013年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重要文臣。元末浮靡纤弱的文坛现状,明初以经学构建一统秩序的政治背景,以及宋濂经学家的身份,决定了他在文学上的经学思维模式。在文学功用论上,他强调明道致用;在文学创作论上,他主张宗经稽古;在文学风格论上,他提倡知言养气。
徐梅
关键词:文学观宗经
二十世纪前期语文课外活动述评
2012年
从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至1920年前,整体上而言,中国语文教育对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的关注是极其少的。
屠锦红徐梅
关键词:语文课外活动课外学习活动语文教育
人论到文论:魏晋“才性之辨”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被引量:1
2013年
"才性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不同时期人们对才、性以及才性之间关系的探讨与定位各异,才性之辨经历了由以性统才、注重人之德行到"唯才是举"、重视人之才智、彰显人之个性的发展过程。才性之辨的才性观、人物品鉴方法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文心雕龙》之理论建构影响深刻。刘勰品鉴文学的"体性"论、鉴赏文学的"六观"法、剖析文风的"八体"说,与才性之辨都存有异曲同工之处。
徐梅
关键词:才性六观八体《文心雕龙》
论先秦诗学的“《诗》学”特征
2010年
先秦诗学是中国古代诗学的发端,虽有很多文献资料都有对"诗"的议论,但先秦诗学具有显著的文献之"《诗》"的特点,而非我们现在理论强调的文体之"诗"学。
徐梅
关键词:先秦诗学
母语高等教育调查研究——基于大学语文教学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大学语文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探讨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四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学"以及"怎么考核"。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为母语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屠锦红徐梅张进
关键词:母语高等教育大学语文教学
玄学到文论:魏晋“言意之辨”的转化与生成被引量:1
2013年
魏晋玄学对文学理论的显著影响表现在"言意之辨"为文论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言意之辨"不仅直接影响了文论中的言意论,还启发了文学创作对言外之意的追寻。六朝文论家们从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跳出了形而上的理论困境,逐渐使文学语言超越到"言意之表"、"意之所随"的审美境界。"言意之辨"的生成则表现在文学本体论的形成。六朝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的本体即"意",等同于玄学的本体"道",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以语言这一"有"敞现本体的意义"无"。
徐梅吴建民
关键词:言意之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