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君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3篇历史气候
  • 2篇社会
  • 2篇气候变化影响
  • 2篇西汉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种植
  • 1篇中国古代社会
  • 1篇盛世
  • 1篇农民起义
  • 1篇农谚
  • 1篇起义
  • 1篇气候适应
  • 1篇气温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种
  • 1篇小麦种植
  • 1篇历史气候变化
  • 1篇历史社会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尹君
  • 6篇苏筠
  • 5篇方修琦
  • 2篇郑景云
  • 2篇罗玉洪
  • 2篇魏柱灯
  • 1篇萧凌波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基于语义差异的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的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方修琦萧凌波苏筠郑景云魏柱灯尹君
关键词: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西汉至五代(206BC^960AD)粮食丰歉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粮食丰歉是理解中国过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时段连续和高分辨率的粮食生产定量记录,尚无过去2000年粮食丰歉序列重建,使得气候变化影响机理的认识出现"断链".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量化粮食生产丰歉等级的方法,首先建立词汇的语义分级标准并进行逐年农业丰歉定级,再根据各丰歉等级的结构关系计算丰歉指数,进而进行每10年的农业丰歉等级评定.搜集了《二十四史》中逐年的作物收成、温饱状况、农业灾害、粮价及仓储和民生等记录共1636条,据此重建了西汉至五代(206BC^960AD)时期10年分辨率的农业丰歉序列,并分析了温度和干湿变化与粮食丰歉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汉至五代时期丰收、平收和歉收的年代分别占33.3%,39.3%和27.4%;丰歉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206BC^51BC偏丰、50BC^590AD偏歉和591AD^960AD偏丰.丰收通常对应着暖宜(温暖、降水适宜)的气候组合条件,而歉收则多为冷干的气候条件.气温与农业丰歉呈正相关关系,而降水过多造成洪涝灾害或过少造成旱灾均会导致农业歉收,体现了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农业生产受有限热量条件和极端降水制约的特点.
苏筠方修琦尹君
西汉至五代中国盛世及朝代更替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丰歉背景
2014年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从粮食安全角度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朝代盛世及更替的影响,有助于从过程和机理的角度客观评价气候变化在朝代兴衰更替过程中的作用,从也可为深入认识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历史案例。本文首先界定了210 BC—960 AD(西汉至五代)期间中国社会的朝代更替及盛世时期,并以重建的温度序列和农业丰歉序列为据,研究了西汉至五代时期朝代更替及盛世与气候变化和农业丰歉的对应关系。西汉至五代,朝代更替多发生在冷期/寒冷阶段或者气候由暖转冷,农业收成相对歉收;朝代盛世多发生在暖期/温暖阶段和气候由冷转暖的位相上,农业收成相对丰收。从分裂到统一的朝代更替往往出现在百年尺度冷期末暖期初,气候由冷转暖、农业由歉转丰为乱世的结束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和物质基础。而治世的结束、统一王朝的分裂则往往出现于百年际尺度的气候由暖转冷和农业由丰转歉。百年尺度及以上的气候冷暖交替和农业丰歉波动,对应着治世与乱世的更替。朝代治乱随气候变化的交替,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随气候变化的社会敏感时段,往往出现在由暖转冷的气候波动阶段以及百年际尺度上的气候由暖转冷时期。
尹君罗玉洪方修琦苏筠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
农谚在河南冬小麦种植及气候适应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农谚是反映人地关系的地方性知识,研究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适用性,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变迁及地域特点。收集整理河南冬小麦种植的农谚,归纳总结了冬小麦生育期的农谚时序表。进而利用洛阳、开封、信阳1951—200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农谚与气候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气候的变化,农谚中的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比气象实测的适宜播种期略微早。农谚指出冬小麦越冬期怕冬暖,拔节孕穗期间怕春寒及灌浆需晴暖天气,均与实际观测的气象数据相符合。农谚指出了冬小麦缺水及容易出现旱情的生育阶段,并以此进行旱灾适应。
尹君苏筠
关键词:农谚冬小麦气温旱灾
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的社会经济等级序列重建方法探讨被引量:15
2014年
重建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序列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难点问题。基于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丰富、覆盖时段长、记录时间分辨率高、含有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描述的特点,本文阐述了采用语义差异法定量重建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序列的方法,特别是其中的文字描述等级化和时间尺度归一化技术。语义差异法源于心理学,通常采用双极(相对、反义)形容词来刻画研究对象的属性,以表示不同程度的言语进行量化区分,根据描述词汇的语义差异构建分级量表。采用语义差异法对历史社会经济变化进行量化的关键是确定重建指标分级量化的标准,需要在兼顾不同词汇的语义是否易于区分的同时,特别注意各等级及其所对应的标准词汇的物理意义。时间尺度归一化主要解决根据原始记录重建的原始等级序列可能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不均等或时间不连续问题,以10年分辨率作为时间尺度均一化的基本时间单元,对年分辨率的记录,可采取先逐年等级化重建再加权平均到10年等级值的方法进行升尺度处理;对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数据则可先直接对记录进行等级化,再通过多时间分辨率10年数据的融合方法进行降尺度处理,得到10年分辨率的等级值。
方修琦苏筠尹君魏柱灯郑景云罗玉洪
冷暖-丰歉-饥荒-农民起义: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在中国社会系统中的传递被引量:27
2015年
从气候变化对个体粮食安全的影响链出发,论文选取中国过去2000年(210BC^1910 AD,对应西汉至清朝)30年分辨率的温度距平,以及10年分辨率的粮食丰歉等级、饥荒指数和农民起义频次等重建序列,统计分析冷暖变化的影响在生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中传递的差异.结果显示:(1)30年时间单元的冷暖变化与粮食丰歉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338,P<0.01)、与饥荒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01,P<0.05),与农民起义呈显著负相关(-0.277,P<0.05),而饥荒轻重与粮食丰歉、农民起义频次之间的统计相关性很低.(2)30年暖单元中多出现粮食丰收或常年的年代(86.5%),对应着中度和轻度饥荒年代较多(76%),发生农民起义的年代数占33.3%;30年冷单元中多粮食歉收和常年的年代(70.7%),对应着中度和重度饥荒的年代较多(77.6%),同时有51.7%的年代发生了农民起义.(3)23条主要的可能影响传递路径中有13条以"冷"为起点(其中7条传递到农民起义),10条以"暖"为起点(只有3条传递到农民起义),其中具有气候意义的影响传递路径包括:冷→歉收→重度饥荒→多起义、冷→歉收→中度饥荒→多起义,暖→丰收→轻度饥荒→无起义、暖→丰收→中度饥荒→无起义、暖→常年→轻度饥荒→无起义、暖→常年→中度饥荒→无起义等.(4)冷暖变化影响的传递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中饥荒是受人类社会调节空间最大的环节,随着社会层次的提升,冷暖变化的影响由直接变为间接、且逐级衰减;冷时段中(100%)有10.4%的年代出现多起农民起义,可能与气候变化影响有关;暖时段中(100%)有47.9%的年代无农民起义出现,可能与气候变化影响有关.
方修琦苏筠尹君滕静超
关键词:饥荒农民起义中国古代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