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煜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胚胎
  • 3篇受精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受精
  • 3篇胚胎移植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生殖
  • 2篇生殖技术
  • 2篇体外受精-胚...
  • 2篇排卵
  • 2篇着床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拮抗
  • 2篇细菌感染
  • 2篇卵巢
  • 2篇卵巢高反应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吴煜
  • 5篇高晓红
  • 4篇陆湘
  • 4篇孙晓溪
  • 3篇孙莺
  • 3篇程利南
  • 3篇吴正沐
  • 3篇李路
  • 2篇王永卫
  • 2篇奚吉
  • 2篇陈秋菊
  • 2篇陶皆惟
  • 2篇程怀瑾
  • 2篇孙健
  • 1篇陈慧兴
  • 1篇李铮
  • 1篇陈伟
  • 1篇徐步芳
  • 1篇姜姗
  • 1篇姜珊

传媒

  • 3篇第一届中华医...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高反应对IVF/ICSI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卵巢高反应对 IVF/ICSI 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 1196个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资料,根据 E峰值百分位数确定卵巢反应,参考相关文献,...
陈秋菊孙晓溪李路高晓红吴煜程利南
关键词:控制性超排卵卵巢高反应着床
文献传递
辅助生殖治疗中染色体多态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5 345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对其中3 435个周期的助孕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现有染色体多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类型分组后与染色体正常群体对照,观察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累计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总多态性组、Y染色体变异组、1/9/16号变异组、D/G组变异与正常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累计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卵裂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染色体多态性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妊娠结局与普通人群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吴正沐陆湘吴煜高晓红程怀瑾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染色体多态性
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与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者(POR)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时,使用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与克罗米芬(CC)微刺激方案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39例POR患者,拮抗剂温和刺激组123例,采用同期进行CC微刺激组2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全胚冷冻率和周期取消率。结果拮抗剂温和刺激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1%,CC微刺激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7.5%,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拮抗剂温和刺激组的周期取消率为18.7%,比CC微刺激组30.1%明显降低(P<0.05)。全胚冷冻率在拮抗剂温和刺激组为9.8%,明显低于CC微刺激组的47.7%(P<0.05)。结论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对于POR在IVF-ET时可获得与CC微刺激方案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同时降低周期取消率及全胚冻融周期比例,可以作为POR患者IVF-ET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吴煜高晓红陆湘奚吉姜珊孙莺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
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分析和管理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从分析信用风险的两个主要补偿手段贷款利率和抵押物的价值入手,论证了二者的补偿效果和局限性;然后分析了银行监察成本存在情况下信用风险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无追索权的...
吴煜
关键词:信用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不同病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结局研究(附1355例报道)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经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icro⁃TESE)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22年1月1355例接受micro⁃TESE的患者,病因/危险因素包括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Y染色体AZFc缺失、隐睾、腮腺炎性睾丸炎、放化疗、精索静脉曲张以及特发性NOA,研究分析各组患者精子获取率(sperm retrieval rate,SRR),并比较各组取精成功的妊娠结局。结果:NOA患者的总体SRR为26.2%(355/1355),其中腮腺炎性睾丸炎SRR最高(75.9%,22/29),其次分别为隐睾(70.5%,43/61)、Y染色体AZFc缺失(55.6%,30/54)、KS(47.6%,71/149)、特发性NOA(18.6%,167/897)、放化疗(15.4%,2/13),精索静脉曲张SRR最低(13.2%,20/152)。根据手术结局,将NOA患者分为取精成功组及取精失败组。特发性NOA及放化疗类型中,取精成功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高于取精失败组;Y染色体AZFc缺失类型中,取精成功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取精失败组;腮腺炎性睾丸炎类型中,取精成功组睾丸体积高于取精失败组。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可作为预测特发性NOA患者取精结局的因素,年龄较高者拥有较好的取精结局。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妊娠率为51.4%(200/389),活产率为73.5%(147/200)。结论:不同病因/危险因素NOA患者的SRR具有显著差异,是影响micro⁃TESE取精结局的重要指标。
刘士玮徐源田汝辉孙红芳黄煜华李朋智二磊陈慧兴姚晨成朱子珏陈伟邓存忠张建雄赵福军吴煜李铮
关键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宫腔细菌感染与IVF-ET结局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IVF-ET者子宫内膜细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77例第1次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宫腔培养,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宫腔细菌感染率为16.4%,感染组临床妊娠率为25.2%,种植率为14.8%;未感染组为40.61%和23.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内细菌感染会明显降低IVF-ET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吴煜高晓红王永卫陶皆惟孙健孙晓溪
关键词:细菌感染胚胎移植宫腔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0周之前发生的自然流产,目前已经有50%的病因被证实,主要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畸形,生殖道感染,内分泌疾病及免疫异常等因素. 仍有近一半不明病因的反复自然流产称为不明原...
徐步芳孙晓溪李路高晓红吴煜程利南
关键词: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微结构
文献传递
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助孕中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对接受体外受精的3965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对其助孕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助孕夫妇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测,在结果...
吴正沐陆湘王延陵吴煜程怀瑾
胚胎种植期宫腔细菌感染对早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胚胎种植期官腔细菌感染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对220例孕28周后:分娩的患者进行胚胎种植期官腔的细菌培养,分为宫腔细菌感染组和官腔细菌未感染组,随访两组的分娩孕周和胎儿出生体重。结果感染组单胎分娩者的早产比例为13.8%,无感染者为6.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相似。双胎分娩的两组在早产率和低体重儿率方面没有差异。结论胚胎种植期官腔内细菌感染不会造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明显增高。
吴煜高晓红王永卫孙健陶皆惟
关键词:种植期细菌感染早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双胎妊娠之一发育停止后存留胎儿的妊娠结局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后宫内双胎妊娠之一发育停止后存留胎儿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04年1月—之012年6月在本科室行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后获得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IVF-ET、ICSI术后双胎妊娠存留胎儿(另一胎儿在孕早期,≤12周或孕中晚期,〉12周发育停止)与同期IVF-ET术后单胎妊娠的妊娠结局。结果宫内双胎妊娠之一〉12周发育停止组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36.3±1.8)周、(2656.3±664.6)g],双胎妊娠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和低体重儿发生率[(35.1±2.4)周、(2515.8±493.6)g、50.9%、28.2%],双胎妊娠之一〉12周发育停止组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30.9%、21.8%、3.6%),与单胎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ET后双胎妊娠之一在孕中晚期(〉12周)发育停止后存留胎儿的妊娠结局较单胎妊娠差。
高晓红吴煜吴正沐陆湘奚吉姜姗孙莺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双胎妊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