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连阳

作品数:666 被引量:3,597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0篇期刊文章
  • 126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0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4篇创伤
  • 91篇手术
  • 86篇救治
  • 73篇直肠
  • 72篇外科
  • 65篇腹腔
  • 59篇结肠
  • 46篇严重创伤
  • 38篇多发伤
  • 36篇休克
  • 36篇细胞
  • 36篇腹腔镜
  • 32篇血性
  • 32篇肠癌
  • 31篇腹部
  • 30篇失血
  • 28篇诊治
  • 28篇脱垂
  • 26篇失血性
  • 26篇失血性休克

机构

  • 5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1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丽水市人民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市急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重庆市第三人...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泸州市人民医...
  • 2篇解放军324...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40篇张连阳
  • 100篇姚元章
  • 88篇刘宝华
  • 87篇张胜本
  • 86篇黄显凯
  • 67篇孙士锦
  • 66篇童卫东
  • 46篇王韬
  • 38篇李英才
  • 36篇谭浩
  • 26篇张伟国
  • 21篇罗东林
  • 21篇麻晓林
  • 21篇文亚渊
  • 20篇张安平
  • 20篇陈金萍
  • 19篇刘朝普
  • 19篇李阳
  • 18篇王正国
  • 18篇周健

传媒

  • 61篇创伤外科杂志
  • 40篇第三军医大学...
  • 27篇重庆医学
  • 25篇中华创伤杂志
  • 17篇大肠肛门病外...
  • 16篇世界华人消化...
  • 15篇第五届全国创...
  • 1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1篇第七届全国创...
  • 10篇中国普外基础...
  • 9篇消化外科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国肛肠病杂...
  • 7篇解放军医药杂...
  • 7篇第六届全国创...
  • 7篇第四届全国创...
  • 6篇结直肠肛门外...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3篇2017
  • 17篇2016
  • 26篇2015
  • 20篇2014
  • 24篇2013
  • 28篇2012
  • 36篇2011
  • 36篇2010
  • 36篇2009
  • 58篇2008
  • 44篇2007
  • 36篇2006
  • 17篇2005
  • 39篇2004
  • 9篇2003
  • 13篇2002
6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抗凝及细胞捕获的脱细胞骨基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抗凝及细胞捕获的脱细胞骨基质复合材料,其骨基质材料为在脱细胞的骨基质表面组装有具有抗凝作用的硫酸多聚糖与壳聚糖或纤维连接蛋白。其方法为先制备脱细胞骨基质材料,然后将具有抗凝作用的硫酸多聚糖(等)通过分子...
张波孙新君王正国张世昌张连阳周继红任明亮朱佩芳刘大维杨在亮
文献传递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小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小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方法: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非随机分为经腹腔镜和开腹两组,各21例,记录两组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留置胃管、开始进食、排便时间,...
高羽张连阳高鹏黄海云司若湟王建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
文献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被引量:2
2010年
严重创伤急救时,外科医师将救治重点放在致命性损伤上,对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常被忽视,或虽经初期处理软组织损伤后,但却留有不能或不宜闭合的创面或创腔。如何修复和暂时封闭创面,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是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姚元章孙士锦李英才王韬张连阳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严重软组织损伤手术技巧疗效创伤急救
一种大鼠“泻剂结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4
1998年
目的:应用大黄和酚酞建立一种大鼠“泻剂结肠”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84只,分2期,第1期36只,第2期48只,均分为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大黄组(饲料中添加有大黄粉)和酚酞组(饲料中添加酚酞)。第1期:大黄及酚酞开始剂量为100mg/kg·d^(-1),逐渐递增,30d后,大黄剂量为3 200mg/kg·d^(-1),酚酞为4000mg/kg·d^(-1);第2期:大黄及酚酞起始剂量为200mg/kg·d^(-1),3个月后,大黄最终用量为2600rag/kg·d^(-1),酚酞为3600rog/kg·d^(-1)。活性炭悬液推进法测定肠道传输功能,并行结肠标本HE染色及肌间神经丛嗜银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期试验中大黄组和酚酞组肠道传输均有明显减慢;肌间神经丛嗜银染色大黄组和酚酞组有肌间神经丛嗜银性减弱甚至消失。结论:本“泻剂结肠”大鼠模型具有慢传输性便秘的肠道传输延迟和肌间神经丛嗜银性明显降低等肠道功能及病理变化,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强。
