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辉

作品数:70 被引量:43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病理
  • 19篇肿瘤
  • 15篇临床病理
  • 11篇肾病
  • 10篇免疫
  • 10篇病理分析
  • 9篇细胞
  • 8篇蛋白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6篇组织化学
  • 6篇细胞癌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胆囊
  • 5篇胆囊癌
  • 5篇胰腺
  • 5篇腺癌
  • 4篇血管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机构

  • 5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1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内江市第三人...

作者

  • 68篇张秀辉
  • 12篇胡章学
  • 10篇何度
  • 8篇江贤萍
  • 6篇严律南
  • 6篇熊开琴
  • 6篇杨立川
  • 6篇韩新华
  • 5篇徐缓
  • 5篇付平
  • 5篇赵纪春
  • 5篇文天夫
  • 5篇李俸媛
  • 5篇李波
  • 5篇卢实春
  • 4篇卢一平
  • 4篇杨宇如
  • 4篇刘先蓉
  • 4篇陈德珍
  • 3篇李虹

传媒

  • 11篇华西医学
  • 9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肝脏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盲法对每一纳入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经直肠B超和膀胱镜检查,以膀胱镜结合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当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或/和B超阳性时,联合诊断试验的结果为阳性;当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和B超均阴性时,联合诊断试验的结果为阴性。结果纳入1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手术后1年以上的门诊随访病例,其中57例复发,复发率为38·51%。单用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诊断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89·47%[95%CI(0·82,0·98)]和87·91%[95%CI(0·81,0·95)],ROC曲线下面积为82·22%。单用B超诊断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57·90%[95%CI(0·45,0·71)]和90·11%[95%CI(0·84,0·96)],ROC曲线下面积73·13%。当结合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和B超联合诊断时,敏感性提高至94·74%[95%CI(0·89,1·00)],而特异性有所下降,为84·62%[95%CI(0·77,0·92)],ROC曲线下面积增加为98·28%。结论非侵入性的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可常规用于术后病例的随访。
魏强张庆江张秀辉
关键词:膀胱移形细胞癌术后复发膀胱镜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观察并比较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比较组织PSMA与PSA对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三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用PSMA和PSA单克隆抗体对 70例前列腺癌 (PCA)、2 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2 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 (BPH)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 ,PSA则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高表达 ;组织PSMA对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SA。结论 PSMA是较PSA更具特异性的前列腺癌瘤标 ,可望取代PSA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瘤标 。
李虹曾浩魏强杨宇如刘卫平张秀辉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肿瘤PSMAPSA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方法 收集2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明显好发,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1)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但核分裂象相对罕见;(2)常出现肿瘤细胞以薄壁血管或肌性血管为中心的放射状分布;(3)常见多核瘤巨细胞和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表型呈黑色素细胞标记(HMB45、MART-1)和平滑肌细胞标志物(SMA)双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TFE3、p53在肿瘤细胞中分别有16%(4/25)、32%(8/25)、24%(6/25)和60%(15/25)不同程度表达.结论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形态学多变,但具有较明确的免疫表型特点,需与多种肿瘤鉴别,其生物学行为趋向良性.
徐缓王欢张秀辉李甘地
关键词:肝肿瘤脂肪瘤
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供肝植入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相关受体在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下供肝植入前后移植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移植物HBV再感染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射免疫法、HBV 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定期检测78例受体手术前后血清及90例供肝活检组织,重点观察供肝植入前后HBV标志物在肝组织及血清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移植时无论受体为HBV活跃复制状态或非活跃复制状态,供肝植入后2 h内活检肝组织既无HBV DNA又无HBsAg、HBcAg阳性证据。结论 在现有预防措施下,无论受体术前HBV复制状态如何,健康供肝无术中HBV颗粒直接感染的证据,其机制及在远期HBV再感染中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戴军卢实春严律南李波赖威刘隽赵冀文天夫赵纪春顾梅林琦远王文雅张秀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移植受体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标志物
小肠肉瘤样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小肠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采用光镜结合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小肠肉瘤样癌标本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例小肠肉瘤样癌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43~72岁,平均61.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5.5cm,呈菜花状或息肉状。光镜下可见3种肿瘤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及间变性细胞,多呈片状或束状排列,偶呈巢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6例vimentin、CKpan、EMA及CK7均为强阳性;CK20有两例弱阳性;CEA有1例弱阳性;NSE及Syn在6例均为阳性表达,CgA3例阳性,阳性强度为弱阳性~中等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37%~73%,平均值为51.6%。随访4例患者在术后2~7个月内死亡。结论小肠肉瘤样癌罕见,多发于老年男性,免疫组化证实有上皮及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很差,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很重要。
