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涛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节性
  • 2篇贫血
  • 2篇抗原
  • 2篇骨髓
  • 2篇DCS
  • 1篇蛋白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丁酸
  • 1篇型胶原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9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周海涛
  • 5篇柯培锋
  • 3篇吴新忠
  • 3篇吴晓宾
  • 3篇林海标
  • 2篇欧财文
  • 2篇何晓红
  • 2篇黄宪章
  • 2篇万泽民
  • 1篇黄清春
  • 1篇唐小龙
  • 1篇卢妙莲
  • 1篇王国征
  • 1篇黎小琼
  • 1篇张成
  • 1篇李倩珺
  • 1篇陈炜烨
  • 1篇郑智明
  • 1篇徐建华
  • 1篇高云龙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滑膜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扩增
2017年
目的诱导扩增BALB/C小鼠滑膜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regulatory T cells,sTregs)的产生,为探索滑膜抗原sTreg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并负载Ⅱ型胶原蛋白肽,在白细胞介素-2(IL-2)的协同作用下,与小鼠脾CD4^+CD25^+自然发生的调节性T细胞(nTregs)混合培养,以刺激产生滑膜抗原sTregs,并用混合淋巴细胞抑制实验评估扩增的sTregs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功能是否具有抗原特异性。结果经DCs刺激1周后,小鼠CD4^+CD25^+Tregs扩增了6倍,并且增殖的sTregs在混合淋巴细胞抑制试验中较多克隆Tregs(Poly-Tregs)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显示抗原特异性抑制的特点。结论以自身DCs负载滑膜源性抗原(Ⅱ型胶原蛋白肽)可以从小鼠脾CD4^+CD25^+nTregs中诱导扩增滑膜抗原sTregs。
何晓红周海涛黄清春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抗原特异性树突状细胞
RA患者外周血CD141^+DCs数量的变化及其与Tregs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RA患者外周血各DCs亚群数量的变化,为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63例RA患者和30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入选的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分为3个亚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DCs、Treg细胞比例并分析各DC亚群与Treg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总的DCs数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A患者pDCs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CD1C^+DCs比例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41^+DCs比例明显下降(P<0.01),并与Tregs的变化一致,r=0.51,P<0.01。结论 RA患者的CD141^+DCs比例下降与Tregs的下降有关,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周海涛柯培锋何晓红黎小琼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调节性T细胞
小鼠骨髓DCs的高效扩增及其表型特征
2013年
目的:建立体外大量扩增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方法,并分析其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从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中诱导产生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ol/Lature DCs,imDCs),6 d后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进一步刺激产生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Cs,mDCs)。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mDCs、mDCs的CD11c、MHCⅡ、CD86、B220的表达。同时检测imDCs、mDCs刺激近交系BALB/c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结果:(1)每只小鼠的双侧股骨可以得到(4.0~6.0)×106个DCs;(2)CD11c、MHCⅡ、CD86、B220的表达率在imDCs和mDCs分别为(71.67±1.53)%、(25.67±2.08)%、(7.67±1.53)%、(9.00±1.00)%;(81.67±1.53)%、(55.67±3.06)%、(45.33±2.08)%、(8.00±1.00)%,其中imDCs、mDCs的CD11c、MHCⅡ、CD86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DCs的B220均为低表达;(3)成熟DCs具有很强的刺激近交系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联合应用GM-CSF、IL-4可从小鼠骨髓中诱导扩增大量DCs;诱导产生的DCs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11chiMHC-Ⅱ+B220-,总体与常规DCs(conventional DCs,cDCs)相似。
周海涛何敏柯培锋林海标欧财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细胞培养小鼠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粒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患者骨髓(bone marrow,BM)粒细胞的分化抗原(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变化。结合骨髓象、血象、血清叶酸、Vit B12含量、细胞遗传学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资料,对13例MA患者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MA患者骨髓粒细胞相关特异性分化抗原CD13、CD33、CD15的表达及粒细胞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ing light,FSC)、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 light,SSC)的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表明: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表面CD13、CD15、CD33的表达率分别为(44.53±16)%、(96.16±2.67)%、(80.81±14.71)%和(62.33±11.02)%、(99.53±0.46)%、(70.00±7.81)%,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表达率下降(P<0.01),CD33表达率增高(P<0.01)。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CD13、CD15、CD33、SSC、FSC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分别是3.39±1.41、14.29±6.59、1.95±0.94、478.78±70.43、633.46±75.53和5.12±1.15、20.67±5.13、1.04±0.17、332.00±38.16、537.00±16.70,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的MFI值下降(P<0.01);而FSC、SSC和CD33的MFI值增高(P<0.01和P<0.05)。结论:MA患者粒细胞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成熟障碍,而且其分化抗原的表达也呈现成熟障碍的特征,这对于临床上诊断MA具有一定的意义。
周海涛柯培锋沈文红陈苏宁王国征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分化抗原
骨髓源性而非脾源性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被引量:4