张连阳高峰童卫东张胜本黄显凯
关键词:泻剂结肠动物模型
特发性便秘19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便秘的治疗。材料与方法:治疗特发性便秘197例,其中慢传输型便秘2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173例,后者包括直肠内套叠75例,直肠粘膜脱垂57例,耻骨直肠肌痉挛25例,直肠前膨出16例。慢传输型便秘主要表现便次少,排便间隔时间3~10d不等,少数有腹胀。直肠内套叠及直肠粘膜脱垂主要表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全、肛部坠胀、肛部阻塞、肛部疼痛、用手指插入肛门协助排便等症状。结肠传输试验:24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表现结肠传输障碍,标志物全部排出时间5~11d,平均7.4d。直肠内套叠及直肠粘膜脱垂患者中有25例排出时间延长至3~6d。排粪造影:直肠粘膜脱垂以前壁粘膜脱垂为主。直肠内套叠全层肠壁呈漏斗状套人,鞘部呈杯口状,伴肛直角变钝32例,会阴下降>3cm 23例。耻骨直肠肌痉挛表现耻骨直肠肌压痕加深。直肠前膨出显示直肠明显突向阴道。盆腔造影:45例行盆腔造影,34例显示直肠子宫/膀胱陷凹明显加深。24例慢传输型便秘20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4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脱垂54例、直肠内套叠23例。直肠粘膜缝缩术治疗直肠粘膜脱垂3例。改良式Orr's直肠悬吊治疗直肠内套叠52例,其中31例加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因伴结肠排泄时间延迟而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32例女患者加行子宫悬吊。
黄显凯张胜本张连阳
关键词:便秘特发性便秘
胸部穿透伤的急救复苏
胸部穿透伤多为利器和枪弹伤所致,可引起心血管、肺、膈肌等的损伤,同时可伤及腹内脏器。由于出血、张力性气胸、心脏压塞、静脉回流不足导致低氧和低血容量,部分患者在现场和到达急诊室时呼吸心跳已停止或已处于濒死状态,其急诊复苏需...
王希龙张连阳
关键词:胸部穿透伤急救复苏膈肌损伤张力性气胸心脏压塞剖胸探查术
文献传递
rhTNF与抗肿瘤药物合用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被引量:4
1997年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对SW-480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低敏感,但对细胞克隆生长的抑制作用很经。将TNF与5-Fu联合应用,单用TNF94u/ml深度对SW-480只有克隆生长抑制作用其杀伤率不到2%,5-Fu12.5mg/L浓度单用杀伤率只8.6%,但合有香TNF杀伤率提高1270倍,5-Fu刹伤率提高15倍,MMC0.625mg/L浓度单用杀伤率23.8%,单用TNF1.
张胜本周晓武张连阳黄显凯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结肠肿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是指创伤后血容量快速、明显丢失导致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氧输送减少,组织灌注降低,细胞缺氧,脏器损害,甚至死亡的状态[1]。由于损伤控制外科、确定性介入治疗、合理液体复苏、无创早期监测技术和医学信息学等的进步,使院前急救、早期院内救治等有了较大的发展,
张连阳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
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策略及损害控制技术研究
张连阳白祥军都定元郭庆山谭浩刘涛孙士锦李占飞李阳麻晓林
该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11B01)等,属灾难医学和创伤医学领域。率先组建集中收治模式的创伤中心,制订创伤紧急救治临床路径,在重庆市内30余家医院、市外50余家医院示范,并以不同层次创伤中心为基础在重...
关键词:
关键词:紧急救治
努力提高综合性医院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水平被引量:24
2017年
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各种原因导致的损伤是人类死亡的第五位原因,尤其是45岁以下人群的首位致死原因。我国的创伤发病情况与全球相似,但在救治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救治体系不完整、专业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整体救治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等。提高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的救治水平,是我国急诊创伤医学领域的努力方向,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笔者结合所在三家医院的实践及国际创伤医学新进展,主要就我国院内创伤急救相关问题阐述如下,为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张茂赵小纲白祥军张连阳
关键词:严重创伤救治水平急诊创伤卫生问题致死原因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