姜勇江贤萍张秀辉阳斌
关键词:小肠肿瘤肉瘤样癌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
原发性肝癌肉瘤1例被引量:4
2006年
何度徐缓张秀辉
关键词:肝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MVD-CD105和MVD-CD34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移植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抗CD105、CD34抗体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判断HCC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获得随访资料的112例HCC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其中伴有癌旁组织为100例)HCC肝移植患者肿瘤组织中微血管CD105、CD34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D34主要表达于HCC的肿瘤区域,显示瘤内成熟肿瘤血管,而CD105主要表达于紧邻肿瘤的癌旁区域,能够显示癌旁活性新生血管;pTNM分期、肿瘤直径及甲胎蛋白(AFP)值仅在单因素分析中对预测肝移植复发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MVD-CD105和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tumor thrombus,PVTT)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预测肝移植复发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癌旁MVD-CD105与门静脉癌栓(rs=0.257,P=0.010)、pTNM分期(rs=0.350,P=0.000)、AFP(rs=0.208,P=0.038)具有相关性。结论抗CD105抗体可作为标记肝癌内活性新生血管的理想标记物,MVD-CD105在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HCC肝移植术后预测复发的一项独立指标,有前景成为辅助HCC肝移植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标记物。
王瑜张秀辉郭鹏严律南何度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肝癌复发
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CT表现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与肾盂移行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参数与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8例肾细胞癌及1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同层动态CT扫描,计算动态CT参数,增强后组织的CT增值(ΔHu),时间密度曲线升段斜率(S)、组织血管增强比值(TBR)、TDC类型及相应TD曲线下面积(AR)值。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体及VEG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数“热点”(hotspot)MVD、VEGF蛋白表达量,并观察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微血管分布。结果①癌组织MVD与动态CT参数S、ΔHu、TBR、AR及TDC类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562、0.515、0.53及0.568。VEGF蛋白表达量与MVD及动态CT各参数间均无明显相关性。②三型TD曲线对应的RCC癌组织MVD分别为128.6、147.5、161.8。三型间有统计学意义。VEGF分别为11442.6、12288.8、12539.2,无统计学意义。③RCC、TCC的斜率S与各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ΔHu在RCC曲线三型间有显著性差异,TCC除A与C型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AR值,A与B型间无统计学意义,余型间有显著性差异。TCC三型间A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RCC、TCC的TBR无统计学差异。④RCC与TCC增强CT表现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类型肿瘤间血管生成的不同。结论螺旋CT动态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有助于评价肿瘤血供、血管生成情况及其分布,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预测预后。
王金红闵鹏秋张秀辉刘荣波
关键词:肾细胞癌移行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
淀粉样变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淀粉样变性肾病的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淀粉样变性肾病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肾穿刺活组织进行常规染色、刚果红、高锰酸钾氧化刚果红染色后光镜、偏振光观察,同时做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在肾脏的不同部位,淀粉样蛋白呈不同程度的沉积。10例为淀粉样轻链(AL)蛋白型,1例为淀粉样相关(AA)蛋白型。淀粉样蛋白沉积区HE染色呈无定型弱嗜伊红玻璃状,PASM染色见特征性毛刷样结构,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偏振光下见苹果绿色双折光,经高锰酸钾处理后1例刚果红反应消失。免疫荧光:4例显示IgM和(或)IgG灶性系膜区阳性。5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其中1例λ强阳性;2例λ强阳性、κ弱阳性。结论淀粉样变性肾病是一种少见的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可与其他肾脏病变相区别。
杨晓青张秀辉胡章学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肾活检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后抗病毒治疗的远期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在拉米夫定或(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性用药时,体内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预防复发及个体优化治疗措施。方法ELISA法、HBV DNA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定期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及肝穿刺组织中的HBV标志物,回顾性观察96例受体术后HBV标志物在随访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最长7年随访时间内共有17例(17.71%)乙型肝炎复发患者。2年乙型肝炎实际总体复发率为22.0%,术前病毒复制状态对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有影响(P〈0.05);82.4%(14/17)乙型肝炎复发者发生在术后3年内,是3年后复发人数的4.7倍(P〈0.01);3年内复发者中,术前为HBV活跃复制者占78.6%(11/14)。抗-HBc和抗-HBe检出率随时间下降,但仍长期存在。结论术后乙型肝炎复发依然存在。对于术前非HBV活跃复制受体,在术后严格联合预防用药且有补救方案前提下,以术后3年作为时间尺度来尝试停用或降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用量,从而建立一套不同病毒及免疫状态下的个体用药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戴军卢实春严律南李波赖威赵冀金圣杰文天夫赵纪春曾勇顾梅陶传敏张秀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核苷类似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