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志林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婴儿
  • 2篇有声
  • 2篇有声语言
  • 2篇语言
  • 2篇考辨
  • 2篇高职
  • 1篇大学生
  • 1篇代文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译文
  • 1篇远程
  • 1篇远程教育
  • 1篇院校
  • 1篇职高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历代文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机构

  • 8篇杭州职业技术...

作者

  • 8篇廖志林
  • 1篇沈晓蕙
  • 1篇程君青

传媒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无以”注释考辨
2007年
廖志林
关键词:《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辨注释文学课程中文专业
以提升生产力为价值取向的高职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被引量:6
2006年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应定位于改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者的技术水平,提升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此,产学研平台建设必须以提升生产力为价值取向,以实训基地为中心,以模拟中心、应用型研究所、教师工作室等机构为辅助,着力推进高职的产学研工作。
廖志林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生产力虚拟现实
高职高专毕业生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08年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应该将毕业生质量的好坏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生质量的评估可以从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三个层面开展。评估机构应该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机构转移,以提高评估结果的社会公认度。评估的方法尽可能量化,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廖志林程君青沈晓蕙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从初生婴儿的啼哭声(mama)看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
2007年
通过不完全的调查与研究,笔者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初生婴儿的啼哭声相同,不同民族语言中人们对母亲的称呼相同或相近;不仅如此,而且不同民族语言中人们对母亲的称呼和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也相同或相近。透过这一独特现象,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与人类发音器官自然发出的生理性原音具有同一关系,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在母婴特有的生存关系中对彼此大脑心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人们对母亲的称呼和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根据以上研究,笔者作出这样的推断: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的母音,人们对母亲的称呼(mama)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
廖志林
关键词:妈妈有声语言
探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被引量:6
2006年
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客忽视的问题。文章从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入手,对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问题、人文环境的退化、失缺问题、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驱动力问题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廖志林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
《古文观止》译文的几处考辨
2007年
《古文观止》一书,每篇文章之后均附有译文。这些译文为读者读懂原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译文中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影响读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廖志林
关键词:《古文观止》译文考辨
关注远程教育的教育质量
2006年
 远程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短短几年就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足以影响远程教育的质量以及远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论及了远程教育的优势,特别是针对远程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相关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廖志林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类有声语言的最早形态及其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人类有声语言的发展经历了mama语、拟声语和创造语三个阶段。从对人类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和不同语系语言对母亲的称呼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可知,对母亲的称呼源于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的母音,而对母亲的称呼则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mama”是人类有声语言的最早形态。人类社会仅仅使用“mama”这样唯一的一种有声语言作为交流手段的现象,应该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mama”语早于拟声语言而存在,是人类有声语言的起始阶段。拟声语言模拟事物的声音,它在人类有声语言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语言样式。而人类自身的进化和社会发展为人类有声语言的创造提供了客观条件。
廖志林
关键词:有声语言母亲婴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