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弩

作品数:133 被引量:297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儿童
  • 23篇外伤
  • 21篇出血
  • 19篇外伤性
  • 19篇颅脑
  • 17篇脑损伤
  • 16篇血肿
  • 16篇细胞
  • 15篇手术
  • 15篇颅脑损伤
  • 14篇血管
  • 14篇硬膜
  • 13篇脑积水
  • 13篇积水
  • 12篇重型
  • 12篇重型颅脑
  • 12篇脑室
  • 10篇重型颅脑损伤
  • 10篇颅内
  • 9篇脑出血

机构

  • 69篇温州医学院附...
  • 57篇温州医科大学
  • 7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133篇张弩
  • 77篇林坚
  • 73篇盛汉松
  • 56篇尹波
  • 20篇周辉
  • 17篇蔡铭
  • 13篇许尚虞
  • 13篇王怀瓯
  • 10篇陈大庆
  • 9篇俞丽生
  • 8篇龚裕强
  • 8篇孙来芳
  • 7篇孔万权
  • 6篇应斌宇
  • 6篇林振浪
  • 6篇许璟
  • 6篇王征
  • 5篇林逢春
  • 5篇魏大臻
  • 5篇张一平

传媒

  • 10篇浙江创伤外科
  • 8篇温州医学院学...
  • 6篇医学研究杂志
  • 6篇2015浙江...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浙江医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20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1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SHI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各15例。早期营养组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免疫营养组除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外,同时给予谷氨酰胺颗粒10g,3次/d。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治疗第1、7和14d,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结果①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和14d,CD3+水平较低(P<0.05),CD4+水平较低(P<0.01);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CD4+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营养组第14d,CD4+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CD3+、CD4+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第14d,CD3+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CD4+水平较高(P<0.01)。②免疫球蛋白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和14d,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第14d,IgG水平较高(P<0.05)。③营养代谢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d,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白蛋白水平较高(P<0.05)。结论 SHI患者急性期存在蛋白质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抑制。在加强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营养或者早期免疫营养,尤其是早期免疫营养,能促进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龚裕强魏大臻林丽娜孙来芳程碧环齐艳红陈慧陈大庆张弩应斌宇
关键词:免疫营养谷氨酰胺重型颅脑损伤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开颅减压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3例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月进行疗效评价,23例患儿中,恢复良好...
张弩俞丽生林坚盛汉松尹波
2例自主呼吸停止病人的抢救报告
今年我科对2例自主呼吸完全停止的病人进行抢救。1例系车祸至左侧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疝病人。无呼吸。急诊行大骨瓣减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现已痊愈出院。另1例系自发性小脑出
尹波张弩
文献传递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3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
蔡铭林中啸张一平尹波盛汉松张弩
文献传递
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阀治疗脑积水
目的讨论可调压分流阀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分流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自2005年到2009住院36例脑积水患者,其使用可调压分流阀进行治疗,分析调节次数和分流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并与同时期使用固定压力阀门...
盛汉松张弩林坚王怀瓯尹波
文献传递
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导致急性出血的外科手术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导致急性出血的外科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对5例CT检查提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并采用16层螺旋CT进一步行头部CTA检查发现脑...
张弩盛汉松林坚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CT血管造影脑出血
文献传递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蝶骨大翼发育不良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合并蝶骨翼发育不良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手术并发症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蝶骨大翼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本例患者为女性,14岁,临床表现为右侧搏动性突眼、视力消失、头面部"咖啡斑" 。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眼眶扩大和蝶骨大翼完全缺失。术中使用人工"塑形"的钛网在眼眶和颅中窝之间作为"衬托物" ,在钛网上再覆盖骨膜进行颅底缺损重建术,术后发生手术相关性感染,经过抗感染和引流治疗后感染控制。患者术后1个月眼球突出明显改善,眼球搏动消失,随访28个月症状无复发,颅骨未见吸收。结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合并蝶骨翼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进行个性化治疗。使用钛网经颅入路对蝶骨翼发育不良进行颅底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它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且未见颅骨吸收,但是存在手术相关的感染风险。
盛汉松王茂德林坚林逢春李丹东方均浩张弩
关键词:搏动性突眼颅底重建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1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本例25岁女性患者以突发神志不清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CT检查示左颞顶叶脑出血,头部DSA检查示左顶叶软脑膜动静脉瘘,系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回流到左侧横窦,未发现畸形血管团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经过开颅左颞顶叶血肿清除加软脑膜动静脉瘘断流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头部DSA复查脑膜动静脉瘘已完整断流。结论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颅内罕见血管性疾病,外科断流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具体的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等因素决定,以达到良好的结果 。
盛汉松张弩林坚王怀瓯尹波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术
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调查并了解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浙江省24家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人院CT检查、伤后的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内容及相关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219例患者基本能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至伤后第7天,营养给予率为99.1%。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多样化,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比例较高。创伤后30d内,所有患者的能量给予量占目标量百分比逐渐增加,从(42.8±34.1)%增至(85.5±27.7)%(P〈0.05);但是能量给予达标率偏低(6.2%~29.1%)。蛋白给予达标率也偏低(12.4%-24.3%),且伤后30d内变化不明显(P〉0.05)。随访至伤后6个月,其中预后良好113例,预后不良89例,17例死亡。预后分析显示,7d内能量给予不达标组的患者伤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能量给予达标组(X^2=8.354,P〈0.05)。营养支持治疗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多种并发症,其中高血糖的发生率最高(0.5%~13.7%)。结论浙江省医疗单位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虽然能做到早期给予和多样化给予,但却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给予达标率严重偏低的问题。
杨小锋王浩魏晓捷田达郁慧杰陈彦飞颜艾娄晓辉韩瑞璋沈建国沈伟张弩章卫桥赵明沈罡牟朝晖杨松斌叶汝勇金涌陈毅力俞文华高峰吴崇光但建新方向明
关键词:颅脑损伤营养支持问卷调查多中心研究
类似脑膜瘤样颅内孤立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
2020年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 xanthogranuloma,JXG)是一类自发性良性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主要发生于年轻患者,尤其好发于10岁以下幼年,很少见于成人[1]。JXG可能的致病因素与基因缺陷如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病毒感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相关[2-4]。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很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JXG更为罕见。笔者报告一例术后病理证实的类似脑膜瘤样颅内孤立性JXG,并文献复习如下。
俞丽生盛汉松林坚林冬冬张弩
关键词:幼年性黄色肉芽肿颅内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