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方

作品数:574 被引量:1,61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3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4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6篇皮肤
  • 132篇细胞
  • 84篇黑素
  • 77篇黑素瘤
  • 61篇病理
  • 44篇黑色素
  • 44篇黑色素瘤
  • 40篇肿瘤
  • 40篇恶性
  • 36篇肉芽
  • 36篇肉芽肿
  • 31篇蛋白
  • 31篇基因
  • 30篇临床病理
  • 27篇丘疹
  • 27篇淋巴
  • 27篇病理分析
  • 26篇皮肤病
  • 26篇恶性黑素瘤
  • 24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55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北京协和医学...
  • 9篇江苏省中医院
  • 7篇南京大学医学...
  • 7篇山东省立医院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青岛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广州市皮肤病...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74篇孙建方
  • 157篇陈浩
  • 136篇曾学思
  • 103篇姜祎群
  • 86篇徐秀莲
  • 63篇张韡
  • 48篇李阿梅
  • 35篇李小静
  • 31篇薛燕宁
  • 31篇张磊
  • 30篇王小坡
  • 29篇邵雪宝
  • 28篇宋昊
  • 27篇刘毅
  • 25篇吴侃
  • 25篇温斯健
  • 24篇胡彬
  • 24篇桑红桂
  • 21篇林彤
  • 21篇黄莹雪

传媒

  • 160篇中华皮肤科杂...
  • 103篇临床皮肤科杂...
  • 84篇国际皮肤性病...
  • 48篇中国麻风皮肤...
  • 25篇国外医学(皮...
  • 22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第二届全国皮...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岭南皮肤性病...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08年中...
  • 2篇第五届川渝皮...
  • 2篇2013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7篇2018
  • 14篇2017
  • 39篇2016
  • 38篇2015
  • 27篇2014
  • 28篇2013
  • 49篇2012
  • 33篇2011
  • 65篇2010
  • 22篇2009
  • 23篇2008
  • 27篇2007
  • 40篇2006
  • 20篇2005
  • 28篇2004
5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被引量:1
2013年
报告2例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患者均为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曝光部位的破溃性结节,周围皮肤有较为明显的日光性损伤及日光性角化病。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破溃,真皮内可见单一或多形性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并可见多核的组织细胞。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CD10,而不表达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S-100蛋白、HMB45、结蛋白(desmin)、CD34、CD31。结合文献复习该病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陈浩邵雪宝王焱徐秀莲姜祎群曾学思孙建方
关键词:皮肤
25例早期硬斑病的间质性浸润模式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间质性浸润模式在早期硬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5例组织学炎症细胞表现为间质性浸润的硬斑病,分析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发病时间为7.5个月,皮疹主要表现为水肿性的暗红色斑块,组织学以炎症细胞在胶原纤维间呈间质性浸润为主,经过抗炎治疗,70%的患者皮损消失或缓解。结论炎症细胞呈间质性浸润是早期硬斑病的一种少见组织学模式,了解并认识这种模式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益。
陈浩姜祎群徐秀莲曾学思孙建方
关键词:硬皮病组织学炎症细胞
婴儿红斑、坏死性丘疹伴发热1周
陈浩吴侃姜海琴孙建方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病原体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技术,芯片检测的程序主要包括4个部分:芯片方阵的构建,样品的制备及标记,生物分子反应和信号的检测及分析。目前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初步评价了用于引起生殖...
刘爱英尹跃平孙建方陈祥生余艳华张津平徐敏王书崎
关键词:基因芯片生殖器溃疡溃疡性疾病病原体芯片检测
文献传递
兄弟二人分别患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和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兄弟二人,均7-8岁起病,兄长表现为面颈部、躯干、四肢弥漫的网状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点,无丘疹、水疱、毛细血管扩张和明显的皮肤萎缩(图1),弟弟表现为躯干、四肢弥漫的网状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点、苔藓样丘疹,前胸、上肢伸侧...
王光平孙建方
白癜风合并鳞状细胞癌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双手背、前臂白斑20余年,斑块、溃疡半年。20余年前于双手背、前臂出现对称性白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无脱屑、萎缩,无自觉症状,当地诊断为白癜风,长期外用氮芥治疗,白斑处瘙痒,患者反复搔抓,皮损反复溃疡、愈合,逐渐出现肥厚、增生,半年前,原白斑基础上出现肥厚性疣状斑块、溃疡,不易愈合。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患者。
吕雅琳胡彬曾学思孙建方
关键词:白癜风鳞状细胞癌皮肤病患者自觉症状肥厚性白斑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一例
2010年
患者男,8岁。暴露部位反复水疱、瘢痕8年。出生后被发现尿液呈红色、贫血,曝光部位反复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瘢痕,有明显光敏史。无家族史。牙齿呈褐色,面部弥漫性色素沉着伴色素脱失及萎缩性瘢痕,多毛,口周有放射状纹理,鼻部糜烂,双手背皮肤色素沉着,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溃疡及萎缩性瘢痕,手指瘢痕挛缩。实验室检查示:荧光红细胞、尿卟啉、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B超见胆囊结石、脾脏肿大。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治疗:避免日晒、口服β-胡萝卜素。随访2年病情稳定。
张磊李小静孙建方
关键词:卟啉病病例报告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双侧太田痣和单侧肢体短缩1例
目的:报告1例少见的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双侧太田痣和单侧肢体短缩.方法:记录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反应.结果:患者女,15岁,因全身反复外伤后水疱、右上下肢短缩15年,双侧眼周黑斑6年,于2009年7月到我院就...
张磊李小静程芳陈浩孙建方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进展
2004年
聚合酶链反应以其特异、敏感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以此为基础 ,结合核酸杂交、酶谱分型、DNA芯片等技术 ,使人乳头瘤病毒研究手段日益增多 ,检测方法逐渐完善。
蒋明军韩国柱孙建方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人乳头瘤病毒引物介导反向杂交
NHERF1及β联蛋白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及B联蛋白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印迹法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及黑素细胞中NHERF1及13联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使用MTr法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及黑素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NHERF1及β联蛋白在黑素细胞中同时表现为细胞膜阳性表达,而在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MV3中均出现膜表达的缺失,同时呈现不同程度的胞质和(或)胞核阳性表达。在3株黑素瘤细胞系中,MV3细胞中的NHER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仅呈少部分胞质弱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HERF1的mRNA表达水平最低,免疫印迹法中未见NHERF1蛋白表达条带,而其在MTT法中检钡4到的增殖速度最快,明显高于另外两株细胞。A375细胞中的NHER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胞质及胞核的强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HERF1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免疫印迹法中可见NHERF1蛋白最强阳性表达,而其增殖速度却慢于MV3细胞。β联蛋白在MV3细胞中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细胞质及细胞核的强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免疫印迹法检测到蛋白最强阳性表达;而A375细胞及M14细胞中,β联蛋白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相对弱的细胞质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免疫印迹法中的蛋白表达较MV3中的表达低。结论黑素瘤细胞胞质中NHERF1表达量可能与细胞的增殖速度相关,NHERF1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程度越低细胞增殖越快。黑素瘤细胞中的NHERF1与β联蛋白存在着差异性表达。
程芳张磊吴侃黄莹雪周武庆姜讳群曾学思孙建方
关键词:Β连环蛋白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