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惠忠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4篇肝炎
  • 3篇重型
  • 3篇慢性
  • 2篇蛋白
  • 2篇乙型
  • 2篇伤风
  • 2篇破伤风
  • 2篇重型乙型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指标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炎血清
  • 2篇HBV_DN...
  • 2篇病毒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因子

机构

  • 1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康惠忠
  • 6篇郑晓丹
  • 5篇陈瑞烈
  • 4篇林少锐
  • 1篇卢森荣
  • 1篇吴令杰
  • 1篇吴苏武
  • 1篇陈益宏
  • 1篇郭耿龙
  • 1篇陈素芝
  • 1篇林立民
  • 1篇张苏伟
  • 1篇张海生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1
  • 6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豆状核变性34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型12例,肝型12例,肝神经型10例。34例中13例以肝功能受损为首发症状,平均年龄13.4岁;神经系统首发症状16例,平均年龄21.2岁。K-F环阳性31例;血清铜蓝蛋白(CER)降低33例,血清铜降低32例;尿隐血阳性16例,尿蛋白阳性11例;头颅CT异常15例,头颅MRI异常6例。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少年,肝及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肾脏损害。角膜K-F环是重要阳性体征,血清CER及血清铜是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头颅CT或MRI可作为辅助手段。
郑晓丹陈瑞烈康惠忠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功能血清铜蓝蛋白
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72例成人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提高成人破伤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他们的临床类型,潜伏期。结果:潜伏期愈短,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安定、氯丙嗪及鲁米那交替使用,可有效控制痉挛期的发作。结论:对破伤风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重型病例应尽早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郑晓丹康惠忠
关键词:成人破伤风
低钠血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月5日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转归;分析新冠肺炎患者血Na+水平变化趋势。结果12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8.0±16.3)岁,多数病例以咳嗽和(或)发热为主诉入院,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经氧疗、抗病毒、抗菌、抗炎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2例患者入院时均为轻型或普通型,其中1例患者在病程中转为重型,1例出现重型倾向。分析患者血Na^+变化显示,10例未发生重症化或重症倾向患者入院时血Na^+为(138.3±1.3)mmol/L,病程中最低血Na+为(135.9±3.1)mmol/L;而在病程中转为重型及出现重型倾向的2例患者入院时血Na+分别为140.0 mmol/L和138.0 mmol/L,在病情加重过程中均出现低钠血症(最低血Na^+分别为129.0 mmol/L和122.0 mmol/L)。进一步分析发现,血Na^+水平降低趋势与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反,但与淋巴细胞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低钠血症可能与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往往伴随血Na^+降低的倾向;低钠血症与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化密切相关,在临床诊疗中需要高度重视患者血Na+变化趋势,但更可靠的结论和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炜岱卢森荣张绵峰郑泓斌黄玉瀚陈素芝康惠忠吴苏武
关键词:重症化低钠血症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以及血清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97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慢乙肝重度,慢乙肝轻、中度及急性乙肝(P<0.01);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率最高(P<0.05);重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ALT、TBil无相关性,与C3、C4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T、IgG、IgA、IgM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P<0.05).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低,HBeAg阴性率高,与病毒变异有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功能及免疫指标有良好相关性;定量检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陈瑞烈林少锐郑晓丹康惠忠陈造基林立民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反应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关系研究
目的: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以及血清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97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陈瑞烈林少锐郑晓丹康惠忠
文献传递
慢性肝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病人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11例慢性肝病病人血清HA、PCⅢ、IV-C及LN水平。结果慢性肝病病情轻重以及不同病程之间HA、PCⅢ、IV-C、LN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HA、PCⅢ、IV-C、LN水平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慢性肝病病人血清HA、PCⅢ、IV-C、LN水平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肝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林少锐陈瑞烈郑晓丹康惠忠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讨论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治疗经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汕头市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新生儿破伤风患者抗感染、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控制痉挛、加强护理、重视营养支持、加强健康教育等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儿中有28例并发脐炎(77.8%),20例并发肺炎(55.6%),6例合并皮肤感染(16.7%)如尿布疹、褥疮等,18例代谢性酸中毒(50.0%)。经积极治疗后34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自行出院。结论新生儿破伤风可预防;及时控制惊厥,积极抗感染加强护理,重视营养支持,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方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康惠忠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NK细胞PD-1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程序性凋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健康者(对照组)、17例慢性HBV携带者(携带组)、53例慢性肝炎者(慢性肝炎组)、1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者(肝癌组)外周血NK细胞PD-1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NK细胞PD-1表达率[(8.2±2.0)%]明显低于携带组[(15.9±5.6)%]、肝硬化组[(14.8±6.8)%]和肝癌组[(14.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与慢性肝炎组[(10.6±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组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组NK细胞PD-1表达率比较,仅携带组NK细胞PD-1表达率高于慢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K细胞高表达PD-1可能影响机体对HBV感染的清除。
吴令杰陈瑞烈郭耿龙张海生杨海丹陈益宏康惠忠赵资德张苏伟周东铭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
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指标及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SPSS及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自2004-01~2009-01收治的5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重症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着HGF、AST/ALT比值、TBil的不断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随着PTA及TC的不断下降患者存活率不断下降,酶胆分离现象的有无存活率分别为17.9%和53.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HGF)、血清AST/ALT比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总胆固醇等是早期慢性重型肝炎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及时掌握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
康惠忠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96例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育龄非妊娠病毒性肝炎比较,比较她们的病因、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及发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妊娠期肝炎以乙型为主,随妊娠周数增加,肝炎发病率增加,妊娠期肝炎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白蛋白(ALB)显著降低,并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均高于非妊娠肝炎组,妊娠期肝炎组重型肝炎发生率高于非妊娠肝炎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炎临床特点与非妊娠病毒性肝炎有所不同,患者的处理需视不同的病程、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郑晓丹林少锐康惠忠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肝炎病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