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克旭

作品数:138 被引量:560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3篇化学工程
  • 17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3篇发酵
  • 35篇氨酸
  • 29篇发酵条件
  • 26篇育种
  • 24篇选育
  • 17篇生产菌
  • 17篇谷氨酸
  • 16篇L-异亮氨酸
  • 13篇芽孢
  • 13篇芽孢杆菌
  • 13篇诱变
  • 12篇分批发酵
  • 12篇高产菌
  • 11篇突变株
  • 11篇枯草芽孢杆菌
  • 11篇产生菌
  • 10篇原生质
  • 10篇原生质体
  • 10篇质体
  • 10篇肌苷

机构

  • 95篇天津科技大学
  • 43篇天津轻工业学...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广西科技大学
  • 3篇哈尔滨学院
  • 3篇天津职业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包头轻工职业...
  • 1篇杭州味精厂
  • 1篇早稻田大学
  • 1篇山东商业职业...
  • 1篇江苏诚意药业...

作者

  • 138篇张克旭
  • 108篇陈宁
  • 33篇刘淑云
  • 20篇张蓓
  • 18篇王健
  • 13篇宋文军
  • 11篇熊明勇
  • 10篇谭青乔
  • 9篇伍时华
  • 8篇方杰
  • 7篇魏少军
  • 7篇魏春
  • 7篇赵丽丽
  • 6篇杨海军
  • 6篇刘辉
  • 6篇赵丽丽
  • 6篇陈宁
  • 5篇徐咏全
  • 5篇谢玉锋
  • 5篇孙振环

传媒

  • 18篇发酵科技通讯
  • 15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天津轻工业学...
  • 8篇天津科技大学...
  • 8篇中国食品工业...
  • 6篇中国食品工业...
  • 6篇中国食品工业...
  • 5篇氨基酸和生物...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南开大学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无锡轻工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工学院学...
  • 3篇中国食品工业...
  • 3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工业微生物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年份

  • 5篇2006
  • 12篇2005
  • 23篇2004
  • 36篇2003
  • 21篇2002
  • 13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89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葡萄糖酸钠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酶缺陷突变株不能以 D-葡萄糖酸为唯一碳源生长 ,但其作为 D-核糖的前体则是有效的。固定碳源总量 ,利用 D-葡萄糖与 D-葡萄糖酸钠混合碳源发酵 ,在12 0 g/ L的 D-葡萄糖酸钠浓度时 ,菌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发酵在 4 0 h时结束 ,D-核糖产量达 18.8g/ L ;在 30 g/ L的 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时 ,发酵 72 h,D-核糖产量达 6 8.5 g/ L。
魏少军刘淑云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D-核糖发酵菌体生长
D-核糖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9
2002年
以肌苷产生菌B3为出发菌株 ,通过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及原生质体紫外线等复合诱变处理 ,获得一株核糖高产积累突变株B1916。对突变株B1916遗传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该突变株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发生了变化 ,如对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 ,不能利用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酸 ;丧失孢子形成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呈链状、数字状等。
王树庆张咏梅张克旭
关键词:突变株生理特征D-核糖高产菌株选育
基于遗传算法在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中的应用
2003年
把遗传算法应用于求解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参数,能进一步提高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状态变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模拟值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过程.
宋文军张克旭陈宁熊明勇
关键词:发酵生产遗传算法发酵过程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鸟氨酸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紫外线诱变 ,定向选育出一株鸟氨酸生产菌A1 1 57,其遗传标记为 Arg- +D-Argr+SGr,并能耐受高浓度葡萄糖。对菌株 A1 1 57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在最佳培养条件下 ,该菌株 L-鸟氨酸产量可达 9.85g/ L。
陈宁潘韵方杰刘淑云张克旭
关键词:鸟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生产菌诱变
利用淀粉直接发酵生产肌苷菌株的构建被引量:2
1997年
以肌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F_2为受体菌,利用质粒DNA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糖化型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BX96导入肌苷产生菌TF_2中,转化频率为5.7×10^(-6),获得一株能以淀粉为碳源生产肌苷的转化子T140(pBX96),该工程菌株能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平均积累肌苷4.64g/L,经过92代,质粒自发丢失率为0.78%。培养48h后,工程菌株的糖化型α—淀粉酶活力为受体菌的7.79倍。并对工程菌株TI40(pBX96)的发酵条件做了初步摸索。
陈宁王艳萍王一芃张克旭
关键词:肌苷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
发酵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仿真技术具有安全、方便和高时效的特点,可以仿真出过程的可能状态,实现快速寻优,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本文使用LabVIEW建立了基于发酵过程中菌种、基质和产物动力学关系的发酵过程仿真器。通过仿真,提出了使用TQ9806菌株进行L-亮氨酸发酵的优化实验方案。仿真结果和实验验证符合,大幅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姚志湘伍时华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发酵过程动力学计算机仿真LABVIEWL-亮氨酸
鸟苷产生菌的代谢途径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代谢工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改变某些途径中的碳架物质流量或改变碳架物质流在不同途径中的流量分布 ,其目标就是修饰初级代谢 ,将碳架物质流导入目的产物的载流途径以获得产物的最大转化率。利用途径分析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生产鸟苷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 3种基础模型 ,鸟苷理论摩尔产率分别是 0 6 2 5、0 75和 0 6 6 7,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生产鸟苷的最佳途径的通量分布。
王健周昌平张蓓张克旭
关键词:鸟苷代谢通量枯草芽孢杆菌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
本研究在摇瓶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出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配比。利用计算机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和模拟,建立了培养基各组分对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在此条件下,L-异亮氨酸产...
王菲张克旭陈宁
关键词:L-异亮氨酸培养基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文献传递
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3年
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是生物体内嘌呤产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负责催化全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反应。肌苷属于嘌呤核苷,是食品和医药行业广泛应用的重要产品。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在肌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肌苷的产量,对工业化生产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基因表达与调控方面对其做了介绍,为肌苷产量的提高工作奠定了基础。
徐咏全张蓓张克旭
关键词:基因表达
L-亮氨酸产生菌TK0303的5 L罐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L-亮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TK0303(Met-+2-TAr+-αABr+β-HLr+SGr+Rifr800μg.mL-1)进行了5L发酵罐分批发酵试验,该菌株发酵68h,产L-亮氨酸26.44g.L-1。以5L罐分批发酵试验数据为依据,对L-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ALAB软件进行模型拟合,拟合模型较好地反映了L-亮氨酸分批发酵过程。
宋超先张文生谢玉锋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L-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