2013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树突状细胞(DC)能够通过刺激CD4+T细胞产生调节性T细胞(Treg)而参与免疫耐受。本研究旨在探索骨髓源性DC(bone marrow-derived DC,BM-DC)或脾源性DC(spleen derived DC,spDC)诱导CD4+CD25+FOXP3+Treg产生的可能性。以GM-CSF和IL-4从C57BL/6小鼠骨髓前体细胞诱导产生骨髓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6 d后,imDC经脂多糖(LPS)进一步刺激16 h得到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C,mDC);同时用免疫磁珠从小鼠脾脏分选得到spDC,以这3种DC分别与新鲜分离的BALB/c小鼠脾CD4+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CD4+CD25+FOXP3+Treg的产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中FOXP3的表达,对比分析3种DC诱导产生CD4+CD25+FOXP3+Treg的能力。结果表明:经C57BL/6小鼠骨髓imDC、mDC的刺激,BALB/c小鼠CD4+T细胞中的FOXP3表达率从(8.57±1.14)%分别提高到(15.80±1.35)%、(17.93±1.45)%(P<0.01);经spDC的刺激,BALB/c小鼠的CD4+T细胞中的FOXP3表达率则从(8.57±1.14)%下降到(3.95±0.79)%(P<0.05)。结论:体外诱导的BM-DC而非spDC能够诱导Treg的产生,具有介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周海涛黄宪章吴新忠陈炜烨吴晓宾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FOXP3
血β-羟丁酸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阈值的建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索建立血β-羟丁酸(βOHB)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阈值及βOHB水平与DK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急症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βOHB与[HCO3-]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HCO3-]为18.0、15.0、10.0 mmol/L时的βOHB值,并以与[HCO3-]为18.0 mmol/L对应的βOHB值作为DKA诊断的阈值,并结合临床评估其诊断性能。结果血βOHB水平与[HCO3-]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7023,P<0.001。[HCO3-]为18.0、15.0和10.0 mmol/L时的βOHB值分别为3.0、4.70和7.5 mmol/L,并与DKA病情严重程度相符;结合血糖浓度≥13.9 mmol/L,当血βOHB≥3.0 mmol/L时,诊断DKA的灵敏度为99.0%,特异性为86.0%,总有效性为92.81%。结论血βOHB≥3.0 mmol/L可作为DKA诊断的阈值,并且βOHB可作为DKA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柯培锋周海涛万泽民吴晓宾林海标黄宪章
关键词:Β-羟丁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阈值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与其它指标间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无感染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30nag/24h]、81例早期DN患者(EDN组,mALB30~300mg/24h)、87例临床DN患者(DN组,mALB≥300mg/24h)、以及8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PCT水平,并检测炎症相关分子、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DN患者血清PCT与其它检测指标间的关系。结果DN组患者的PCT[(0.55±0.61)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DM组和EDN组(P〈0.001或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血清PCT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r=0.541,P〈0.01)、血清尿酸(UA,r=0.320,P〈0.01)、血清尿素(Urea,r=0.324,P〈0.01)、血清肌酐(Cr,r=0.403,P〈0.01)、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r=0.791,P〈0.01)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r=0.694,P〈0.010)呈正相关,进一步行多重线性回归,发现LDH和cr均与PCT水平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91和0.329。与其它检测指标间尚未发现相关性。结论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无明显感染迹象的DN患者血清PCT水平增高,这可能与微小炎症灶的存在以及肾脏功能受损相关。
万泽民陈伟烨卢妙莲周海涛高云龙张成韩光唐小龙黄旭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降钙素原炎症C反应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在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过程中,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会下降,但PRP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后,其聚集活性会逐步得到恢复,通过比较PRP制备后不同时间段检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e rate,MAR),确定PRP制备后检测的最适时间.方法 随机收集40例临床标本,分成5组,分别在PRP制备后即时(15 min),30 min,1,2,3 h等5个不同时间点检测其MAR,并对不同时间点检测的MAR进行方差分析,以检出最大MAR的时间点作为检测的最佳时间.结果 PRP制备后即时(15 min),30 min,1,2,3 h检测的MAR分别为(33.49±18.60)%,(41.08±23.45)%,(41.13±23.60)%,(38.80±22.24)%和(35.10±19.64)%,其中30 min及1 h检测的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时,2 h,3 h组检测的MAR均较低,同30 min和1 h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宜在PRP分离后30 min~1 h内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周海涛吴新忠郑智明
关键词:比浊法
Bio-Rad Variant^(TM) Ⅱ血红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患者的筛选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Bio-Rad Variant TMⅡ血红蛋白分析仪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检测模式中P2峰面积对糖尿病患者的筛选价值。方法选择高、低2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新鲜血样本对Bio-Rad Variant TMⅡ血红蛋白分析仪P2峰面积进行精密度评价。选取84例EDTA-K2抗凝血样本,以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以Bio-Rad Variant TMⅡ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试验仪器,将Bio-Rad Variant TMⅡ测定的P2峰和(P2+X)峰的面积比例分别与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的HbA1c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判断2台仪器测量结果的偏差是否可以接受。结果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0.91%和0.94%,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1.03%和2.22%。参比仪器与试验仪器HbA1c结果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975 8 X-0.332(r2=0.963 8)、Y2=1.002 9 X-0.105 7(r2=0.958 0),相关性良好。单独P2峰的面积与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结果的回归方程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而(P2+X)峰得到的回归方程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 Bio-Rad Variant TMⅡ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P2+X)峰面积的结果与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在地贫检测模式中通过观察(P2+X)峰的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筛选价值。
吴晓宾李倩珺林海标周海涛欧财文柯培锋徐建华吴新忠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糖尿病血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