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法制报》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专家是这样被糟蹋掉的
- 2009年
- 这两年,“专家”似乎不招人待见。,远的如刘涌案,一帮法学家帮着出“专家意见书”,收钱惹骂,近的如应对金融危机,国内的大小经济学家们每每预测落空,谬以千里,让国人大失所望;再近的比如茅于轼的“经济适用房不盖厕所”、孙东东的“上访的都是神经病”、钱文忠的“纣王是个好君主”等等“宏论”,招来一片非议。
- 宋世明
-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金融危机经济学家刘涌案意见书法学家
- 文学体制转型与当代先锋小说精神变异被引量:1
- 2008年
- 先锋小说如今已经很少被人提起了。"多少年后——回忆起——多少年前——那个时刻"今天想来,先锋作家们摹自于《百年孤独》的这段招牌性话语倒充满了宿命的况味。多数的观点认为,进入1990年代后,先锋小说已经衰落或者终结。
- 宋世明
- 关键词:先锋文学先锋作家先锋小说先锋派文化政治
- 论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的“三度”策略
- 2009年
- 正面宣传是主流媒体要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使正面宣传做到位,必须在加强新闻报道的有效性上下工夫。正面宣传目的是为了讲成绩、讲经验、树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立宣传、生硬灌输,而是要讲究写作策略、宣传技巧。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宣传的政治关和新闻规律的前提下。也要恰当地使用一些必要的新闻技巧。
- 宋世明
- 关键词:媒体
- “零”突破是如何实现的--江苏法制报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采编追记被引量:1
- 2020年
- 江苏法制报自荐作品《一-件“精准扶贫”大实事一江苏八部门在全国首家出台政策救助“事实孤儿”追踪》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回顾这件获奖作品的采编经过,破解“零”突破的秘密,体会到好新闻既是偶然发现,也是精心培育的结果。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独家深度和角度,得来全要费工夫。
- 马健马健
-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 形式革命中的意识形态法则——当代先锋小说解读被引量:1
- 2009年
- 先锋文学以'平静'的革命方式挑战了文学的秩序,但尽管如此,先锋文学主体的欲望仍明显受到社会象征秩序的审查、压抑与摒弃。先锋是主流话语的秩序的他者,是剩余物,也是文学秩序中的裂隙。在先锋小说争相炫技的背后,显示出了当代先锋文学叙事的特点,那就是自信与自私、自虐与自损。在诸般现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先锋文学形式主义的意识形态策略:强迫性遗忘和想象性置换。形式革命策略导致了先锋文学深刻的内在矛盾,正因如此,先锋文学的衰落带给我们的就是文化心理上的一个创伤性体验。
- 宋世明
- 关键词:先锋文学
- 暖心事从来是主流——从融媒体时代新闻实践看“暖新闻”报道新变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以2014年以来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为例,归纳“暖新闻”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独特叙事特征和异质新变。从一股“暖”流发展到情“暖”人间,既表明“暖新闻”现象产生了广泛影响,发挥崇德向善、张扬正能量的作用,也预示着这类新闻实践进入常态化,面临着重新生发动力、融合创新发展的使命。
- 宋世明
- 文化的断裂与隐喻——评李健孙小说《支那崽》被引量:1
- 2006年
- 这是一部关于文化差异背景下的移民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自传性成长小说。作品通过一个中国男孩的叙述视角,追述了一个中国家庭为避战火逃亡美国,在异域语境下的生存经历和文化经验。作者以刻骨的成长体验展示了独特的文化图景和时间记忆,剖析了新移民的失语状态和文化边缘人的隐秘心理。在全球文化的断裂和差异视野中,作者以隐喻的方式提出了自我救赎的可能。
- 国丽芸宋世明
- 关键词:时间记忆文化断裂隐喻《支那崽》李健孙
- 立法语言叙事分析
- 2007年
- 法律文本是立法语言的编织物。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法律就是立法者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对象的意义描述系统;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以语言为物质外壳的立法文本和立法行动本身具有"叙事"的特征。立法语言叙事最终体现的是立法者的权力意志。在立法实践中,如何恰当地控制和使用叙事的手段,从而为立法文本的完善提供可能,是我们进行叙事分析的初衷。
- 宋世明王建文
- 关键词:立法语言叙事
- 法制宣传报道常见误区及对策
- 2009年
- 根据《传媒》杂志的一份调查,目前中国的媒体市场依然是由党的喉舌性媒体、都市文化类媒体和行业类媒体三分天下。各自的市场范围和读者对象也基本清晰和相对固定。而作为行业性媒体的法制类报纸、电视栏目就成为了法制宣传报道的主力军。
- 宋世明
- 关键词:媒体市场电视栏目行业性
- “为艺术而艺术”:一场审美现代性的扩容运动被引量:8
- 2006年
- “为艺术而艺术”观念在发展流变过程中表现出了审美现代性的努力方向和内在矛盾性。它首先是在艺术自律过程中出现的,具有艺术的独立性精神和否定立场;其次它是在反抗资产阶级日常生活中提出来的,其对应面是为艺术而生活,因此体现为一种艺术的实践方式;最后,它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下语境里,重提“为艺术而艺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宋世明
- 关键词:为艺术而艺术审美现代性日常生活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