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辉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脑积水
  • 5篇脑室
  • 5篇积水
  • 5篇出血
  • 4篇引流
  • 4篇颅脑
  • 3篇血管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外伤
  • 3篇外引流
  • 3篇儿童
  • 3篇成年
  • 3篇成年大鼠
  • 2篇电镜
  • 2篇多能成体祖细...

机构

  • 23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6篇周辉
  • 20篇张弩
  • 19篇林坚
  • 15篇尹波
  • 14篇盛汉松
  • 6篇许尚虞
  • 5篇杨林
  • 3篇俞丽生
  • 2篇徐坚
  • 2篇林逢春
  • 2篇林振浪
  • 2篇林逢春
  • 1篇王宇倩
  • 1篇朱剑虹
  • 1篇王茂德
  • 1篇饶竞
  • 1篇王恒
  • 1篇李贺
  • 1篇虞志康
  • 1篇许崇永

传媒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
2004年
张弩周辉杨林
关键词: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克隆性室管膜下区CNS
脑出血后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近年来,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研究已有报道,我们通过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进行成年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出血部位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情况。
张弩周辉杨林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模型成年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出血部位
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极低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致脑积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估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极低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致脑积水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出生时体质量〈1500g的极低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积水,进行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储液囊埋植后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脑脊液引流次数,间歇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并观察术后的并发症。若储液囊引流无效者,改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果12例脑室出血Ⅲ级8例,Ⅳ级4例,孕龄26~32周,出生时平均体质量为(1023±223)g。埋植Ommaya储液囊时日龄为(17.7±3.1)d,平均体质量为(1126±236)g。术后1例患儿死于肺部相关并发症,存活的11例患儿中,7例未发现脑室进行性扩大,3例取出储液囊。4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并同时取出储液囊。储液囊埋植引流的相关主要并发症(皮肤裂开、脑脊液漏、脑脊液感染、脑室出血)发生率为6/12例(50%),3例出现皮肤切口裂开合并发生脑脊液感染,2例单独出现脑脊液感染,1例术后出现脑室出血。结论储液囊脑室埋植引流治疗极低体质量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致脑积水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满意、预防或减轻部分患儿脑积水的进一步发展、避免行永久性分流术等优点,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盛汉松林振浪俞丽生王恒张弩周辉尹波林坚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积水储液囊
颅脑外伤并三重型酸碱失衡的临床研究
1997年
本文报告112例监护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发现TABD42例,占37.5%。95%呈呼碱+代酸+代碱型,与原发病有关。指出对于高AG值病人,要警惕TABD的发生。经常监测血气,电解质,计算AG值是早期发现TABD的关键。同时探讨了TABD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原则。
徐坚泰力周辉
关键词:颅脑外伤监护阴离子间隙酸碱失衡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趋向小鼠脑胶质瘤的研究
2013年
目的 检测通过颈动脉注射人骨髓间质细胞(hMSCs)移植趋向小鼠脑胶质瘤.方法 分离培养hMSCs,检测其CD73、CD105和CD90的表达;分析U87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体外hMSCs迁徙的作用,测定U87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通过颈动脉注射移植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MSCs,观察其向裸小鼠U87脑移植瘤模型趋向及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的hMSCs呈长梭形、折光性强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高表达CD73、CD105和CD90; U87条件培养基可以促进hMSCs的细胞迁移,在培养3d时,U87细胞培养上清的TGF-β1为(0.633±0.096) μg/L,而VEGF为(4.065±0.189) μg/L;将GFP标记的hMSCs通过颈动脉注射移植,3d后在裸小鼠脑内可观察到带有绿色荧光的细胞.结论 颈动脉注射移植的hMSCs能够趋向迁徙到裸小鼠脑胶质瘤,可能与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相关.
张弩林坚盛汉松尹波周辉
关键词: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微血管密度小鼠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附207例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的因素。方法对2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44.4%,年龄、GCS评分、脑疝、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血压、血糖等因素均与死亡率相关。结论年龄增大、GCS评分低、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低血压、缺氧、高血糖等均显著增加死亡率。
林坚周辉张弩
关键词:颅脑损伤死亡率
枕骨蛛网膜颗粒隐窝的影像诊断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枕骨蛛网膜颗粒隐窝的CT、MR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收治的23例枕骨蛛网膜颗粒隐窝的CT及MR影像特点。结果:23例枕骨蛛网膜颗粒隐窝均位于枕骨粗隆下方,CT表现为穿凿样骨质缺损,深达板障或外板,境界清锐。骨质缺损区横径为7~30mm(最大者为双侧对称性生长,各侧均为25mm×30mm)。8例MR显示内部信号均匀、且在各个序列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3例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后均未见病灶强化。结论:蛛网膜颗粒隐窝是一种正常变异,通常与临床表现无关,有影像学特征表现。认识其CT、MR特征表现对与枕骨破坏性病变的鉴别非常重要。
程建敏周辉郑祥武夏圣伟程春生许崇永虞志康
关键词:颅骨蛛网膜颗粒磁共振成像
成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突触形成和电生理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成人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后新生神经元突触形成和电生理功能。方法从开放性脑损伤患者外露的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成人NSCs,利用病毒基因转移的方法对成人NSCs进行标记。将rAAV-LacZ标记的成人NSCs进行裸鼠脑内移植后行免疫电镜检查,观察新生神经元突触形成情况;重组GFP逆转录病毒标记成人NSCs裸鼠脑内移植后进行脑片的细胞电生理检测。结果免疫电镜检查表明成人NSCs移植后分化的神经元与宿主细胞之间形成突触联系,膜片钳检测显示由成人NSCs分化而来的GFP阳性神经元具有自发的动作电位,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可记录到Na+、K+电流。结论成人NSCs移植后可以与宿主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其分化的神经元细胞具有电生理功能。
杨林周辉王宇倩朱剑虹
关键词:膜片钳免疫电镜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对脑出血的移植治疗作用。方法:从成年SD大鼠的海马中分离、培养、鉴定NSCs,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BrdU标记的NSCs注入到血肿同侧的尾状核内。不同时间处死大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SCs在体内的分化情况。结果:经Nestin染色证实能从成年大鼠的海马中分离出NSCs,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移植的NSCs能在出血区分化为神经原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移植的NSCs在大鼠脑内血肿周围能够成活。
张弩周辉杨林林坚尹波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出血
储液囊植入与改良脑室外引流在儿童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俞丽生周辉尹波张弩施红英李贺林坚林振浪林逢春盛汉松许尚虞
新生儿脑室出血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在过去的20余年中曾提出多种治疗方案;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国内亦无统一标准。该项目针对上述原因,自选课题“储液囊植入与改良脑室外引流在儿童脑积水治疗中的...
关键词:
关键词:脑室出血梗阻性脑积水神经系统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